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提升技校專業(yè)課課堂教學水平進行分析,從對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的教學能力兩個方面展開探討,研究教師應從教學手段、教學實質等方面去有效地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時刻遵循啟發(fā)式教學原則的教學方法進行實踐,從而幫助專業(yè)課課堂教學有更好的質量。
[關 鍵 詞] 教學質量;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3-0085-01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不僅是一門專業(yè)基礎課,也是一門操作性、實用性很高的技術科目。本課程內容繁多、理論知識非常重要,名詞概念多且生澀,涉及多方多面,教學實踐性強,與生產實際有著緊密聯(lián)系,相關理論的應用性強,結構具有鮮明特征。由于技校許多學生對書本知識比較厭煩、成績也不突出、綜合素質都有待提升,對這樣有厭學情緒的群體,作為教師,不僅需要考慮到如何去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還要思考如何讓學生學習效率變高。
一、豐富專業(yè)課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如果對學習沒有興致,那么整個教學過程就會變得枯燥無聊,沒有效率,而技校生的學習興趣是最大的缺點,教師需要在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水平上作出許多的努力。
(一)運用課堂問答增強概念的恰當理解
教學中的問答環(huán)節(jié)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讓教師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通過問答中的啟發(fā)、指出和錯誤糾正,督促學生準確明晰重要的概念;二是方便新課的預習,通過提問使學生對新老知識有了一個很好的銜接,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因此,我在備課時對課堂問答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內容、時機做出預測,將那些重點、難點及可作為鋪墊的內容當成課堂問答中的核心,這樣就能減少課堂問答的隨意性。
(二)運用比喻手法深入知識點給學生的印象
恰當?shù)谋扔?,可很好地將深奧難懂的問題直觀地體現(xiàn)出來,使學生通過獲得的深刻印象從側面加深對知識點的認識和記憶,以此來達到聯(lián)想式記憶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介紹鐵碳合金的基本構成與元素時,由于內容較為生硬、理論性強,學生很容易疲倦,針對此類情況,我把組成鐵碳合金的基本元素用豐滿的人物形象體現(xiàn)出來。比如鐵素體比喻為小嬰兒、滲碳體比喻為肌肉男,通過此類具有相似之處明顯的比喻來幫助學生去理解與聯(lián)想,將抽象的物質變成非常常見的形態(tài),明確地讓學生體會到了不同組織所代表的不同特征。從實踐中來看,這樣看似沒有難度的人物比喻,可以很好地讓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非常重要。
(三)運用詼諧的語言提煉金屬材料的性能
目前我們的《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教材,基本上都是嚴肅的理論知識,格式化、規(guī)范化的東西太繁雜,學生的興趣降低,所以我在上課期間總是力求活潑,來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菜刀含碳量并不多,而塑性豐滿,能磨得十分鋒利,不過強度較低,不能砍較硬的骨頭;斧頭的含碳量豐富,強度、硬度都很高,但塑性則沒那么好,很難將其磨礪。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但我會繼續(xù)說:“由此可見,那些武俠小說中所說的既削鐵如泥,又吹毛利斷的刀劍在生活中根本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削鐵如泥的刀例如一些工廠中看到的車刀、鉆頭都可以,但是這樣能夠將鐵斬斷的刀用來裁紙、割頭發(fā)就非常遲鈍;吹毛利斷的利刃也有,最常見的就是剃須刀,不過剃須刀不要說用來切割鋼鐵,就是根粗一些的木棍也沒辦法?!?/p>
(四)運用準確的教學手段融合相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由于專業(yè)課的內容比較抽象又無聊,我上課時將各式各樣的教學方式給課堂增加很多活力與氛圍,這樣能夠很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使學生更好地利用視覺和聽覺去吸收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另外,還可以憑借多媒體教學來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利用多媒體教學可視性強的優(yōu)勢,在教學中能夠把金相顯微組織,煉鋼、軋鋼這樣的程序或者是熱處理的技巧等課堂上通過陳述表達總是無法達到較好效果的教學內容,憑借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得以施展。
二、實行啟發(fā)式教學,培養(yǎng)學習能力
啟發(fā)式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方法和手段,而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提倡啟發(fā)式教學,也就是傳輸不同的教學方法都應明確啟發(fā)式教學這一指導理念。開展啟發(fā)式教學的核心在于挖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去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智能。
(一)細致備課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其中,教師做好細致的備課工作,使學生從上課開始,就帶動其興趣,進入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如,通過預習、自學或溫故已了解的知識達到端正的姿勢,引發(fā)學習能力的效果;通過列舉典型,說明含義,明確要求,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學習和探求的必要性,形成最好的學習心理成果。
(二)課堂問答,引發(fā)疑惑
在課堂知識傳輸?shù)幕A上,通過問答這樣的緩解,讓學生提出疑問;或由教師來進行引導其去思考而不是直接解釋。
(三)組織討論,活躍氣氛
針對誘導階段提出的核心問題,舉一反三,針對訓練,活躍氣氛??赏ㄟ^由教師組織學生分組研究,彼此之間去探討或通過與教師進行對話來思考,在同樣的問題上形成多個答案。最后評選出哪個最正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趙景悅.對啟發(fā)式教學的一點體會[J].吉林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