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暴風集團與該集團CEO馮鑫的種種舉動,都備受人們關注。一是隨著樂視的隕落,與樂視有著類似發(fā)展路徑的暴風集團讓人擔心。二是8月暴風集團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創(chuàng)始人、CEO馮鑫將所持的暴風集團532.7萬股用于質押融資。截至當日,馮鑫已經累計將手中的4921.37萬股進行了質押。這種苦行僧式的融資方式讓人擔心馮鑫會不會是下一個賈躍亭。三是近日暴風集團發(fā)布2017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暴風集團上半年的凈利潤居然虧損7884萬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是盈利為1572萬元。是什么原因造成這兩個數據差距如此大?
針對這些財務與公司發(fā)展問題,一時間,市場上關于暴風集團的風暴開始愈刮愈烈。而公司創(chuàng)始人馮鑫也不得不在忙于融資之時,站出來回答這些問題。
暴風有可能是比樂視還大的平臺
9月1日,暴風集團CEO毫無疑問地現身公司的半年報業(yè)績說明會。相比以往,在這次會議上,他的出面與發(fā)聲似乎更加重要。因為,他除了要和CFO姜浩一起回答外界對公司財務的質疑,更要回應暴風集團與樂視發(fā)展路徑相似的種種質疑。
一是兩者都曾創(chuàng)造出30多個漲停的“妖股”神話,二是兩者有著極其相似的發(fā)展路徑,甚至一度有業(yè)界人士稱,暴風集團是樂視的學徒。
2007年,創(chuàng)業(yè)僅兩年的馮鑫便收購了暴風影音,并組建北京暴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正是這一舉動,讓馮鑫開始真正走入人們的視野,憑借在金山和雅虎等互聯網公司積累的工作經驗,組建暴風后的馮鑫事業(yè)開始進入直通車。短短兩年時間,暴風影音便成為國內最大的PC端獨立的視頻播放器。隨后,馮鑫便開始著手暴風上市。
有業(yè)內人士透露,從2006年搭建VIE架構,引入IDG的美元投資開始,馮鑫就沖著做好暴風影音到美國上市的目標去的。2011年,他曾公開表示暴風科技即將上市。不過,直到2015年,暴風科技最終選擇在國內創(chuàng)業(yè)板敲鐘。
暴風影音的投資者、IDG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熊曉鴿曾在暴風上市的發(fā)布會上說,IDG所投的公司有80多家已經上市了,包括百度、騰訊等,這次之所以選擇暴風影音,是因為暴風科技會成為未來中國股市上類BAT的巨頭。
然而2015年上市后,暴風便學習樂視開始一系列的業(yè)務擴展,先后成立暴風聯邦生態(tài)、暴風超體電視、暴風秀場等。此后,又緊跟樂視步伐開啟大規(guī)模的資本運作,儼然成為樂視的大徒弟。
直到現在,馮鑫像賈躍亭一樣,開始執(zhí)著于一款硬件,即賈躍亭執(zhí)著于造汽車,而暴風科技押寶暴風魔鏡。馮鑫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暴風科技接下來的業(yè)務是構建基于暴風影音(內容)+暴風魔鏡的生態(tài)。隨后,馮鑫又在暴風影音之外創(chuàng)辦暴風魔鏡VR內容商店,為暴風魔鏡的用戶們提供免費的片源。同時,暴風魔鏡還組建了國內第一支全景視頻拍攝團隊,希望能為VR市場提供不竭的內容資源。
不得不說,馮鑫致力于打造的暴風生態(tài)與賈躍亭的樂視生態(tài)有著極其相似之處。不過,馮鑫認為,暴風有可能變成一個比樂視還大的平臺。馮鑫表示,暴風除了與星美文化開展IP合作外,還將共建VR主題樂園。游戲方面,暴風正式推出虛擬現實社交游戲《極樂王國》。在渠道上,暴風魔鏡在首輪融資中引入天音、愛施德兩家全國手機分銷商,未來將攜手推出虛擬現實線下體驗店的計劃。在馮鑫看來,這有望讓暴風市值升至千億。這是比樂視更大的一個平臺。
“我不是賈躍亭”
之所以讓外界質疑暴風會不會是下一個樂視,除了兩者的發(fā)展路徑極其相似外,還在于這兩家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在某些方面也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其中,最大的就是兩人獨特的融資途徑。
數據顯示,在樂視危機集中爆發(fā)前,賈躍亭曾大量質押所持股權。而公開資料顯示,馮鑫也曾多次進行了股權質押。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馮鑫個人股權質押已達12次。截至8月5日,馮鑫被質押的股份為4921 37萬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69 98%。占總股本的14.82%。
