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室成立背景:
近年來,教育發(fā)展的變革對教師專業(yè)化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許多原有的培養(yǎng)路徑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教師成長的需求,于是,“名師工作室”應運而生。
它的出現(xiàn)是出于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需要。在高級職稱職務晉升和數(shù)量稀少的特級教師評選已不能滿足和有效激勵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情況下,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感已成為影響教師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績效的重要因素。因此通過名師工作室的名師傳幫帶制度建設,名師可以在專業(yè)層面上更多地發(fā)揮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因此,成立名師工作室在相當大程度上成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又一渠道。
正是這兩方面的時代需求,才使名師工作室呈現(xiàn)出承載當前教育歷史使命的時代意義,成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教師培訓工作的有效方式和創(chuàng)新機制,也正因如此,它才得以在短短幾年內迅速推廣。
二、我縣小學數(shù)學工作室運行情況
威縣小學數(shù)學工作室共由11名一線教師組成,分布在5個縣直,5個學區(qū),共10所學校。首批成員3年為一周期。
(一)研究時間與步驟
第一階段:2016年10月—2017年7月:《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的學習并與“磨課活動”結合。
教研室為每位成員配備了籍:《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和《吳正憲老師給小學數(shù)學的建議》。課標解讀為集體學習之書,另一本為課余時間自由學習之書,可定期或隨時提交讀書筆記,養(yǎng)成勤看、多寫、善思之習慣。
2016年10—12月,工作室已開展活動情況
1.四次集中活動
首次活動:磨課(10月13日)
上午對一位老師原汁原味的現(xiàn)場課進行磨課,下午進行同課的第二次教學,最后對同師一課二次不同課堂教學進行交流總結。地點定在仲夷小學。
第二次活動:學習《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10月27日)
上午集中共同學習《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下午各自展示讀書所獲。地點定在教師發(fā)展中心。
第三次活動:磨課(11月29日)
改進活動:提出活動主題為“小學數(shù)學‘探索樂園‘內容如何上的扎實有效”。地點定在實驗小學。
提前一周定好課程,由全體成員各自備課?;顒颖咎?,上午由2位教師作課,下午全體進行對“探索樂園”內容的進行課標分析、教材分析,最后總結成果。
第四次活動:學習《課程標準解讀》(12月24日)
活動改進:由集中學習變?yōu)檎n余時間自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二章,并反思自己教學。然后集中教師發(fā)展中心進行。形式為:每人一個小講座,時間控制在每人20分鐘左右。(也可不受時間限制),最后交流總結課標內容及對每人講座進行互動評價。
2.互聯(lián)網(wǎng)教研
工作室全體成員建立有QQ群,微信群。用于上傳好的文章、名師講座,成員本人講座內容、工作室活動的一些影像資料、活動通知等等,并在群內進行學習,交流。
下半年,單位領導正在為工作室籌備建立工作室網(wǎng)站。這樣對各種視頻資源的上傳,以及能與全縣的數(shù)學教師進行3F/dXi8LRALoMJgLvKeRIXeB4QQrRjBmXJm7uirsyUk=學習,提供更為方便的交流平臺。
3.送課下鄉(xiāng)活動
遵循著“在服務中學習,在服務中研究,在服務中提升”的原則,工作室成員在全縣“名師送課”活動中發(fā)揮了引領作用,也得到了下面基層學校的肯定。
4.半年文本資料匯總
(1)制定了《小學數(shù)學工作室制度》、《小學數(shù)學工作室評價細則》。個人三年規(guī)劃11篇;活動心得44篇;讀書筆記30篇.
(2)已出版兩期報紙;活動成果書冊以及工作匯報會資料正在緊張的準備之中。
5.下半年活動預設:
(1)從2017年2月開始,《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自學活動改為:以工作室成員領頭,在自己學?;驅W區(qū)成立教研組,以學校為單位進行研究,集中展示時,也是以學區(qū)為單位(可派2—3名代表)來交流,使名師真正起到輻射作用。
(2)把工作室網(wǎng)站、博客、微信群、QQ群等網(wǎng)絡教研與實地教研有效地結合起來,推動整個活動的有效開展。
第二階段:2017年8—2018年7月:小學階段12冊教材分析,并與“磨課活動”結合。
1.以學?;驅W區(qū)為單位,分配研究內容和主題,集體研究并展示成果。
2.出版:教材四大部分的“具體分析結果”系列手冊。
第三階段:2018年8—2019年7月:匯總階段。
1.工作室成員能寫出有實質性內容的論文;
2.集體研究課題能夠結題;
3.能滿足基層學校的“訂單式服務”:教學工作中需要什么內容的講解以及授課內容,工作室團隊能帶著基層提出的問題去授課并講座,以達到解決問題,提升全縣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預期成果
工作室集體:
1.每兩次活動,出一份簡報。
2.每半年匯總成一本冊子。
3.每半年一次總結匯報會。
工作室教師:
每位成員每半年在學?;驅W區(qū)至少1次講座,1次觀摩課。
工作室的工作,大部分是課余時間教師們學習、準備、整理、展示,雖繁瑣,但在領導的支持和愛護下,工作室全體成員按照不怕累、不怕苦的原則,積極、陽光地走下去,使我們縣的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能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威縣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