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針對高中語文寫作環(huán)節(jié)的自主學習策略進行了分析,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鍛煉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擴展學生視野,豐富寫作素材;開展個性化教學,重視教學評價。
寫作是學生用書面方式表達和交流思想的主要方式,寫作還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認識世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加強高中語文寫作環(huán)節(jié)的自主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指導學生進行思考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立意能力、遣詞造句能力等方面的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通過作文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鍛煉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首先應該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地投入到寫作實踐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寫出具有個性的文章。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發(fā)展寫作能力的重要時期,然而有些高中生不愛寫作文,對作文有厭惡畏難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尋找他們感興趣的作文題材和素材。如在學習《沁園春·長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閱讀詩中的“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一句,讓學生體會青年人的活力和激情,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一切事物感到好奇,對未來充滿樂觀和信心,有著遠大的理想信念,這句詩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他們產(chǎn)生抒發(fā)的欲望。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從人生、理想等角度,不限題材、題目的自由創(chuàng)作,學生有想說的話,想抒發(fā)的情感,自然會順利的寫出文章,這種方式會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因為寫作是來源于生活的,只有對生活進行深入的、創(chuàng)造性的觀察,才能寫出生動具有感染力的文章。如《荷塘月色》這篇課文主要是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月下荷塘的景色,就是來自對生活的觀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模仿課文寫一篇文章,這能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
二、擴展學生視野,豐富寫作素材
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除了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生活獲得寫作靈感外,還可以通過加強課外閱讀和教學與閱讀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古今中外有很多文學名著其思想價值、藝術價值是一般讀物所難以比擬的,能夠有效的陶冶學生的情操、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重視學生對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如《巴黎圣母院》、《高老頭》、《唐吉可德》、《三國演義》等作品列于高中必讀名著書目中,教材中的《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等課文都是直接選自經(jīng)典名著,這不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還引起了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受到這些名著選段的趣味和魅力,從而產(chǎn)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的學習到一些知識、思想觀念和寫作技巧,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還可以以語文教材中的課文為依托,進行語文教學和閱讀相結(jié)合。語文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和語文能力的發(fā)展,還要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分析出文章的寫作技巧,摘取經(jīng)典的片段并能夠把這些內(nèi)容應用到作文中。如教師在講《宇宙的邊疆時》,可以向?qū)W生講解說明文的定義法、列數(shù)字、打比方等基本寫作方法,擴大學生的寫作體裁。
三、開展個性化寫作教學,重視教學評價
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寫作,可以鼓勵學生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隨筆、讀后感、觀后感等的習慣,在寫作時不受內(nèi)容和體裁的限制,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深入的觀察生活,對生活中的事物產(chǎn)生新的想法,從而提高學生作文的深度和靈性。學生是寫作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的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fā)展狀態(tài),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彌補學生的不足之處,從而提高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作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主學習策略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不但可以有效的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還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該認識到自主學習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認真分析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的采取自主學習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通過寫作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寫作的意識。
(作者單位:重慶市鳳鳴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