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經精辟地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當前小學教育的最核心的任務!知識固然重要,但知識終究有一天會老化;唯有行為習慣,將伴隨人的一生!有人說:多一個好習慣,心中就將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實際上就是為其一生的幸福奠基!基礎教育的基本含義之一,就是努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促使其健康的人格的發(fā)展。作為教師,只要抓住教育契機,施展教育教學的魅力,以良好的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只要堅持長期的引導和實踐,就能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結合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經驗,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一、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習慣,處事方法等都通過學生的眼睛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他們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自己有著良好的行為習慣,他會成為孩子們模仿的楷模。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最好先做好表率。例如:要求學生有時間觀念,上課不遲到,學習有效率,教師必須按時上下課,工作高效率。要求學生講究衛(wèi)生,有環(huán)保意識,教師自己就要講究衛(wèi)生,不亂仍垃圾,見到紙屑撿起來。要求學生字跡要規(guī)范,教師的字就要寫規(guī)范。
二、著意培養(yǎng)助手,規(guī)范管理教育
作為班主任,只有一雙眼睛,一雙手,又怎么能真正做到“萬事巨細”呢?必然有疏忽之處,更何況,班級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它是由班里的學生與老師一同構成的集體,班級的事物不應該只是班主任的任務,更應該是全班同學和老師一起承擔的。我深刻地認識到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工作中我十分重視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
每接手一個新班,我都會讓同學們選出了他們信任的班干部,讓班干部來負責早讀,學習,衛(wèi)生,紀律,站路隊,文明行為。但是班干部在剛開始管理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做。因此,在剛開學的第一個月,就是教會班干部如何去管理。比如說打掃衛(wèi)生,我就親自指導,教室打掃要注意邊邊角角的地方打掃到位,工具如何擺放。早讀聲音要洪亮,不認真讀的同學,讓他站起來讀。并且負責早讀的同學先一天就要把第二天要讀的內容寫在黑板上,形成習慣。站路隊如何站,要做到快,靜、齊,口號要響亮。關于文明就是見到老師主動問好,不在樓道,飯?zhí)?,大聲喧嘩。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主動向人道謝;在影響別人時,主動向人致歉,使用“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文明用語,讓同學們按照要求去做,讓班干部按照要求去管理。
三、在行為上引導,反復訓練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貴在指導,重在訓練,訓練要貫穿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之中。在課堂上,重在指導和訓練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指導學生養(yǎng)成認真聽課的習慣,上課要做到精力集中,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分析,大膽發(fā)言,敢于展示。在課后,主要訓練學生良好的生活文明禮儀習慣上,如訓練學生自覺向老師問好,舉止文明,在樓道、飯?zhí)貌淮舐曅鷩W,做好操,走好路,語言文明優(yōu)雅,做好這些并非小事的小事,向不文明行為告別,培養(yǎng)良好的文明習慣。
四、不斷強化,形成習慣
在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中,學生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而影響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這是正?,F(xiàn)象,是由于兒童受年齡特點的制約而造成的。行為習慣的最終形成則需要老師的常抓不懈。
比如抓教室衛(wèi)生,我會在每天上第一節(jié)課檢查教室衛(wèi)生,如果哪里沒打掃干凈,我會讓值日的同學立刻去掃;為了讓孩子們養(yǎng)成自己座位旁有垃圾自己撿起,我會在這些要求提出來之后的一兩個星期都會強調,如果發(fā)現(xiàn)沒有做好的,我會讓他本人去完成,寧可讓全班同學都等著他,也要讓他自己去做,目的是要讓他明白,該他做的事,他自己必須做好,長期這樣抓,每人的責任意識就增強了。
五、家校聯(lián)手,形成合力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單靠學校的教育是難以收到滿意的效果,學生的主要生活范圍是學校和家庭,所以學校教育更應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不能只依靠學校一個陣地,要隨時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做好家長工作。 請求家長在家里也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例如每天的作業(yè)要家長督促完成,學生表現(xiàn)好的地方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作業(yè)沒完成的利用QQ群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在家里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也及時向老師反映,相信只要學校和家長達成共識,學生一定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他關系到學生今后的成長,關系到學生在做人、求知的過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過渡,更關系到我們今后為社會輸送的勞動者的基本素質。作為教師,在引導學生求知的同時,要努力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孩子們一生的幸福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劉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