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對于英語的教育往往將重心放在提高對于英語的相關知識和運用和英語語言技能的掌握上,在這個過程中,對于英語文化背景的教育就相對被忽視,這就造成了國內英語學習中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即學生們的跨文化意識均非常匱乏?,F(xiàn)今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跨文化意識以及相應的一系列能力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性得到凸顯。故而,要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將對于文化的教育融入語言教學中。筆者在這篇文章中將基于為何要進行文化教學,對我國語言教學中對于跨文化的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針對于這些問題提出相應對策與建議,進而提高我國初中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以及相關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文化教學;跨文化交流
一、文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所謂文化教學,指的是以介紹國外與國內關于文化、科技、習慣、風俗等各個方面的差異,對受教育者的文化意識進行培養(yǎng),促使其能夠在日后的交流中表現(xiàn)得體,避免觸碰文化禁忌而導致的尷尬和沖突。在現(xiàn)今社會中,與各國的角落日益頻繁,故而在這些交流中就更要注重對于不同國家文化習俗的尊重,例如在英語國家中,日常交談中不宜涉及類似工資、年齡等隱私問題,同時也要注意文化陷阱,從而消除交流時產生的障礙和文化壁壘,避免交流中產生沖突和矛盾。若是對文化差異沒有足夠的重視,很有可能在交往過程中產生障礙,甚至導致談判的失敗;由此可見,對于文化教育的重視和改善對國際交流有著重大意義。
二、國內初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
(1)初中英語文化教學進步很大
最近這幾年以來,隨著新課改深化,國內對于初中生的英語教育在對文化進行傳播方面更加系統(tǒng)和規(guī)范。從聽、說、讀、寫這幾個方式,學生們對信息進行獲取,交流了感情,同時,學生們也將語言知識與文化意識等作為學習的目,教材中根據(jù)單元的不同劃分介紹了不同國家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等。同時,老師教授的方法和內容更能夠切合語言交流的實踐,通過組織相關活動,提高學生進行語言交流的參與度,培養(yǎng)有利于學習的態(tài)度,真正提高其學習能力。
(2)初中英語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主要原因
對于文化的教育,學生們大多認為是相對有趣的,然而,國內對于英語文化的教育仍然處于有著諸多不足的狀態(tài)。這些不足,導致了在跨文化交際中,學生們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筆者對這些不足進行了相關分析,總結了以下問題:
①缺少目標語言的語境。首先,因為科技發(fā)展與人文發(fā)展的速度飛快,我們所編寫的教材不可能精準地做到與時俱進,教材中所展示的內容有很大一部分已經為時代所淘汰,這無法使學生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導致了學生們用課本中學到的內容去和外國人交談的過程中有年代差異的感覺。另外,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看口進行英語對話交流的機會很少,這就無法使其針對不同的情境做出有針對性的回答。舉例而言,當美國人回應Thank you!時,會對對話人的親疏關系進行判斷,從而從No problem! My pleasure. Of course! Any time. Surething. Not at all You got it! 中選擇恰當?shù)幕卮穑@些選擇中并不包含You are welcome!這種刻板的回答。英語是一種多樣化的語言,然而,國內對于英語的教育卻很乏味,這也是由于國內學習環(huán)境缺乏活力,故而也讓老師和學生缺少教學的積極性。
②中外思維差異導致中式英語的產生。國內英語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便包含一點,即學生往往以固有的漢語思維來進行英語造句。舉例而言,I very like it.便是很常見的語法表達錯誤。這也是在國內的英語教學中,往往學生們的考試成績很好,但在交流實踐中的表現(xiàn)卻無法同樣優(yōu)秀,他們對于英語的表達難以合理恰當?shù)脑蛑弧?/p>
③教師自身文化素養(yǎng)不足。由于國內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在接受英語教育的過程中就沒有接受足夠的文化熏陶,故而其自身文化素養(yǎng)也良莠不齊。這就導致了教師在教學安排中無法突出文化教育重點,對相應的文化話題的擴展不足。另外,在國內高考的壓力下,教師們的教學更加偏重于語法和應試技巧等方面的傳授,而忽略非考點的文化教育。
三、加強語言文化教學的建議和對策
文化與語言都是英語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考改革以來,試卷內容涉及面更加廣泛和新穎,同時也對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更加重視。故而,在當今英語課堂中,教師更應該轉變傳統(tǒng)觀念,重視對于文化的教育,同時培養(yǎng)學生們自主學習和思維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高效率的進行教育活動,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
(1)教師要完整把握教學大綱,分段推進文化教學
對于外國文化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文化是慢慢滲透到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行為習慣中的。學校和老師應該在遵循新課標要求的基礎上,對學生們感興趣的熱點話題進行講解,組織一些與文化相關的活動,從而營造一種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氛圍,以此達到傳授文化知識,提高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目的。
(2)加強課內文化教學,鼓勵課外文化自學
文化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是在課堂上進行知識傳授,這也是為學生建立文化基礎。在課前,教師應該認真?zhèn)湔n,確定所要傳授的內容和重難點,同時選擇有針對性的方式方法進行教學實踐,從而使受教育者通過學習相關知識認識到文化的本質和特點。
(3)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在跨文化交流中,交流者必須有過硬的知識基礎,能夠懂得尊重文化的差異性。由于文化教學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其內容繁雜,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故而,傳授者要提高自我要求,擴充自身文化知識量,加強與相關教師的交流,積累教學經驗。在上課之前,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在上課過程中,對于備課內容要有所偏重,對于語言和文化兩個方面的教學要做到并重,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勵學生們主動進行語言和文化實踐。
參考文獻:
[1]李娜.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J]. 現(xiàn)代交際,2013(09):151
[2]吳曰成,董捷. 初中英語文化教學的改進策略[J]. 英語廣場,2016,(10):150-151.
[3]賀子珉. 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文化關注及教學策略[D].重慶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球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