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的語文與其他階段的教學有著本質區(qū)別,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心理和身體快速發(fā)育的階段,個體個性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培養(yǎng)。所以,在此階段,語文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為此,需要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增加更多個性化的東西,比如,開展多元開放式教學,加強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個性化的課外積累,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個性化等四點加以探討,以此來為同學們的個性成長提供良好的土壤與條件。
作為小學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語文學科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方面發(fā)揮著關鍵的基礎性作用。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個性化教學的實施不但能有效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對開發(fā)學生的個性化潛能方面也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開展多元開放式教學
小學作為一個學生學習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課程一定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關注小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的學習需求。因此,創(chuàng)建開放、無拘無束的的課堂教學是開展個性化教學的基礎,教學方式也應該適應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當語文教師了解了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后,可設計出別具一格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建形式多樣的教學氛圍。例如,在學習課文《春天》時,為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春天的感覺,師生可以一起離開教室,到戶外去尋找春天的足跡。比如,將學生分成幾組去感受春天的氣息,在觀察感受中鼓勵學生用文字將自己對春天的了解和感受記錄下來。另外,也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關于春天的圖片,制作關于春天的標本;亦或者引導學生走上講臺與大家一起去分享自己的獨特感受,以此來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偠灾趹敉鈱嵺`的過程中,學生對春天也有一個更加真實的感受,而且還能更深刻地體會課本中關于春天的描述。
二、加強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通過朗讀環(huán)節(jié)能促使學生深入了解文本的思想內涵,而且還能深刻地體會到文本的語言特色,對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方面也能進行良好的訓練。在教學的實際過程,教師要多鼓勵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在朗讀中對文章進行領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此基礎上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比如,在講授課文《鳥語》的過程中,筆者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喜鵲的圖片,并且與學生積極對話,讓學生回答喜鵲的樣子,加強互動,促使學生對喜鵲有更生動以及形象的認識。之后,再要求學生朗讀投影儀上的文字,要求他們從文字中去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這樣的教學不但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朗讀興趣,而且還有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更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也只有個性化的教學,才能讓學生真正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全面發(fā)展。
三、學生個性化的課外積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單一地依賴教材進行教學活動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進步,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正因為如此,在實踐教學時,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和例子,通過將理論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加強學生對課外知識的認識與積累。比如,在實際教學中,要適當拓展和延伸學生的知識接觸面,多鼓勵學生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僅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還能促進他們廣闊性、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不斷豐富學生的課外積累。此外,語文老師除了要加強對學生課內理論知識的傳授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化課外知識的積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說語文是無處不在的,所以,老師通過對生活實際的靈活運用,有助于提升語文教學課堂的高效性,也能為學生今后的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古詩《黃鶴樓送別》時,可以讓學生私下收集一些關于送別話題的文章或者詩歌,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去了解、去研讀。然后再去比較各種風格的送別詩句的區(qū)別,引導學生正確地查找相關資料進行研究,這樣也利于發(fā)展學生更為自由和多樣的個性。
四、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個性化
在小學語文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說思維能力是小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基礎。所以,在小學語文實施的個性化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發(fā)揮出自己的主導作用,根據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形成,進而形成獨特個性化的學習習慣。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營造一種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課堂教學中,學生一旦處在寬松的氛圍中,他們的思維能力的開闊、靈活性也會明顯得到增強。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又有民主的討論和愉快的分析等,這樣的教學都能為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為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當學生能非常熱情地去從事某件事情的時候,那必將會達到所設定的目標。
總而言之,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開展個性化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而小學語文是語文體系學習中基礎中的基礎,可以說,小學階段語文的水平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與此同時,小學階段奠定的學習方法將伴隨著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基于這一點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能將知識準確地傳達給學生,還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出適合學生個性發(fā)展、學習的方法,使學生都能結合自己的習慣、方式等進行學習,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顯著,綜合能力更強。
(作者單位: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王常鄉(xiāng)臣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