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建厚
【摘 要】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yè)進駐中國,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到中國定居、生活和工作,中國的就業(yè)市場對英語口語的要求也不僅僅局限于通過四六級考試,而更多地注重口語的交際能力。在中國應試教育體制下,英語的交際功能即口語能力被不同程度地忽視,尤其是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相對薄弱。大學生應該在大學期間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而口語的練習方法也是眾說紛紜,本文旨在從語言學的角度探討口語學習的高效輸入與高能輸出,提出大學生口語的自主練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口語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 英語口語 練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053
英語學習,尤其口語的練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如果不注重過程,注定得不到想要的結(jié)果。21世紀,決定著能否拉開與別人差距的關鍵就是自我學習能力。關于口語學習,有著不同層次的探討,本文提出了口語練習的五部曲,指引大學生以正確而高效的方法練習口語。方法,永遠只是方法論層面的理論,只有把它付諸實踐,才能取得方法論指引下的效果。
一、口語學習之練耳
一個人,從出生到零歲之間基本不會開口講話,但是兩只耳朵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可以聽見聲音。正因為耳朵可以聽,一歲之前通過聽力而接收輸入了大量信息,嬰兒先聽到父母的聲音,然后開始了模仿,所以一歲之后慢慢學會了講話。
耳朵是人類最神奇的器官,上帝給了賦予了人類兩只耳朵一張嘴巴,所以要多聽,學會聆聽,先聽后說,在說出地道的句子之前要保證先有地道的語言輸入。當一個人不想說話的時候可以不張嘴,但是,耳朵就不一樣了,不想聽的話還是會聽到。周圍的一切,無論是積極的、消極負面的、或是暴力的都會灌輸?shù)蕉淅铮远潆S時隨地都在練習聽力。
對于口語學習,需要先打通耳朵,只有先聽懂別人說了什么才能用英語和對方交流。所以口語學習的第一步,筆者認為應該保持足夠的聽力輸入,聽力的練習可以分為精聽和泛聽。精聽要求聽懂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具體可以去練習聽寫,有助于短期內(nèi)提高聽力水平;泛聽不要求全部聽懂,只是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種語言環(huán)境讓自己浸泡在語言氛圍當中,可以去看一些英文節(jié)目、電影、美劇之類。聽力的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糾正語音語調(diào)。聽力輸入的練習還可以增強語感,提高對外語的敏感程度,有助于口語的地道表達。
二、口語學習之練嘴
嬰兒跟著父母學說話的過程,就是練耳跟練嘴相結(jié)合的過程。用耳朵去聽,這是第一步。然后就跟著爸媽練嘴,久而久之就把嘴巴練順了,學會了說話,如果不練嘴,那就成了啞巴。小孩子,或許有時候覺得他們很吵鬧,那是因為他們一天到晚都在講話講個不停,所以他們的嘴巴處于高強度運動狀態(tài),浸泡之中慢慢就掌握了一門語言的聽說技能。每個人都是從孩童時代的咿呀學語走過來的,殊不知,語言習得的規(guī)律都是一樣的。
回歸英語口語學習,根據(jù)中文的習得規(guī)律,英語口語不好,那是因為沒有練嘴。所以,問題就出現(xiàn)在這里,口語學習者沒有讓自己的嘴巴處于高強度的運動狀態(tài)。英語口語的學習更需要練嘴,因為英語是一門外語,發(fā)音規(guī)則跟語言表達完全不同于漢語。英語中有咬舌音,唇齒音,卷舌音等,而中文中不存在說到某個詞的時候像說英語那樣把舌頭或嘴唇咬一下。如果不練嘴,嘴巴就會顯得很生硬,不能適應英文的發(fā)音方式,導致講出來的英文結(jié)結(jié)巴巴,不能收放自如。
舉個例子,數(shù)字“3333”,這個數(shù)字是訓練英文中咬舌音的一個很好的素材。如果覺得嘴巴不聽使喚、很別扭,說明嘴巴練習的還不夠,這個數(shù)字的英文發(fā)音需要咬五次舌頭。如果不能將這5次咬舌頭做到收放自如,說明嘴巴還需要進一步打磨,讓嘴巴適應另外一種語言的發(fā)音方式。如果不練嘴,就會感覺嘴巴很笨,無法控制。不停地練習嘴巴,10遍不行就100遍、1000遍甚至一萬遍,一直到很順利地將一個單詞、一句話讀標準為止,一直到嘴巴能收放自如為止。
把嘴巴練順的最好方法就是練習英文繞口令,看看能否把下面這句話讀順,由慢到快再到很快,即使很快也不會讀錯。
Betty bought some butter but the butter was bitter,so she bought some better butter to make the bitter butter better.
