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語文是一門詩意浪漫的學科,應利用學科特點激發(fā)、喚醒兒童的游戲興趣,在實現(xiàn)教育使命的同時,讓適合兒童心性的詩歌走進課堂;在獲得語言發(fā)展的同時,讓游戲獨特的活性價值發(fā)揮出來,這種游戲精神的自主調節(jié)功能將不斷滋養(yǎng)兒童的精神世界。美國詩人、插畫家謝爾·希爾弗斯坦的詩歌幽默而富有童趣,將其引入課堂,語文課因自由、平等、輕松而附加了更多邊際價值,讓兒童精神得到了關照。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謝爾·希爾弗斯坦的《作業(yè)機》《好像忘了點什么》《啪》等詩歌,欣賞謝爾繪畫作品,感受其詩歌作品的輕松與快樂、簡單與深情。
2.合作探究謝爾·希爾弗斯坦兒童詩的幽默元素,結合生活實際,學會模仿創(chuàng)作簡單的童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意導入,初識詩歌
《作業(yè)機》
師: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粋€禮物,是什么禮物呢?猜猜看。
生:這可能是一個機器。
師:你猜對了一半,這是一臺作業(yè)機。來想象一下?lián)碛兴娜兆印?/p>
生:擁有了它,我就可以睡懶覺了。
生:我覺得要是用這個作業(yè)機,學不到知識了。
師:有的同學對作業(yè)機產(chǎn)生質疑,有的很期待作業(yè)機。不過這個作業(yè)機很棒的,不信讀一讀。(指名學生讀《作業(yè)機》前半部分)
師:采訪一下,你用了覺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這個作業(yè)機效率很高,才十秒鐘就完成作業(yè)了。又干凈,又整齊,質量很高。
生:價格也不貴,只要一角錢。
師:這么完美的機器,好便宜,才一角錢,好便捷,才十秒。跟我們的生活形成——
生:形成強烈反差。
(板書:強烈反差)
師:不過這首詩還沒結束呢,誰愿意跟我配合著讀?檢驗一下質量怎么樣。
師生讀后半段:同桌合作創(chuàng)編語文、英語作業(yè)的錯誤百出。
師:對作業(yè)機有點兒失望了。詩歌怎么樣?你喜歡嗎?
生:幽默。
(板書:幽默)
生:后面和前面不一樣,前后突然來了一個大轉折。
師:是啊,突然轉折也制造了幽默效果。
【評析:認識謝爾的詩歌,繞不開的是那臺“作業(yè)機”,從作業(yè)機引入,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興趣。當作業(yè)機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學生有兩種不同的反應,一種要用作業(yè)機寫作業(yè),可以睡懶覺,可以玩;另一種孩子認為用作業(yè)機會學不到知識。兩種反應都是真實的,表達出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隨著作業(yè)機上半部分的出現(xiàn),學生從一角、十秒、又干凈又整齊等詩行中感受到作業(yè)機的神奇,紛紛有了想試一試的沖動,一下子能讀出驚嘆、贊美的語氣。隨著后半部分作業(yè)機錯誤百出的呈現(xiàn),學生一個個樂開了懷,仿寫的“語文作業(yè)”中的錯誤令人忍俊不禁。】
二、圖文結合,了解作者
師:如此幽默的作者是誰呢?(出示:謝爾·希爾弗斯坦)齊讀。這個名字有點長,人們都親切地喊他謝爾大叔(板書),遇見他(板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師:想看看他的樣子嗎?仔細觀察這張照片,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師:你們猜對了嗎?(出示謝爾老朋友對他的評價)
欣賞謝爾的繪畫。
【評析:遇見一位詩人,是一場生命的奇遇,如果簡單地講詩人的生平和作品,無疑不能喚起兒童對其認識的強烈興趣。謝爾的“出場”也是極具“謝爾風格”,先是亮出謝爾的諸多頭銜,學生驚訝不已,這個人是誰呢,這么厲害?謝爾大叔出場了,歪斜著身體,手持吉他,一臉孩子般的微笑,在那一刻,孩子們的眼睛亮了。當老師讓他們猜猜謝爾大叔是個什么樣的人時,一個個猜得那么準,此時,兒童與詩歌得到統(tǒng)一?!?/p>
三、共讀想象,探尋幽默密碼
《忘了點兒什么》
師: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生:我看到了一個記性很好的孩子。
師:對了,一連串的“我記得”,反復出現(xiàn),不斷地在——
生:不斷在強調,通過反復強調,讓我們感覺他記性很好,什么都記得。
(板書:反復強調)
師:一連串的反復將情感推向最高峰。(出示向上箭頭)但題目偏偏是《忘了點兒什么》,是什么呢?是什么呢?猜一下。
師:明明是個糊涂蛋,那為何要用一連串的“我記得”,來強調他的好記性呢?
生:先是反復強調,把我們的期待推向高潮,最后像過山車一樣,突然往下,顯得很幽默。
師:出示下行箭頭,這種前后強烈反差,讓閱讀者產(chǎn)生坐過山車的刺激感,一起通過讀來體驗過山車的感覺!
