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與學生平等溝通,多聯(lián)系,多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思想變化等方方面面的問題。轉(zhuǎn)變老師觀念,提高自身素素養(yǎng),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愉快、輕松地受到教育,做到受學生喜歡的老師。
【關鍵詞】學生 老師 喜歡 教學效果
有人說:教學效果與師生關系的親密度成正比。這句話,筆者深信不疑。試問,一位在學生中有威望,備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他學生的成績會差嗎?而一位與學生格格不入,讓學生討厭的老師,他學生的成績會好嗎?答案不言自明,關鍵是怎樣找到這個契合點:使師生關系融洽,做學生喜歡的老師?
一、老師應當主動接近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不少老師認為現(xiàn)在的小學生不是以前的小學生了,難管了,難教了,在這里,我想說,那是因為老師沒有走進學生心里。如果老師真正走進學生心里,學生不僅會喜歡老師這個人,更喜歡上他的課,并且會以老師為榜樣,學習模仿老師。那么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喜歡老師?老師在教書育人中,要敬業(yè)、愛業(yè),絕不能諷刺、挖苦、體罰學生,要像慈母一樣關心愛護學生。課間和學生一起玩游戲,讓他們感到老師是他們中的一員。學生做錯了事,老師要嚴厲批評,但嚴中要有情,嚴中要有愛,這樣才能使學生和老師的心相融相親。
二、用心去愛學生、尊重學生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尊重學生,對于學生來講,老師應該是自己做人的示范,學識的導師,是自己學習生活的領航人。因此,學生心理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一種“向師性”心向,學生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多了很多理性,少了很多頑皮,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學生不僅不會放縱任性,而是體會到老師的尊重,反而會更加尊重老師,多年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工作,使我對學生有著特殊的感情,也有著特殊的感受。作為一名鄉(xiāng)村老師,應該知曉這個潛在的道理:你離學生有多近,學生離你就有多近,你離學生有多遠,學生離你就有多遠;你有多愛學生、多尊重學生、多喜歡學生,學生就有多愛你、多尊重你,多喜歡你。
因此,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舍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了解學生們心中最渴望的是什么,可能他們的渴望很多,尤其是農(nóng)村的小學生,得到老師、家長、同學們肯定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這里的平等對待是指所有的學生,無論是品德優(yōu)秀的學生,還是調(diào)皮玩劣的學生;不管是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還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困生;不管是自己班上的學生,還是其他班級的學生,都要平等相待,以誠相待。老師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要體現(xiàn)在與學生接觸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上,既要關注、關懷、關心每名惹人喜歡的、學習好的孩子,也要同樣對待不漂亮的、不遵守學校紀律的、學習不好的孩子;在學習上,要給所有學生同等的學習機會、表現(xiàn)機會、“露臉”機會比如,提問時,不能總是把機會給那幾個出類拔萃的學生,要照顧到中等生,更要照顧到學困生,使每名學生都有成功的感受。
三、提高老師自身素養(yǎng)
一位受學生喜歡的老師,首先是一個知識淵博,有學問的人。山因吸塵固粒成其大,海因納百川成其寬,師因博大精深成其廣。一個通曉古今、引經(jīng)據(jù)典、侃侃而談的小學數(shù)學老師,其背后該有多少的“粉絲”;而一個孤陋寡聞、照本宣科、結(jié)結(jié)巴巴的小學數(shù)學老師,又會留下幾多笑柄。相聲深受群眾喜歡,是因相聲演員不時有“包袱”,讓人開懷大笑;一個小學數(shù)學老師的一堂課,如果也不時有“包袱”,那么就會長時間吸住學生的眼球,學生還會搞小動作、吃零食、講小話?顯然不會。據(jù)報載,陜西合陽中學有一位老師,人稱“活字典”。通曉多種語言,且對天文、地理、數(shù)學等都有研究,學生上他的課,就覺如坐春風,好不暢快。淵博的知識為他贏得了“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的榮譽,也使他的人生達到了新境界,真是為師如此,夫復何求??!
一代名醫(yī)孫思邈說:“讀書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謂天下無方可用。”這的確是經(jīng)驗之談?!皶接脮r方恨少”,這是老師經(jīng)常碰到的問題。當有探索與質(zhì)疑精神的學生要對某一問題打破沙窩問到底時,我們有時會窘迫,甚至害怕,這是因為我們貧乏的知識讓我們無地自容。尤其是上課,面對許多不定的因素,我們不多做準備,不多考慮,我們的一堂課就很有可能會失敗,甚至于讓自己盡失顏面與威信。因此,不斷學習,充實自我,是老師終身的課題。我們有知識,有學問,有備無患,我們就有底氣,我們就會受到學生的崇拜,我們就會得到學生的喜歡。
四、以身作則
師德是老師必備的道德修養(yǎng),只有道德素養(yǎng)好的老師才能教育好學生。言傳身教是最具說服力的,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教育家張伯苓先生以身作則,十分注意對學生文明禮貌的教育,并且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一次,他發(fā)現(xiàn)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熏黑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吸煙對人有害,戒掉它。那個學生俏皮地說:“那您吸煙對身體就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于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將自己所有的煙全部取出來,當眾銷毀,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桿。誠懇地說:“從此以后,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果然,從此以后,他再也不吸煙了。所以說,對學生嚴格要求,而對自己卻不嚴格,這樣就不能以身立教,老師就不能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師德素養(yǎng)什么時候都要跟上,才能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人才為社會服務。因此,學校是教人求真、求善、求實的場所,每位教師更應時時反省自己,以“德”字為首,以“身”作則,走進學生心里,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總之,做一個受學生喜歡的數(shù)學老師:應以知識為核心,以組織為手段,以愛心為主題,讓學生快樂的學習,來提升教學效果。佛家有云:憂是一生,樂是一生,何不瀟灑快樂一生。差是老師,好是老師,何不做學生喜歡的老師。
參考文獻
[1]李礦珍.如何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走進學生心里[J].新課程(中),2015(01)
[2]廖遠華.做學生喜歡的數(shù)學老師[J].四川教育,1985(Z1)
[3]余國良.“愛的教育”目的與方式[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1(08)
[4]陳曉林.班主任應具備的素養(yǎng)[J].甘肅教育,2011(17)
[5]喬光文.以陶為師 提高農(nóng)村教育工作者的素質(zhì)[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