三、口語學習之模仿
中國學生講英語往往帶著濃厚的地方口音,即使有些人可以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可難免還會聽著中國味十足。那么,如何讓英文聽起來更加地道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模仿。
模仿,簡單說來就是重復他人的行為,照現(xiàn)成的樣子學著做,一直到跟被模仿的對象一模一樣。模仿的內(nèi)容包括聲音、樣貌、風格等?;氐娇谡Z學習,學習者應更注重去模仿聲音,而聲音又包括語音、語調(diào)、重音、語氣等等。道理很簡單,就像學唱歌,需要不斷重復、模仿,一直到把一首歌學會。當然,練習者很難做到完全一模一樣,因為人與人的音色和音質(zhì)都各不相同,但是起碼可以做到唱歌不跑調(diào),可以做到將音調(diào)、節(jié)奏模仿到完全吻合。所以,英語學習也是一樣,如果語音不標準,就去模仿地道英文,一直到一模一樣。如果語調(diào)不對,去模仿,一直到一模一樣;如果有濃重口音,去模仿地道英文,一直到完全吻合。堅持一萬小時理論,不斷重復、模仿,口語也可以變得地道!
四、口語學習之運用
有了這些基本功的積累之后,偶爾“裝”一下還是很有效的。這里所說的“裝”,說不好聽點叫炫耀,好聽點叫在實戰(zhàn)中運用。前期的基本功積累是為了能讓自己講一口流利的英語,那么有了積累之后我們需要把英語想方設法用出去。學了那么多,如果從來都不開口講英文,所以口語一定講不好。所以,為了講好英語,偶爾“裝”一下也是必要的。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過乘坐交通工具的經(jīng)歷,火車、公交車或是出租車,那么,所謂的“裝”就是在車上假裝用英文給老外打電話,把提前準備好的口語對話搬上用場,或者在電話中練習提前準備好的演講。這是一種很有效的練習方法,可以極速建立自信,大膽講英語,快速提高口語水平。不要以為車上人多,就不好意思開口講英語。當你假裝用英語打電話的時候,周圍的人都會對你投向羨慕的目光,他們會認為你英語講得不錯。講英語的自信會促使一個人繼續(xù)走下去,直至成功。
五、口語學習之浸泡
人們常說,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實這就是浸泡,氛圍的融入,常在河邊站,哪能不濕鞋?就是這個道理??谡Z的學習,需要大量輸入,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生活在周圍全是中文的環(huán)境,那么,要想講好英文,就要讓自己融入英文環(huán)境,讓自己浸泡其中。沒有環(huán)境的情況下,要學會創(chuàng)造環(huán)境?,F(xiàn)在網(wǎng)絡科技這么發(fā)達,幾乎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學習資源。
喜歡聽歌,為什么不去聽一些英文歌順便學英文呢?喜歡看電影,為什么不去看一些英文電影順便學英文呢?喜歡體育,喜歡看NBA,為什么不去NBA官方英文網(wǎng)站獲取一手的新聞資訊呢?喜歡科技,為什么不去看看英國有名的自然雜志《Nature》呢?喜歡關心國際問題,為什么不去聯(lián)合國官網(wǎng)看看呢?想出國留學比如美國,為什么不去美國駐華大使館官網(wǎng)看看呢?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還可以去看看外交部官網(wǎng)的英文版,還有很多很多,例如:BBC,Economist,Reuters等等。
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使自己浸泡在這種語言氛圍當中。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口語練習方法,成功沒有捷徑,必須通過自己腳踏實地地苦練。
打通耳朵即聽力的練習是語言學習的第一步,也符合語言習的規(guī)律。中英文的不同發(fā)音方式?jīng)Q定著學習者一定要將嘴巴練順,適應英文的發(fā)音規(guī)則,才能做到講英文的時候收放自如。模仿,是學習任何技能的關鍵因素,特別是語音的輸入。語言最終是要用來交流的,所以一定要將語言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工具。英語口語的練習,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想要取得質(zhì)的飛躍需要以一顆匠人之心對待,持之以恒,堅持練習。
參考文獻
[1]戴煒棟.新編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任文.英語演講課與素質(zhì)能力培養(yǎng)[J].中國外語,200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