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交際與中職學生未來的職業(yè)和生活聯(lián)系十分緊密,然而長期以來,中職口語交際教學卻面臨著學生不愿講、不會講、講不好的尷尬局面。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信息化手段優(yōu)化口語交際教學的設計。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口語交際與中職學生未來的職業(yè)與生活聯(lián)系十分緊密。本課教學內容“口語交際·講解”選自蘇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第四冊第三單元表達與交流專題 。
2.學情分析
本次口語交際活動的主角是3+4藝術設計專業(yè)二年級的孩子。喜歡參與和專業(yè)相關聯(lián)的活動,學習基礎較好,自覺性較高,喜歡討論,樂于表達,樂于接受感性、直觀的學習方式。
3.教學目標
根據(jù)對他們口語交際學情的了解與分析,依據(jù)課標對口語交際講解的教學要求,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以講解梳篦制作的工藝流程為依托,學習講解的基本知識和;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提高講解的語言表達水平;通過講解的訓練,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以及引發(fā)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對傳統(tǒng)手工藝的關注。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對示例的分析,讓學生掌握口語交際中講解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通過實踐,依據(jù)口語交際的情境進行工藝流程的講解,提高講解的表達水平。
二、教學策略
為切實解決學生口語交際的難題,以能力提升為主線,依托語文學習平臺整合多種信息資源。課前通過實地走訪觀察積累素材。課中借助視頻、軟件、APP等信息化手段,通過實踐,依據(jù)口語交際的情境進行工藝流程的講解,提高講解的表達水平。學以致用,完成講解任務,達成教學目標。
三、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通過訪、析、學、講、改、評等學習活動,逐步提升講解的能力。
(一)課前環(huán)節(jié)
1.在線知識競賽。課前學生登錄學習平臺領取學習任務:自主學習講解的基本知識。在線完成知識競賽,提交學習平臺。根據(jù)知識競賽結果,平臺自動評選出十位“知識之星”。
2.實地走訪,觀察梳篦的主要工藝流程。課前,學生登錄平臺領取講解任務,查閱有關梳篦工藝流程的資料。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師的組織下,帶著好奇和問題,學生分五個學習小組走訪常州梳篦廠,了解梳篦的制作流程。五個小組制作電子雜志展示梳篦的主要工藝流程,上傳平臺。教師抽樣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二)課中教學環(huán)節(jié)
1.析問題,明任務。上課之初,播放有關梳篦發(fā)展和藝術特點的動畫短片導入,順勢引導學生進入關注傳統(tǒng)手工藝的發(fā)展和感受藝術魅力的情境中。
2.探要領,知方法。結合電子書架、視頻等信息技術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對示例的分析,讓學生掌握口語交際講解的技巧和方法。
讀經(jīng)典范文,歸納講解方法。
學生到電子書架在線閱讀《玉雕制品的工藝流程》。引導學生思考在講解工藝流程時應注意哪些方面?小組討論交流,上傳答案至平臺?!爸R之星”總結歸納講解的四個要求:抓事物的特征和內在聯(lián)系;按照制作工序講解;注意詳略;恰當運用說明方法。
觀視頻《蘇州園林》,品味講解語言。
口語交際的教學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學習采用切合講解要求的語言表達。學生觀看視頻《蘇州園林》,品味講解的語言。教師引發(fā)學生思考,提問:《蘇州園林》的講解語言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小組討論,提交 提交答案至平臺。學生總結歸納:適當運用專業(yè)術語,準確、精煉;平實的語言表達,通俗、自然;恰當運用多種說明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
3.依任務,能表達
學以致用一直是講解教學的難點,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兼職講解員來呢?教師發(fā)布兩項講解員任務。
任務一:探究梳篦的28道工序。講解時抓住了特征,還得采用合理的順序將特征說清楚。學生至平臺閱讀梳篦制作的28道工序電子書,充分熟悉梳篦制作的順序;引導學生用學習軟件進行順序辨析,檢測其掌握情況。每組派一個學生代表上臺展示自我檢測關于順序使用的掌握程度。以學生參與網(wǎng)絡投票,評選出最佳小組,激發(fā)學習興趣。
任務二:深入探究雕、描、刻、燙、嵌五種梳篦工藝??谡Z交際部分,能了解講解的基本知識,懂得做好講解的基本要求,并能通過實例的分析,掌握對不同內容講解的要領,通過實踐,提高講解的表達水平。
4.改習作,做評價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指導學生依據(jù)評價表進行自評、組間交叉互評,在學習平臺上投票選出金牌講解員,體現(xiàn)評價的多元化。
(三)課后教學環(huán)節(jié)
推薦作品。每位學生根據(jù)修改后的講解詞制作講解視頻,上傳至平臺。在線互評,選出優(yōu)秀者至梳篦廠參加兼職講解員選拔。
傳承傳統(tǒng)手工藝,宣傳常州梳篦。常州梳篦面臨手工藝傳承困境,后繼無人。利用美篇APP制作宣傳推廣常州梳篦,引發(fā)大家對傳統(tǒng)手工藝的關注。精選相關精美圖片并給每幅圖片編寫講解詞,發(fā)至微信朋友圈和QQ平臺,開展集贊活動。
四、教學效果
本課結合3+4藝術設計專業(yè)特色,實地走訪觀察,積累了講解素材。課中,借助圖片、動畫短片,利用視頻、軟件學以致用,在口語交際的情境中進行工藝流程的講解,完成講解任務,逐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合理運用信息化手段,將知識和生活緊密結合,作為破解口語交際教學難題的密碼,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作者單位: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