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針對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的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基于相關教學理論,包括交際能力學說,學習動機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和成敗歸因理論,結合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進行初一年級的語音教學模式初探,提出了組內合作,組間競賽,多趣味性活動的語音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一語音教學模式 組內合作 組間競賽 多趣味性活動
一、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現(xiàn)狀與挑戰(zhàn)
良好的語音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但在實際課堂中,語音教學卻是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語音教學受到各種限制。學生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缺乏信心。尤其是農村學校的孩子,對音標的畏難情緒更明顯。學生缺乏良好的英語輸入環(huán)境和策略指導。教師對音標教學不重視;教學方法機械,枯燥無味;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都造成了當前初中語音教學的瓶頸。2016年廣州市中考對英語測試進行了改革。英語口語測試包括模仿朗讀,回答問題和轉述。這給一線英語老師提出很大挑戰(zhàn)。語音教學應該受到足夠重視,其方法和模式也應有所改變。然而,現(xiàn)階段對英語語音教學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論階段,對于課堂教學指導并不多,針對初一階段就更少。
二、初中語音教學的教學原則
卡納爾和斯溫(1980)發(fā)展了海姆斯的交際能力學說,將教學的重點轉移到對人的關注,強調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為中心。加德納(1993)的外語學習動機理論指出應重視學習者的內在動機。在教學中,應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對音標學習的內在興趣。小組競賽能夠較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指出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對學生的語言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成就感,降低對語音學習的畏難情緒,小組合作學習會是一個更加合適的方法。通過小組合作,降低學習的難度;也通過小組互助,緩解焦慮,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指出對學生努力的結果要及時給予反饋。這對英語語音教學課堂上的形成性評價提出了要求。筆者認為,英語語音教學要基于以上的教學原則,且針對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開展。
三、組內合作,組間競賽,多趣味性活動的語音教學模式
1.基本內涵與實施步驟。針對初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問題,筆者提出了組內合作,組間競賽,多趣味性活動的語音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多種趣味性活動促進音標學習,組內合作降低畏難情緒,組間競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積極評價促進持續(xù)性學習。語音教學按照“呈現(xiàn)—模仿—趣味性產(chǎn)出(組內合作—組間競賽)—評價”的步驟進行。(1)呈現(xiàn)。輸入階段,教師通過個人示范或者視頻示范,呈現(xiàn)目標語音的特征。(2)模仿。學生對目標語音進行模仿。(3)趣味性產(chǎn)出。采用組內合作和組間競賽的方式。教師設計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小組合作,促使每個成員都能正確輸出。這個環(huán)節(jié)能有效緩解學生焦慮和畏難情緒,降低難度,尤其是幫助一些水平較差的學生開口。在檢查學習情況時,采用組間競賽的方式,激發(fā)競爭意識,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4)過程性評價。這個階段采用同學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
2.課堂實例。筆者按照以上的語音教學模式開展初一語音教學,以音段音位中的元音教學作為實例。教學內容是六個單元音。/i:/ /i/ /u:/ /u/ /?/ /e/的發(fā)音特點和辨識以及在單詞中的拼讀。教學步驟如下。
(1)呈現(xiàn)。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語音材料。用真實生動的語音材料呈現(xiàn)教學內容。
Cat, cat, catch that fat rat! Look! It sits on my shoes.
學生通過聽的輸入,辨別句子中出現(xiàn)的元音。教師呈現(xiàn)目標元音。
Eat Seat /i:/ It Sit /i/
Food Shoe /u:/ Foot Look /u/
Bad Sad /?/ Bed Let /e/
(2)單獨模仿。學生通過模仿嘗試發(fā)音。教師指出發(fā)音的要領。
(3)趣味性產(chǎn)出(組內合作—組間競賽)。教師設計多種活動,提供多個機會給學生練習,同時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按照從易到難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注意把握梯度,也要重視趣味性。避免枯燥的重復和操練。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是設計的重點。這個階段的活動形式是組內合作和組間競賽,通過設計多種不同梯度的趣味性比賽,讓學生樂于并主動進行音標學習。
1)初步練習階段,學生在組內互讀,并互相糾正。相互監(jiān)督發(fā)音的準確性。教師在到小組提供必要的幫助。在互助發(fā)音后,先由各個小組齊讀音標,降低開口難度。之后,由各個小組派代表讀音標。檢查個別學生的發(fā)音情況。讓發(fā)音較好的學生代表發(fā)言,可以呈現(xiàn)良好的示范。
2)進一步的產(chǎn)出階段,在學生能夠單獨發(fā)音之后,升級到難度級別不同的活動。將這些活動變成小組競賽,能夠更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度。譬如,在句子中正確朗讀音標。辨識相似音?!翱凑l發(fā)音更標準”的單詞發(fā)音比賽。
Who /u:/ took /u/ the books /u/?The bag /?/ is on the bed /e/.
We will leave /i:/ here. We will live /i/ here.
3)學生能夠準確發(fā)出各個單獨的音素后,進行“誰是拼讀高手”按音標拼讀單詞比賽。學生在組內進行練習和糾正,之后派代表讀句子。這個過程中,為了擴大參與度,可強調不要重復舉手發(fā)言,讓多個學生能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也讓水平較高的學生能夠更主動幫助水平低的學生練習發(fā)音。
He lives in a big [fl?t]. Some people [p?lu?t] our earth.
4)學生把握單個音素的發(fā)音,以及上述較為簡單的單個單詞拼讀比賽后,課堂的下個活動可以提高難度,進階到拼讀多個單詞的活動。譬如,給出多個音標讓學生進行拼讀單詞,按照音標拼讀出整個句子的意思。這個比賽活動是——“猜猜我說了什么?/Guess what it means?”拼讀音標猜句子比賽。這個階段的活動是對音標學習和拼讀的進一步鞏固。通過設計一個信息溝,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再讓學生進行邊拼邊猜,可以很大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獨自拼讀單詞后,在小組內討論確定,再小組統(tǒng)一呈現(xiàn)答案。endprint
[??] [fu:d] [iz] [gud],[?nd] [aim] [‘h?pi].
The food is good,and I am happy.
[h?] [`sist?] [w?:ks] [in] [?] [‘h?sp?tl]
Her sister works in a hospital.
(4)評價。以小組競賽方式進行,在學生進行完每個活動的比賽后,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總結。對各個小組的合作情況、語音表達情況進行評價。指出做得好的地方,鼓勵學生課后相互幫助,繼續(xù)練習。
四、總結
組內合作,組間競賽,多趣味性活動的語音教學模式能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參與到英語語音的學習中。這個模式基于交際法教學,歸因理論和動機理論,符合初一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點。多種趣味性產(chǎn)出活動能優(yōu)化和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活躍度,課堂活動形式采取小組合作和競賽的方式,能夠減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又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一節(jié)語音課后,絕大部分學生能夠達成學習目標,比較積極地參加學習活動中,且更加主動和樂于語音學習。
參考文獻:
[1]Canale,M.&M.Swain.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Applied Linguistics,1980,1(1):1- 47.
[2]Gardner,R.C.et al..A students contribution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Part II:Affective variables.Language Teaching. 1993,26(1):1-11.
[3]成鎮(zhèn)權.信息結構理論在中學英語語音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1).
[4]劉劍.初一英語語音教學模式探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3.
[5]熊艷.初一英語語音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5.6.
作者簡介:黃銀玲(1988-),女,廣東普寧人,于廣州市番禺區(qū)鐘村中學工作,中二,畢業(yè)于華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語料庫語言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