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語文學科對學生而言十分的關(guān)鍵,會影響到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當中,如果沒有美的教育,教育將是貧乏的??梢哉f,隨著教育的改革,語文課程逐漸開始重視情感教育,對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方面的培養(yǎng)卻是大家忽視的。本文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進行了論述,希望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 教學中 審美情感 培養(yǎng)
新課改中明確表示,在語文課程當中,應(yīng)該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得自身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得到提高。這也充分的說明了語文教學和審美教育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語文教材本身具有許多審美因素,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引導學生用自己的雙眼去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文本特別是文學作品中的自然美、社會美、藝術(shù)美,去體味祖國精湛的語言文字所營造的美妙意境,從而讓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夠陶冶其審美情趣,提高其審美能力。
一、通過文本發(fā)現(xiàn)美,激發(fā)審美興趣
在目前的語文教材當中,有很多文章具有文質(zhì)兼美的特性,能夠讓人進行美的享受。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應(yīng)該以語言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反復的閱讀,讓學生對美進行感受、認識[1-2]。
例如,《安塞腰鼓》,這篇課文對安塞腰鼓的特點等進行了描寫,本文主要是用對比和排比等修辭手段。如“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在句中,“冰冷”與“燥熱”,“恬靜”與“飛濺”,“困倦”與“亢奮”三組反義詞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突出了安塞腰鼓的鮮明的特性,讓我們感受到安塞腰鼓舞蹈的壯闊、豪放、火烈之美,以及安塞腰鼓舞蹈中所蘊含的力量、魅力。
二、立足課堂教學,培養(yǎng)審美情感
(一)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識美
教師在對散文詩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誦讀指導進行加強,讓學生對散文詩熟讀,并且能夠誦讀。很多散文詩的內(nèi)容比較押韻,所以,讓學生進行朗讀時,韻腳需要注意,一些散文詩節(jié)奏很分明,讀需要有節(jié)奏。通過熟讀,對作者的思路以及文字的文路搞清楚,對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感悟。散文詩的語言比較優(yōu)美,含有哲理,內(nèi)蘊豐富,要指導學生注意學習課文的語言。有些名言警句不妨讓學生抄下來,牢記在心[3]。
(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領(lǐng)悟美
在語文教材當中,不管是被編制的任何一篇文章,其主旨是特定的,文章中有的語段和語句能夠直接表現(xiàn)出主旨,對于文章而言,它更是精華。
例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讓人明白逆境可以磨練人的意志,使人成才的道理?!断X蟈與蛐蛐》和《夜》是兩首優(yōu)美的田園詩。它們都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而又各有其特點?!断X蟈與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它以盛夏“蟈蟈的樂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兒”來贊美“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歌頌大自然的無比美好和無限生機?!兑埂藩q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靜謐、美麗的夜景中,蘊含著詩人的情感,傳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他安適、寧靜的心境。這些充溢于文章中的情志之美,自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凈化其心靈。
(三)加強朗讀,誘發(fā)美的感受
在語文教學當中,進行審美教育活動的開展,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在語文課中,朗讀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朗讀是讓書面的語言形成有聲化,起著移情的作用,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美感,讓學生的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朗讀能夠讓學生對文字當中的韻律美進行體悟,語言文字化能夠在學生面前直接表現(xiàn)出視覺形象,讓學生能夠自覺的進行審美判斷,從而對作品的氣勢等進行感受,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fā)學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讓學生與文章產(chǎn)生共鳴,在情感方面得到美的感召和升華,從而怡情怡性,自覺接受語文美感教育。
(四)通過作文訓練展示美
人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的,在對豐富多彩的生活進行體驗的過程中,能夠產(chǎn)生各種情感,愉快、悲傷、憤怒等,這樣無疑會讓學生想要進行一吐為快,教師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抓住契機,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思想感覺進行整合,從而進行作品的寫作,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又進行了美育。在講讀課文后,安排同類體裁、題材的訓練,引導在語言表述、結(jié)構(gòu)安排、主題表達方面對范文從模仿入手,進而達到獨創(chuàng)的層次[4-5]。
例如,學習了《我的母親》這篇課文后,即布置同題目的作文,要求學生按照范文仿寫,同學們飽蘸情感的筆觸,描述了自己最喜愛的母親形象,贊美了筆下母親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孩子關(guān)懷備至,表達了孩子對母親的一片感激之情。
(五)課后閱讀的有效延伸指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語文課堂教學畢竟受時間和篇目的限制,因此,語文教師應(yīng)該充分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和要求,提高學生閱讀品味,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國內(nèi)外從古至今的名家名篇,藝術(shù)手法高超,主題立場鮮明。
例如,孔子的《論語》司馬遷的《史記》,唐宋八大家優(yōu)美的詩文,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的歷史巨作等。教師要給與適時的指點引導。帶領(lǐng)學生到多媒體一起去讀獲獎文學作品,然后共同進行賞析,讓學生獲得更多美的享受。?
(六)教師要鼓勵學生展示美
“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边@句話是羅丹最著名的名言。語文課堂教學也是如此,筆者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時開設(shè)了“唐詩宋詞鑒賞”課,一開始學生只熱衷與朗誦,也較有感情,還有些學生能將摘抄給他們的詩詞全文背誦,教師可以舉行一次朗誦大賽,效果良好。說明學生興趣已有了。并且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或耳熟能詳?shù)脑娫~名句制成賀卡或書簽,送給最要好的同學。這是發(fā)揮學生審美能動性的大好機會。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是一件復雜的事情,語文中的審美教育既是一個潛移默化,實實在在的教育,又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深化的過程,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把美育工作做得更實更好。我們既要以文本為基礎(chǔ),立足課堂,同時還要走向社會,適時的有計劃的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在美的世界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穎.略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子(上中旬).2017(04),45-76.
[2] 許慶軍.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0),97-106.
[3] 于文香,鄭成娟.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芻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7(10),412-436.
[4] 孟冬紅.情感教育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才智.2017(10),114-136.
[5] 張卓豪.初中語文教學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