[摘 要]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職業(yè)院校所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其在整個職業(yè)教育體系中均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通過具體分析《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評價體系構建策略,有利于保證《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評價體系的科學性。
[關 鍵 詞] 應用基礎計算機;中職;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6-0006-01
在如今計算機與網(wǎng)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各行各業(yè)都對畢業(yè)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這便意味著社會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為切實保障高效的課程教學質量,職業(yè)院校教師均應積極思考該怎樣設置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體系以及該如何將課程評價穿插到《計算機基礎運用》教學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繼而滿足時代與社會發(fā)展的多方面要求。
一、計算機基礎技能測評
所謂計算機應用基礎技能,指學生對計算機的一般操作能力以及對網(wǎng)絡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至于測評,顧名思義,即評價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技能掌握程度。由于當代社會,重在考量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故而針對學生計算機基礎技能測評重點應適當偏向于評價學生的行動定型化。而所謂的行動定型化,即指學生操作熟練程度、速度、操作正確性與可信性的評價,學生唯有在行動定型化方面達到一定的要求,方能盡可能減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操作事物,以維持較好的實際操作速度。當然,針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技能測評,不僅是評價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熟練程度,其更重要在于激勵學生努力訓練,如此方有利于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以計算機應用技術中的打字技術為例,打字應是每一名學生首要掌握的計算機基礎技能之一,唯有做到對打字技能的熟練掌握,才能展開更深入的學習。當然,要求學生掌握打字技能,不應僅是局限于某一種輸入法,而是要熟練掌握各種輸入法的使用,如此方能切實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操作技能,并消除學生對計算機的神秘感與心理障礙。
又如,當進行計算機基礎技能測評時,教師亦可采取分階段多組評測機制,將評測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如此一來,既能確保評測的全面性,又能幫助學生認知到自身補足,從而方便學生有針對性地予以改進,從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計算機基礎技能。
二、對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測評
針對學生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的評價,教師應著重圍繞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來展開,而所謂的創(chuàng)作能力,即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唯有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方有利于學生將計算機能力遷移至其他學科,進而實現(xiàn)計算機能力與其他學科能力的游戲結合,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此同時,鑒于當前眾多應用軟件的開發(fā),加之對學生軟件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以來均是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重難點,故而為切實發(fā)展學生的信息素質,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除了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多各類軟件的有效應用外,還可利用相關編輯工作來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并將其作為評價學生對計算機基礎技能掌握程度的評價依據(jù),如此方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繼而確保良好的教學效率與效果。
當學生在學習完文字處理軟件之后,教師便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安排如下操作任務,即讓學生利用計算機,自主完成一份大小一定的彩報,要求內容需積極向上,版面設計要別具一格,色彩搭配要協(xié)調。此項任務,雖對剛學習完文字處理技術的學生而言還稍顯困難,但若仔細思考,必定能完成此項任務,且通過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其思維與創(chuàng)作能力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如此方有利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際教學意義的真正實現(xiàn)。當然,針對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評測也絕非僅是評價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而是為了給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如此方有利于學生學習自信與積極性的提升,繼而達到激發(fā)學生潛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目的。
三、綜合應用能力測評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其最終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與素養(yǎng)。故而唯有將學生對計算機的綜合應用能力巧妙嫁接到其他學科,以促進計算機應用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有效融合,方有利于真正達成計算機應用教學目標。對此,為了切實推動職業(yè)教育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有效結合,教師需積極探索提高學生信息處理與利用計算機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進行電子幻燈片的制作過程中,教師可首先要求學生制作專題講稿,然后組織學生在班級大會中進行展示,并進行相應的專題演講,此時的計算機僅是作為演講的工具,而學生在此過程中,既能鍛煉自身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又有利于自身其他學科能力的發(fā)展,可謂一舉多得。
總之,針對學生計算機基礎技能的測評,應作為激勵學生學習的一項重要手段,如此方有利于學生計算機能力的發(fā)展以及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激發(fā),并最終幫助學生成長為滿足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傅蕾,胡展英.PBL教學法中實時量化評價體系的構建分析: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數(shù)字通信世界,2016(3).
[2]王麗彬.高校公共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網(wǎng)站開發(fā)與效果評價[D].南昌大學,2010.
[3]彭晨,朱理.基虧多元智能理論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評價指標體系[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4(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