【評析:丟三落四、迷迷糊糊是很多兒童的常態(tài),大人總是對此嘮嘮叨叨,殊不知,正是因著這些特點造就了兒童世界。老師帶領兒童讀這首詩,與他們一起感受兒童世界的不羈美好。游戲精神賦予師生游戲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讓教師和學生擺脫了純粹的學習的束縛,既享受習得“反復強調”“突然轉折”等詩歌知識帶來的滿足,又享受著娛樂的輕松?!?/p>
四、合作分享,呼應個性童年
師:謝爾大叔為兒童創(chuàng)作了400多首詩歌呢,拿出詩歌紙,挑一首大家都喜歡的詩,在小組內賞析,說出喜歡的理由。賞析的時候,我給大家配上謝爾大叔創(chuàng)作的音樂。
(學生在小組內合作賞析)
⒈分享《狗窩》
師:你們小組賞析了哪一首?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讀這首詩嗎?
生:我們喜歡的原因是詩歌最后突然轉折,這么亂的房間,最后發(fā)現(xiàn)竟是自己的,很幽默。
生:謝爾大叔寫作中帶點夸張,讓我們產(chǎn)生一種凌亂的感覺。
師:這首詩畫面感很強,每一句詩都能讓我們產(chǎn)生聯(lián)想。臭襪子怎么會粘到墻上的呢?蜥蜴怎么會在被窩里的?內褲怎么會掛在臺燈上呢?結合自己的生活和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
師:有趣的詩可以通過有趣的方式去讀,我們打著節(jié)拍讀這首詩。
⒉ 分享《滑稽跳水》
生:我們一起讀了《滑稽跳水》,她差點沖進了太陽里,用了夸張的手法。
生:最后反面襯托了她的粗心大意。
生:她不走常規(guī)路線,她做了三十四個屈體團身后轉體,還蠻厲害的!
生:謝爾大叔的手法奇特,強調了她跳水的厲害,頭發(fā)一甩,好不威風。然后翻了九又四分之一個筋斗。不停地強調,最后突然轉折,制造了幽默效果。
【評析:當讀完謝爾大叔的幾首詩歌后,學生已經(jīng)欲罷不能了,在愉快的氛圍中探究了謝爾詩歌幽默的秘密所在。此時,讓學生在小組內選擇喜歡的詩歌進行賞析,既是學習方式的改變,也是內化和創(chuàng)生的過程。學生在小組內忘我地探究詩歌內容和形式特點,游戲精神也潤物細無聲地融入了內心深處。語言文字由知識符號轉化為審美符號,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愉快地進行交流對話??梢钥吹剑瑢W生無一例外地感受到了謝爾詩歌中的幽默元素,更是與自己的生活產(chǎn)生了巨大的共鳴。在想象詩歌情境時,學生說的是生活經(jīng)驗。狗窩的凌亂、跳水女孩的滑稽,正是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教師和學生的創(chuàng)意誦讀,讓詩歌內容深深嵌入兒童心靈?!?/p>
五、激情總結,延伸閱讀
⒈由詩及己
師:跟隨謝爾大叔,我們遇見了跟我們一樣大小的孩子,想有一臺作業(yè)機的孩子,忘了穿褲子的孩子,被關進雨傘里的孩子,房間凌亂的孩子,滑稽跳水的孩子……你覺得這些孩子是別人嗎?你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影子?
師:與其說我們遇見了謝爾大叔,不如說遇見了自己。(板書:自己)
【評析:游戲是一種虛構活動,它有假想的情境,與日常生活產(chǎn)生界線,然而也可以轉化為內在的真實。在遇見謝爾大叔的詩歌之旅中,學生認識了各種各樣的孩子,教師提了一個很有哲理的問題:你覺得這遇見的是別人嗎?學生都意識到這一個個孩子不正是自己嗎?一件件、一樁樁事情從記憶中浮出,孩子們的童年故事成為流淌在課堂中的音符。如此,課堂的界限無限擴大,成為兒童知識習得和精神成長的天堂?!?/p>
2.創(chuàng)作詩歌
師:都說童年是一首詩,這兒有一個方框,也是一首詩哦,謝爾大叔看到的是透明男孩。你看到了什么?
(生口頭創(chuàng)作)
師:孩子們,透過這個方框,我們看到了這個多彩的世界,看到了你們純潔美好的內心。課后,繼續(xù)用筆寫出方框里的文字和圖畫!
3. 閱讀推薦
師:孩子們,遇見一個人、一首詩,都是世間難得的緣分。用童心擁抱世界,一切都變得更美好,更有詩意。你覺得,今天我們擁有一個怎樣的“遇見”?
【評析:遇見是生命的美妙旅程,課尾呼應開始,遇見謝爾大叔,有了什么?答案精彩紛呈,兒童的心靈被激活,詩歌之旅快樂而圓滿。兒童,在游戲中誦讀,實現(xiàn)了精神世界的重構與升華。】
(作者單位:唐朝霞,江蘇省海門中南國際小學;陸錦華,江蘇省海門實驗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