至于為什么要進行這么多次和大量的股權質押,在暴風集團的半年報溝通會議上,馮鑫表示,任何公司的發(fā)展都需要資金支持,暴風也不例外。
在馮鑫看來,沒有人想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所以,最近露面的馮鑫不止一次地闡述:“我不是賈躍亭,暴風也不是樂視?!憋@然,他很想回避與賈躍亭相關的這層關系。但是兩人同為山西人,公司發(fā)展模式又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所以外界和媒體把這二人以及他們的公司聯系在一起,并不奇怪。
在過去,暴風和樂視一樣創(chuàng)造了A股神話,相似的業(yè)務布局、財務并表、股權質押,甚至馮鑫和賈躍亭個人,都總被拿來做類比。但到現在,賈躍亭出國了,樂視的危機也集中爆發(fā)。馮鑫越發(fā)覺得這給暴風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特別是在樂視發(fā)生危機之后。
事實上,輿論的發(fā)酵已經對暴風引發(fā)了實質影響。馮鑫稱:“整個合作環(huán)境變差了,不僅是資本方,是所有合作方,廣告客戶、供應商等都開始來問了,甚至一些供應商開始要求更嚴格的賬期。”在媒體面前,馮鑫調侃說,原本可以靠暴風TV業(yè)績和暴風VR就能拿到的融資,現在還要再加上一句解釋:暴風不會是下一個樂視。
這種論調確實給馮鑫很大壓力,所以為了讓投資方和合作方安心,馮鑫最近拉著CFO姜浩一起,自愿向媒體做了一次原本沒義務公開的財務數據披露,包括暴風的融資規(guī)模、投資去向、負債壓力,甚至馮鑫個人的財務情況等,這一切只為證明暴風很健康。
在馮鑫看來,自己和賈躍亭一點私交都沒有,甚至連坐下來談5分鐘話的時候都沒有過?,F在,外界認為他學賈躍亭、學樂視,以至于影響到暴風的發(fā)展,在他看來是“特別冤”。所以,馮鑫很不喜歡這個說法,甚至他覺得他和賈躍亭同樣在公開場合一樣唱過《野子》都是個錯誤的決定。
財務風暴
如果說“小樂視”的說法是讓暴風集團身陷輿論風暴最八卦的一個原因,那么暴風集團所披露的財務風暴才是將其推至輿論“風暴眼”最大的推手。
因為,盡管馮鑫一邊拉著公司CFO姜浩向大家證明暴風很健康,但是另一邊自己卻頻頻進行股權質押,這無疑是暴風科技用馮鑫個人的質押做戰(zhàn)略布局的輸血。同時,據暴風科技半年報披露,在暴風上市后的兩年多時間里,這家公司的市值從最高的369.07億元跌至今年7月的66.23億元。蒸發(fā)的300億元背后無疑也宣示著暴風集團的問題。
有相關媒體統(tǒng)計了暴風集團近幾年來的財務數據后發(fā)現,少數股東損益這項財務指標,在2014~2016年,其虧損額分別為8.6萬元、1552萬元、2.9億元,到了2017年上半年的少數股東損益虧損9456萬元。同時,暴風集團近5年多的時間里,銷售毛利率逐年減少,銷售凈利潤也從2012年的22%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9.5%。
對此,公司CFO姜浩稱,這些數據的變化,最本質的原因是暴風集團增加了暴風TV的業(yè)務。因為電視業(yè)務到現在依然是虧損的,其毛利率虧損7.55%,這一數據就把整個毛利率都拉低了。不過,和去年的數據相比還是下降的。由于去年面板漲價,影響持續(xù)到今年第一季度,所以銷售利潤也比較差。“但今年第二季度我們開始調價,面板價格也在逐漸回落,所以暴風TV業(yè)務會逐漸好轉的?!苯品Q。
不過,有意思的是,馮鑫的回答卻是:“電視業(yè)務還需要5億元以上的外部資金投入,2020年將成戰(zhàn)略拐點期。暴風現在沒有資源向電視與VR業(yè)務不斷地輸血,只能傳遞第一棒,現在已經完成,未來的暴風TV、暴風VR就只能自己造血?!币虼?,暴風透露,目前暴風TV正在進行私募融資,暴風集團也在二級市場上融資。
不過,融資之后,暴風TV如何提升自己的造血能力,暴風科技又如何提升自己的毛利率,這才是暴風眼下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暴風能否擺脫“小樂視”說法最有力的回擊。
但目前來看,馮鑫和他的暴風所主導的四大業(yè)務主線(暴風影音、暴風TV、暴風魔鏡、暴風體育)并沒有實現盈利。單就馮鑫押寶的VR業(yè)務,他自己預測也只有到2018年才能開始盈利。至于今年1月,正式上線相關產品的暴風金融盈利也撲朔迷離。
不得不承認,樂視已經從當年的神話成為如今的笑話,創(chuàng)始人賈躍亭辭職、股票停牌、供應商討債、業(yè)務精簡、裁員等讓樂視已疲憊不堪。而有著許多相似之處的暴風如今也非常不理想,持續(xù)的虧損只能靠股權質押來維系發(fā)展,所以接下來如何化解資金危機,并帶領暴風每一項業(yè)務走向盈利,或許是當下馮鑫最重要的任務,也是讓自己擺脫“小樂視”與樂視式結局最徹底的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