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涼山彝族地區(qū),要提高高山、二半山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在提高教師寫作素質的同時,還要認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寫日記的習慣,讓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有獲得成功的感覺,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以不斷提高。
關鍵詞:素質 觀察 日記 成功 習慣
我在涼山彝族地區(q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多年,所教的學生全是彝族。作文教學不僅困惑著學生,也讓我時時反思自己,學生寫作水平得不到提高,難道僅僅是學生的原因嗎?不,我認為與我們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學方法密切相關,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寫作素質要不斷提高
在語文教學中,我認為農村學生,尤其是我們涼山地區(qū)高山、二半山的學生作文質量令人擔憂。通過我校的調查、訪問、了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教師的素質是一個因素,試想,一個業(yè)務能力較差,寫作水平較低的教師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不結合學生實際、照本宣科地進行教學,即使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得不到提高,甚至會出現(xiàn)倒退的現(xiàn)象,而有的教師的下水作文還不如小學高年級學生寫的作文。因為出現(xiàn)了以上情況,我校語文教研組還認真研討、鉆研過,我們經過一年多的精心探討,總結出了一套適合我們委洛小學學生提高作文水平的較好方法,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教師要加強寫作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和重視作文教學的研究。
當今社會是信息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里,假如不及時地給自己“充電”,不能客觀公正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將會被淘汰。我們高山、二半山的彝族語文教師,更應該努力充實自己,不斷探索改革作文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廣而言之,農村小學作文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全縣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我們要牢固樹立“教書育人,育人教文”的思想,通過發(fā)揚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吸收新鮮的作文教學經驗,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促進農村小學,尤其是彝族地區(qū)農村小學生作文水的提高。
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
教師在指導學生寫觀察作文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按照合理的順序進行觀察,如在指導學生寫自己家里的一種小動物時,可以寫家里的小貓、小雞、小鴨、小狗等。我引導我班學生明白觀察的目的及要求,如要觀察小動物的外貌特征后,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可以先整體再部分的觀察,也可以先部分再整體地觀察。在指導學生觀察小動物的外形時,我采用多媒體展示,把學生要寫的小動物進行“定格”,并把最能顯示小動物的樣子的圖片“定下來”,再指導我班學生按從左到右,由遠到近或從上到下、從頭到尾地進行觀察。在指導學生觀察的過程中,著重強調觀察的順序,小動物的各部分都要仔細觀察,再用多媒體完整地放一遍,在放的過程中,給學生配上音樂,從整體上來加深學生觀察的印象,隨后安排學生把自己觀察到及想到的說一說,寫一寫。通過我的指導,我班學生觀察事物從不知所措到有了“辦法”,讓學生在認識觀察的重要性的基礎上,學習了觀察的方法,就要指導學生進行反復的實踐,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觀察的良好習慣。
三、培養(yǎng)學生堅持寫日記
培養(yǎng)學生堅持寫日記,并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對寫作文大有幫助。我在語文教學中,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引導學生寫日記。我每天讓我班上的學生都從班上、校園里,上學、放學,家里選擇最有趣、最難忘、最有意義的事物,把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寫出來。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由過去每天一兩句話到寫到一段話,再寫到篇,持之以恒,我班學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寫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別是把每天觀察到的記錄下來以后,很多新鮮事物的印象,有趣的、難忘的人物、事件,一幅幅生動的場面就會像放電影一樣在學生的腦海中閃現(xiàn)。 我班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有了素材,提起筆來就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因為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了出來,看似每天的事情都很平常,語言也平淡,但學生把一件件的小事寫出來后,學生寫作文時就有了內容可寫。
在我們彝族地區(qū),小學生寫日記不但鍛煉了他們的寫作能力,還把自己不好對父母、老師、同學說的話寫進了日記中,老師在批閱的過程中,很好地了解了學生的內心世界,以便因材施教。為了激發(fā)我班學生的寫作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我班每隔兩個月就舉行一次“評選好日記”的活動,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要寫好日記的心理,學生的作文水平也逐漸得到了提高。我認為,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堅持寫日記,并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讓學生在寫日記過程中積累寫好作文的素材、語言和方法,并積累對人事景物的認識及感受,從課堂內引申到課堂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感受現(xiàn)實生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陶冶情操。讓學生感受到寫作文與生活一樣,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再現(xiàn),當達到不寫就感到不快樂時,對寫作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讓學生有成功感
要培養(yǎng)我們涼山彝族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寫作,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快樂,并逐漸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喜歡寫作的習慣。在長期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我認為要給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就要肯定學生。比如,我班學生的作文被我拿到班上當作范文講解時,寫該文的學生就會感到由衷的高興,而且還有了想寫好作文的欲望;我在寫作文評語時,也給予學生適當?shù)墓膭睢R簿褪且朴诎l(fā)現(xiàn)作文中的閃光點,即使只有一個詞或一個句子寫得生動、形象,我也會告訴學生,這個地方有新意。特別是對后進生的點滴進步,更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稱贊,把他們的作文經過修改后,在班上進行范讀,就會激起他們對寫作的興趣,而且產生了想寫的愿望。讓學生認為自己會寫,而且也會寫好,從無從下筆到有話想說,長期堅持,就會寫好作文。另外,我還在班上的黑板報、手抄報、墻報等上,把我班學生優(yōu)秀的句子、段落摘抄在上面,讓全班同學共同學習、欣賞,同時,鼓勵并指導他們向《教育導報》《涼山日報》《螺髻山》等報刊投稿。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的寫作興趣被培養(yǎng)起來了,也不怕寫作文了,還增強了寫好作文的信心和決心。
(作者單位:四川省普格縣蕎窩鎮(zhèn)委洛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