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介紹
被告人章某某,是四川宜賓伊力集團老總、宜賓首富,被告人劉某因經(jīng)商失敗欠下巨額債務后,頓生了綁架他人勒索錢財?shù)膭訖C。2014年下半年,劉某邀約被告人岳某、馮某參與謀劃綁架宜賓某集團董事長章某某(另處),岳某邀約被告人陳某參與。經(jīng)過多次跟蹤,2015年4月,劉某等人發(fā)現(xiàn)了章某某所住地,并在章某某住所同一單元租住了住房。
2015年11月10日晚上,被告人劉某、岳某、陳某持刀、槍、噴霧劑,將章某某綁架至翠屏區(qū)趙場街道租住房。隨后,岳某、陳某將被害人甲谷某某騙至該租住房內。劉某、岳某持刀、槍反復威脅章某某,迫使章某某答應于2016年3月前交付贖金1億元人民幣。為確保章某某不報警,按期交付贖金,劉某等人脅迫章某某與他們一起以繩索勒頸的方式,將被害人甲谷某某殺害,劉某對整個殺人過程進行了錄像。隨后,被告人岳某、陳某、馮某將甲谷某某的尸體抬入灶臺中焚化。隨后4名犯罪嫌疑人讓章某某回家拿贖金。章某某在2015年11月11日清晨4時左右來宜賓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報案,公安部門后將4名犯罪嫌疑人先后捉拿歸案。
最終對劉某等人依法判刑。但對于章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法學界和外界都有很大爭議,我認為不構成犯罪。
二、觀點分析
根據(jù)《外國刑法》有關知識,可以用“期待可能性”分析本案,支持章某行為不構成犯罪的論點。
(一)期待可能性
1.期待可能性的概念。期待可能性,指按照具體情況,在有可能期待行為人不為違法行為的情況下,為一定的合乎法律的行為。期待可能性理論的觀點是,如若不能期待行為人為其他適法行為,對行為人的行為進行非難就是不正確的從而就沒有刑法上的相應責任。
2.期待可能性的法律性質。按照期待可能性理論,在不能夠期待行為人進行適法行為的情況下,就要求阻卻責任。德國學者的觀點是,不具有期待可能性僅僅是刑法規(guī)定的阻卻責任事由的一般基礎,而日本學者則認為,不具備期待可能性是一般的在通常之外的責任阻卻事由。
我們通常認為,刑法對防衛(wèi)過當、避難過當減免刑罰,就在期待可能性理論的基礎之上的。某些國家刑法規(guī)定在不壓制的強制情形下所做的侵害行為不擔責,也可表明為缺乏期待可能性。
3.期待可能性的判斷標準。所謂期待可能性的評判標尺,就是指以什么為衡量標尺來判斷做為人是否具有適法行為的期待可能性。在觀點上,有行為人標準說、普通人標準說與法規(guī)則標準說。但以上三種觀點都受到了批判,有學者指出,這三種說明僅僅是駕馭了問題的某一部分,其對抗并無實質意義。就行為人的身體素質等實力而言,實際行為是作為基礎的,而以一般人為基礎是錯誤的。
盡管期待可能性這是理論上的,法條中并沒有體現(xiàn),但《刑法》十六條可以在這里作為引申義來借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六條: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二)結合本案
本案中,章某的行為在他實施殺人行為時自身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且同時受到威脅,現(xiàn)在用期待可能性的觀點做以下分析:根據(jù)章某行為時的具體情況,劉某等被告逼迫章某勒死甲谷某某,否則將殺掉章某,那么我們能夠期待在當時的情況下章某為了維護甲谷某某的生命健康權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嗎?這里涉及到法律與道德孰輕孰重的爭論熱點問題,我們之所以制定法律來規(guī)定人的權利與義務,就是因為人性的自私自利性,這不可否認,如果人人擁有高尚的道德,法律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正是因為不可能人人都有高尚道德,才不能要求一個人處在極端境況中時依然保持高尚的道德、損己利人的至高覺悟。
1.章某某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被告人劉某、岳某等人持刀、槍、噴霧劑,將章某某綁架至租住房后隨后又將被害人甲谷某某騙至該租住房內,劉某持刀、槍反復威脅章某某,迫使章某某答應于2016年3月以前交付贖金1億元人民幣,同時劉某等人脅迫章某某與他們一起將被害人甲谷某某殺害,并對整個殺人過程進行了錄像。至此,我們可以看出,章某某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無法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劉某等人眾多,智斗不過,勇斗更不能。
2.章某某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在當時處境中,劉某等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錢財,又從甲谷某某被殺可見劉某等人手段殘忍且極其兇狠,如果章某某不同意殺害甲谷某某,那么被殺的就是他自己,試問我們自己,如果是我們又會做何種選擇?
3.章某某是否有錯。首先章某某不是故意殺人,刑法上說故意殺人的故意就是有故意的動機,在意思表示方面須有不法侵害他人生命的意思,既有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確知悉自身行為的危害結果是導致他人死亡,并且想要或者任由這種結果出現(xiàn)。其次章某某屬于緊急避險,雖然存在避險過當情節(jié),但是鑒于情況的特殊性,我們應當靈活適用法律,從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出發(fā),于法于情章某某都沒有本質過錯,不認為章某某的行為構成犯罪。
4.法律是底線,不是高線。我們憑什么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期待章某某為了保全甲谷某某而自己被殺,法律也沒有要求人們在關鍵時刻必須犧牲自己成全他人,期待可能性理論的主張以具體的行為為基準,而不是以一般人,所以要在考慮他人能力的條件下,判斷能否認為當時的行為人通過發(fā)揮其自身力量而不為違法行為。
三、結語
存在期待可能性的情況下,行為人為了不合乎法律行為,也就是有了相應的責任;如若無期待可能性,即行為人只會進行嚴重不法行為,不能期待其進行合乎法規(guī)行為,這種情況下就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因章某的行為沒有期待可能性,所以章某不應負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根據(jù)期待可能性理論,期待章某某實施適法行為的情況是不存在的,所以對行為人進行責難是不能夠的,以行為人為準則才是正確的,本案中,符合期待可能性理論,應適用,故章某某行為不構成犯罪。(作者單位為河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