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建筑產業(yè)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帶動了建筑結構方面的進步,也對建筑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種形勢下,概念設計因為自身的優(yōu)越性被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概念設計無論從思想、方式方法、采用的手段、理論知識等方面都為建筑結構方面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技術平臺,同時也為建筑結構設計中出現的不確定因素提供了解決方法。因此,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概念設計與結構措施的分析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
【關鍵詞】設計管理;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我國的現代建筑設計項目管理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著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怎樣有效的提高建筑設計項目的管理變得尤為重要。
1、現代建筑設計的特點
(1)現代建筑設計的本質,更注重建筑的功能,它會考慮經濟,技術和整體規(guī)劃等方面,對工程設計過程有效管理;強調對經濟、社會、環(huán)境、文化等因素的融合,這使得現代建筑設計的特點上更加具有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
(2)設計手段方面,現代設計手段越來越先進,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計算機的計算、繪圖、數據管理,從而使得設計各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3)建筑設計方式方面,現代建筑設計比傳統(tǒng)設計的方式更為靈活,它除了吸收傳統(tǒng)設計的經驗積累,同時通過預測與創(chuàng)新,不斷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預測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和信號分析;
(4)在設計部署方面,現代建筑設計更加全面、具體?,F代設計貫穿了整個工程設計與開發(fā)的全過程,不僅包括設計過程,也充分滿足用戶的需求和用戶的設計評價。此外,設計師也跟隨著施工的全過程,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現一些參數設計不夠合理,可以適當調整改進測試,項目完成后,設計師也應該參與試運行,在使用的過程中,用戶涉及問題的維修,根據設計特點提供建議和指導設計,使現代建筑設計更人性化,它更為合理。
2、我國現代建筑項目設計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為止,我國仍存在較多的傳統(tǒng)的建筑設計項目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管理的主體達不到準確的落實,使得很難提高其管理的水平以及管理的效率。與國外的建筑企業(yè)對比,我國傳統(tǒng)的建筑企業(yè)不僅存在著技術水平上的差距,還在于其技術水平與管理項目的不呼應,使得我國的建筑行業(yè)還比較落后。所以,對于目前我國的建筑企業(yè)來說應該加快從我國國內向國際以及從傳統(tǒng)的方法向現代化的方式進行轉型。所以這就要求建筑企業(yè)多向先進的國外建筑企業(yè)學習,引進他們先進的管理方法,在與自身的企業(yè)實際情況相結合,打造出適合本企業(yè)的管理模式,提高企業(yè)的自身實力。目前,國外的建筑企業(yè)有效的采取了團隊組織的形式和以矩陣結構為主要特征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既有利于各個項目之間的有效結合,又利于對其有效的管理。采用團隊的組織形式既能夠使團隊發(fā)揮有效性,又能夠避免傳統(tǒng)的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建筑結構設計中的管理措施
3.1結構體系中保持協同工作
概念設計中的協同工作被廣泛應用于建筑結構中,它要求結構內部各個部件之間相互協作,共同工作。這就要求結構構件不僅在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下能保持共同工作,還要求他們具有共同的耐久時間。建筑結構中的基礎與上部工作,依據協同工作的理念,保持著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共同承受荷載。還有磚混結構中的上部結構與基礎之間必須通過構造柱與圈梁組合成統(tǒng)一的整體進行受力,而不能單獨依靠建筑基礎結構自身的剛度來承受荷載。所以,在建筑結構設計中,要以協同工作作為設計的理論依據。
在結構受力時,每個構件均能達到較高的應力水平為設計較為理想的狀態(tài),在多層結構進行設計時,就要避免各層短柱的出現,目的是提高相同平面處承受荷載的能力,在日益增多的高層建筑結構中,短柱出現的現象也逐漸增多,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需要使同層的抗側力結構在相近的水平位移下。
3.2建筑設計體現人性化
現在的建筑越來越注重人性,促進城市的協調發(fā)展,應成為城市設計的一大特色?,F在的社會宣揚人文主義,建筑作為城市的外衣,應該給一個溫暖的印象,指導的建筑設計??梢哉f,靈魂存在的建筑,它是一種公共精神和開拓精神。沒有人的味道,當然不會有歸屬感,建筑設計的作用,所以環(huán)境應該尊重多樣性和完整性。
3.3太陽能建筑一體化
太陽能建筑是指建筑與光伏系統(tǒng)、光伏器件相結合,形成一體化的新型建筑。在建筑的屋頂上安裝光伏組件,使光伏組件與電池、逆變器、控制器、公共電網等裝置連接起來,形成光伏系統(tǒng)。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實際上就是實現光伏器件與建筑材料的集成化,在建筑屋頂、外墻、窗戶等部位安裝光伏組件,形成太陽能光伏立面、太陽能光伏幕墻、太陽能光伏窗等,充分利用清潔、可循環(huán)使用的太陽能降低建筑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除此之外,太陽能建筑一體化還體現在太陽能光電系統(tǒng)與建筑天窗、中庭、遮陽、雨蓬等部位相結合。以太陽能通風技術為例,利用太陽能煙囪熱壓效應可改善室內通風條件,煙囪高度越高,熱壓越強,通風效果越好。在炎熱的夏季,太陽能煙囪充分吸收太陽熱量,促使煙囪內腔的熱空氣上升,讓熱空氣從煙囪頂部流出。在熱壓的作用下,開啟下懸窗,室內熱空氣會流向煙囪,促使室內空氣循環(huán),改善了室內自然通風。在寒冷的冬季,關閉下懸窗,煙囪停止冷空氣的流入,保證室內熱度不易流失。
結語:
總之,在設計競賽的建筑創(chuàng)新設計是由成功的建筑師決定,也決定了建筑業(yè)的未來發(fā)展?,F代建筑應該是長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我們要體現人文理念,要體現經濟發(fā)展要實現綠色環(huán)保的要求等,同時要積極引用國內外先進的設計思路和理念,為我國建筑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繼和.地域建筑與現代建筑的融合之美——湖南吉首大學齊魯大樓建筑藝術賞析[J].中外建筑,2009(1).
[2]王清友,李志鋒.淺談建筑設計上的協調與創(chuàng)新[J].民營科技,2009(5).
[3]邢凱,鄒廣天.建筑設計創(chuàng)新思維方法的雙層結構[J].華中建筑,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