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從而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拓寬多種閱讀途徑、倡導自主閱讀是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語文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教學,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就應該從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將此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閱讀課的講授,應結合小學生自身的年齡和智力特點,盡可能的拓展學生們的閱讀途徑、倡導學生們自主閱讀。
一、轉變觀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中的對話者之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句話:“在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更為強烈?!币虼?,抓住學生的需求,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誘發(fā)學生的情感。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自己閱讀、自行發(fā)現(xiàn)。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所以要采取新鮮有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建構起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使學生樂學、會學。
二、巧借朗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朗讀是常見的閱讀方式,便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文章的主要內容。朗讀既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熏陶思想,又有利于情感上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1、自讀、齊讀相結合。給予學生時間,讓他們帶著問題自讀,懂得思考和動腦。自讀完之后可以齊讀,多種方式的閱讀增強感知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充分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
2、交流、合作促學習。學生閱讀完之后可以質疑,可以組內先進行討論,再全班交流。在合作中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并不斷學習他人的閱讀技巧或閱讀經(jīng)驗,只有解決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的閱讀。也是學生由“讀會”走向“會讀”邁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3、擅長表達促提高。語文教學是一個活的課堂、開放性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朗讀完之后,可以暢所欲言。用多種形式的交際手段,保證人人參與(或同座式、或小組式、或全班式),才能真正“讀有所值”。而且通過這種個性張揚,能轉化為學生更具有個性的閱讀能力,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付諸實踐,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積三十年的經(jīng)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庇纱丝梢姾玫拈喿x習慣對于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來說很重要。同時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為以后的閱讀寫作打好基礎,更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離不開日常的積累和堅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除了講授書本知識外,還要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搜集資料和書籍,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并在本內開展“讀書小明星”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精神和競爭意識。學生在養(yǎng)成閱讀習慣后,不僅積累內化了大量的語言材料,還能體會到閱讀帶來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拓寬渠道,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要在閱讀教學前、閱讀教學中和閱讀教學后三個階段下功夫。閱讀教學前,可以設置幾個小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產(chǎn)生猜想。最常見的方法是讓學生看著課題,想想會產(chǎn)生什么問題,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讀讀課題,猜一猜課文會怎么寫?當學生帶著一種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
閱讀教學中,可圍繞文本中心意圖,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合理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不斷提出疑問或話題,使學生不斷產(chǎn)生閱讀愿望。當學生懷著某種愿望或為達到某種愿望而進入閱讀活動時,他的整個閱讀過程會始終充滿著閱讀的期待、思索和探索,想不斷的深入挖掘下去,并且始終保持著最初的閱讀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從而用心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巨大魅力。
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可結合所學內容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相關內容的興趣,進而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梢宰寣W生閱讀與本節(jié)內容相關的書籍,不僅可以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內容,還可以舉一反三,學習相關的課外內容,進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耙磺€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課后學生可以將自己的閱讀心得進行交流,這樣,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使學生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及課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在講授書本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不斷挖掘適合學生思考、想像、創(chuàng)新的內容,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和學習情境,從而去感悟語言的魅力。真正上好閱讀課,就要打破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采用多種形式的閱讀和交流方式,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書本是甜的”,從而愛上語文,愛上閱讀。
參考文獻
[1] 《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7.
[2]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喘息精神》.龐紅艷.《學科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小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楊映華《甘肅教育》.2006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