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林
【摘要】19世紀末期,繼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shù)形式出現(xiàn)后,又誕生出了一種以試聽來讓觀眾感知、了解文化的新藝術(shù)。正是因為戲劇強調(diào)的是觀眾視覺、聽覺及感受的接受效果,所以無論是從其劇本語言或是從其表演藝術(shù)形式來看,對于戲劇的翻譯勢必要兼顧考慮這二者的雙重性。同時,由于戲劇語言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表演性,所以,在翻譯過程中到底是忠實原作一字一句的采用語義翻譯法,還是為了達到某種戲劇效果而采用交際翻譯法呢?本文就從語義翻譯法與交際翻譯法對戲劇類文本的翻譯效果入手來討論這個問題。
【關(guān)鍵詞】戲劇 戲劇翻譯 語義翻譯法 交際翻譯法
一、戲劇類藝術(shù)的語言特點
戲劇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其語言也有其戲劇類語言的特殊性。戲劇和普通的文學作品不同,它是由演員將劇本臺詞與自身的表演結(jié)合起來的一門藝術(shù)。而表演又是一種情感表達最直觀、感情表現(xiàn)形式最多樣化的一門藝術(shù),所以為了突出舞臺效果,戲劇類文本的語言一般都具有簡潔凝練,動作性、節(jié)奏感強以及通俗口語化程度高等特點??紤]到戲劇的翻譯原則包括忠實性原則、可表演性原則、審美性原則、信息價值原則以及文化價值原則等,再考慮到劇本的譯文要盡可能的以原作為依歸,盡力保留源語文本的語言特點及行文方式,做到盡可能的接近原文本的形式和風格,也就決定了我們在戲劇翻譯方面不可能單一的采用某種翻譯技巧,而需要根據(jù)戲劇文本的不同類型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或是多種翻譯法的結(jié)合使用。
二、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的定義與區(qū)別
所謂語義翻譯,實際上就是忠實翻譯,突出翻譯要重現(xiàn)原劇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以及作者的寫作本意,最大程度的靠近原劇。而交際翻譯則相反,它考慮的是劇本對觀眾產(chǎn)生的效果,強調(diào)的是劇本中的信息和內(nèi)容,希望目的語觀眾可以和源語觀眾對作品產(chǎn)生同樣的共鳴,所以在用交際翻譯法翻譯時,譯者的靈活性增強,而且在必要時刻,還會對原劇作進行修改潤色。
劇本語言和一般的文學性語言不同,它的語言具有“表演性”這一特點。所以,在翻譯時如果單一的使用語義翻譯會給表演帶來一定的難度,還會顯得劇本臺詞單薄寡淡,無法表達豐富的感情色彩。但如果為了謀求語言的自然流暢而只采用交際翻譯法,那么在翻譯過程中勢必損失部分語言的文化性。所以,無論單一的采用哪種翻譯法都無法兼顧“信”、“達”、“雅”三大翻譯原則,也無法恰如其分的體現(xiàn)出劇本的“動態(tài)表演性”。為了盡量避免翻譯中存在的種種限制或不足,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法相結(jié)合,用兩種翻譯法的思維解讀文本,兼顧考慮源語的文化性和譯入語的表達性,最后根據(jù)語境做出判斷著手翻譯。
三、劇作《Death of a Salesman》部分臺詞翻譯評析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是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一部代表作,故事背景是40年代的美國紐約,主人公是一家美國中下層社會的平凡小人物。在該部戲劇中,考慮時下背景為美國夢的瘋狂憧憬時期,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不甘平凡,不屈于生活,所以隱藏在臺詞背后的感情就需要譯者在翻譯時能夠精準捕捉到,弄清楚主人公語言背后的動作性才能夠從臺詞的語言層面和文化層面來進行翻譯。
選句
Willy:I slept like a dead one. First time in months. Imagine, sleeping till ten on a Tuesday morning. Boys left nice and early, heh?
譯文:
威利:我睡的好香啊,好幾個月沒這么香了。想想看,禮拜二早上一覺睡到十點,倆孩子一早就高高興興地走了?(英若誠譯)
威利:我睡得像個死人。好幾個月來還是頭一回。想想看,在星期二早上竟然睡到十點鐘。嘿,孩子們大清早就走了?(陳良廷譯)
在這句臺詞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開頭的第一句,I slept like a dead one. 這句話明顯是一個比喻句,而比喻是文學作品中包括戲劇中使用最為頻繁的一種修辭手法。如果以英譯為準,則可以看出譯者采用了交際翻譯法,觀眾對該臺詞的感受非常直接,且語言言簡意賅。如按照陳譯的看,很明顯譯者采用了語義翻譯翻譯法,保留原文的修辭特色,但同時也符合了譯入語語言的文化特征、審美情趣,更重要的是,譯者在此處使用語義翻譯法并沒有讓臺詞內(nèi)容顯得單薄,反而更富于了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四、結(jié)語
在翻譯過程中,任何一種單一的翻譯模式或方法都難以忠實地再現(xiàn)原作的全部內(nèi)涵。所以譯者一般要兼顧兩個方面:既要使譯文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忠實于原著和作者,又要符合譯語的表達習慣,讓譯文讀者讀懂讀好。所以,紐馬克創(chuàng)造出的這兩種翻譯方法對我們今天各種文本類型的翻譯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兩種翻譯法的結(jié)合使用,可以達到譯文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原虹.論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M].北京:中國科技翻譯出版社,2003.
[2]王華玲.淺析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