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任何一門學科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服務于生活,語文更是如此。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并不在于要求學生擁有多大的識字量,考取多么高的分數(shù),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意識到語文并不是存在于書本上的冰冷的文字,更是具有溫度的,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一門學科,本文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小學語文生活化的一些嘗試。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生活化 嘗試
小學生年齡小,認知水平低,且生活閱歷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將語文課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話,學生很難接受,而且時間久了容易失去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只有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相結合,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那么,針對小學語文的生活化教學,具體有哪些做法呢?
一、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
生活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是語文學習最好的素材,并且生活中從不缺少創(chuàng)作的靈感,只是缺少善于觀察的雙眼和敏感的心靈。小學生畢竟年齡小,很多教學內(nèi)容與他們之間存在著時空上的差距,理解起來自然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如果將這些教學內(nèi)容以他們所熟知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學生會更加易于接受。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享受生活。
例如,在講授《春風吹》這一課時,正值春天,我知道將學生囿于課堂自然是無法近距離地感知春風的,因此布置他們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各種感覺器官,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鼻子聞春風吹過的痕跡,等回到課堂上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你感受到的春風是什么樣子的。有的學生說:“我聽到了春風呼呼地刮著”;有的學生說:“我看到了春風將柳條吹得飛了起來”;有的學生說:“我聞到了風里帶著泥土的味道”......于是我因勢利導,進行了總結:“同學們觀察得真好,特別細致,聽了你們的描述,老師感覺到你們比課文的作者的觀察還要仔細,只要我們學會觀察生活,就能夠從生活中得到收獲?!?/p>
二、情境教學法再現(xiàn)生活
情境教學法,即教師通過語言、影像、動作等方式盡可能地為學生還原情境,使學生置身其中的一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拉近學生與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距離,使教學活動進行得更加深順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常見。它能夠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的難度,減輕學生的負擔。
例如,在講授《王二小》這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雖家喻戶曉,是學生所熟知的,但由于當時的歷史背景紛繁復雜,為了讓學生正確認識,深入理解,我搜集整理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大量資料,以圖片、文字、影像等多種形式再現(xiàn)了日軍侵華時的種種罪行和百姓所受的苦難,讓學生知道像王二小一樣的抗日小英雄還有很多,如今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幸福卻是來之不易的。我看到有的學生眼睛里噙滿了淚水,小拳頭纂得緊緊的,我知道這些資料已經(jīng)觸碰到了他們內(nèi)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激起了心底強烈的愛國情感。必要時還可以布置學生以“課本劇”的形式將課文演出來,更能夠加深印象。
三、作業(yè)布置回歸生活
提起語文作業(yè),似乎只有萬年不變的抄抄寫寫這一種形式,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鞏固新知,夯實基礎,但學生在反復的抄寫中逐漸變得麻木,能力得不到提升。對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實現(xiàn)創(chuàng)新,也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其實語文作業(yè)的布置是最能夠與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的,也是最能夠凸顯出創(chuàng)新性的。將作業(yè)布置回歸生活,既能夠將語文教學延伸到課后,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認識,讓他們意識到語文并不僅僅停留在課堂,更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我們學習語文并不是為了考試和分數(shù),更重要的是掌握一項基本技能,使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自己感悟到這個道理遠比教師苦口婆心的說教有效得多。
例如,在講授《媽媽的愛》這一課時,我獨辟蹊徑,結束了基本內(nèi)容的講授后,學生已經(jīng)沉浸在我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感悟到了媽媽對自己那深沉的愛,于是我話鋒一轉,問學生:“同學們,其實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都是相互的,既然媽媽這么愛你,那么,大聲地告訴我,你愛你的媽媽嗎?”孩子們齊聲回答:“愛!”于是我接著說:“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今天我們的語文作業(yè)就是用你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你對媽媽的愛,讓這份愛傳遞下去。”在第二天的作業(yè)反饋中,我了解到有的孩子親口對媽媽說了一聲“媽媽,我愛你”;有的孩子則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有的孩子晚上幫助媽媽做家務......方式雖然不同,但孩子們的初衷都是一樣的,還有的家長跟我溝通時說:“謝謝老師給孩子布置了這樣一種作業(yè),孩子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對我說我愛你,當時心里暖暖的,眼淚都要流下來了?!逼鋵嵳Z文教學的宗旨是用優(yōu)美母語塑造人性,能夠看到孩子們懂得感恩,又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呢?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生活化教學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新的趨勢,教師要在新課改的帶領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生活化教學,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有所收獲,實現(xiàn)“得法于課內(nèi),受益于課外”,促進學生的個人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麗霞,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3(33).
[2] 程大妹,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