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學生對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農村初中由于教學資源相對匱乏,教學條件相對所差,所以學生的課外書籍和課外閱讀渠道都比較少,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不好。本文對農村初中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其方法進行探討,希望能夠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方法
雖然課外閱讀有許多優(yōu)點,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有很大的幫助,但農村初中的師生對課外閱讀重要性的認識卻不足,對課外閱讀不太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方法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為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就需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
一、問題分析
(1)課外閱讀時間不足
對于農村初中生來說,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僅限于學校規(guī)定的時間,其他的課余時間基本都用在玩耍上。而在家庭中,由于父母的精力基本都放在農活和家務上,所以很少關心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更不會督促學生去開展課外閱讀。有的家長甚至認為課外閱讀會耽誤學生的學習,占用學生正常的學習時間,所以并不支持學生的課外閱讀。此外,互聯(lián)網和智能手機、電腦的普及,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學生能夠閱讀到的內容更加豐富,學生更愿意選擇娛樂性的信息去閱讀,這就會占用學生大量的時間,真正能夠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則很少。
(2)學生缺乏課外閱讀興趣
農村初中生雖然平時的課業(yè)比較繁重,抽不出太多的時間用于課外閱讀,但在寒暑假的時間里,學生們基本也不會主動多讀一些書籍,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學生缺乏課外閱讀興趣。隨著農村地區(qū)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課外生活也深受影響。而數字電視在農村地區(qū)的普及以后,學生對電視的興趣遠遠超過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加上農村父母在外務工的比較多,學生基本是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爺爺奶奶又不對其進行監(jiān)督,導致許多農村初中生的課外時間都花在了電視、游戲上。課外閱讀興趣的缺失,會讓農村初中生失去許多學習的機會,也難以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3)課外閱讀效果不理想
許多農村初中生在課外閱讀時會看小說的方式來進行,只是進行初略的閱讀,將閱讀內容大概的瀏覽一遍就算是閱讀過,只知道閱讀材料中的大概內容,而對于其中的細節(jié)卻基本沒有印象。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在于學生沒有用對閱讀方法,不愿意以對待課文的態(tài)度來對待課外閱讀。比如,教師會在周末的時候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任務,發(fā)放相關的閱讀資料,也會要求學生將自己對材料的分析和見解記錄下來,雖然大部分的學生會按照教師的要求記筆記,但僅僅是將材料中比較好的句子摘抄下來,根本就沒有開動腦筋對理解材料中的意境和思想情感。所以,學生的課外閱讀只是完成任務,而任務的完成質量卻得不到保障。
二、策略分析
(1)為學生建立閱讀平臺
受經濟條件的影響,許多農村初中都沒有閱覽室,如果學生想多閱讀一些書籍,就只能自己購買。于是,一些有課外閱讀興趣的學生卻苦于缺乏閱讀平臺,課外閱讀活動自然也難以順利的開展。因此,學校應設法為學生提供閱讀素材,不能打消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比如,在班級建立一個小型的圖書角,每個學生都將自己的課外書籍貢獻出來,放在圖書角的書架上,再由學習委員對書籍進行統(tǒng)一管理。這樣就能讓班級學生有更多的書可看,也能將每位學生的課外書籍價值充分的發(fā)揮出來。此外,學校應聯(lián)合家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監(jiān)督,為學生提供各種課外閱讀資源,要讓家長明白課外閱讀的益處,使家長能夠督促學生選擇健康的書籍來閱讀。
(2)培養(yǎng)課外閱讀習慣
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能讓學生自覺、積極進行課外閱讀,并能采取最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去達到自己的閱讀目的。因此,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是提高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效果的重要途徑。比如,在《生日》這篇課外閱讀文章中,將精讀與略讀結合起來,文章中的重點內容多讀幾遍,仔細的讀,像平時在課堂上分析課文一樣,讀懂其中的每一個字、詞、句,這樣才能明白文章的主旨大意,把握住文章的主題思想。又如,在閱讀《你震撼我的心靈》時,一邊讀一邊記筆記,將重要的內容記錄下來,并將自己的見解寫在相應的地方,還可將一些比較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摘抄下來,在閑時拿出來讀一讀,培養(yǎng)自己的語文語感,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此外,為方便以后查閱,學生還可建立文摘卡,對課外閱讀信息進行分類,文摘卡可作為檢索信息用于以后查詢。
(3)豐富課外閱讀形式
豐富的課外閱讀形式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也能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效率。因此,農村初中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比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學習需求、理解能力等,為學生推薦一些合適的書籍,如《背影》、《禮物》、《一盞油燈》等,并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教師規(guī)定學生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讀完自己推薦的書籍,然后組織一場分享會,讓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將自己閱讀的書籍分享給其他學生,要用自己的語言將自己對書本的理解講出來,但語言表達要準確。此外,教師與學生還可一起進行課外閱讀,但這要在全班同學有共同讀物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教師先對讀物的結構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后讓學生對文章中的主題內容和中心思想進行討論,并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再由教師對學生的閱讀結果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對于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有重要的意義,其不僅能夠為學生增加閱讀和寫作的素材,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還能對學生的自制力、自主學習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因此,學校應為學生搭建課外閱讀平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并豐富課外閱讀的形式,以提高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世芳.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激勵機制方法舉隅[J].課外語文(下),2016,(2):122.
[2]施飛.淺談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存在問題及其解決方法[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7):349.
[3]秦少梅.加強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的方法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4,(22):24-25.
[4]吳倩.課外閱讀是農村初中生開闊視界的“法寶”[J].新課程·中學,2016,(1):63-63.
(作者單位:廣西上林縣三里鎮(zhèn)東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