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春
【摘 要】在高中進行政治教學活動,最根本的是要對高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實際上,高中的政治教學并沒有關注對政治思想方面的引導和導向作用,而是以課本的講解為主,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所脫節(jié),使得很難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教學策略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037
在各地課程改革相繼進行的大背景下,對高中政治教學進行改革也是勢不可擋的一個大趨勢。對政治這門學科進行生活化的改革,不僅是教學改革的一種創(chuàng)新,而且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重要舉措。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可以革除傳統(tǒng)政治教學的弊端,豐富政治教學的內容,同時能夠給學生極大的自由和熱情去實踐,教師應該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結合到一起,進行生活化的探討,將課程內容與日常的生活知識結合起來,把原先復雜、難理解的東西簡單化,讓高中政治教學真正實現(xiàn)思想教育的目的,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新課改要求老師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加入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化氣息,來幫助他們建立一種相關的情感體驗和感悟,從而加深對所學的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F(xiàn)在的高中政治教學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重視對理論的學習而忽視實踐的重要性,但認識都是來源于實踐的,現(xiàn)實生活是政治理論出現(xiàn)的來源和依據(jù)。所以,老師要明確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將理論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結合在一起,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有利于實施教育改革
高中階段實行封閉式的管理,學生較少接觸外界的社會,本身生活實踐能力就不強,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只注重課本的固定知識,嚴重脫離了高中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加造成高中政治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踐的脫節(jié),無法調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當前正在持續(xù)發(fā)酵的課程改革,要求政治課堂教學回歸到日常的生活實際,只有將學生的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與把握政治知識,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來接觸生活、認識社會。
(二)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之所以對當前的政治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是由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僵化的教學模式已不適合新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不能培養(yǎng)出新時代所需要的那種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新課改要求高中的政治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階段和實際需求,來制定適宜的教學計劃,讓課堂的教學過程貼近學生的生活,幫助他們來正確的看待人生、社會與世界的關系,實現(xiàn)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三)有利于政治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過去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偏重于對課本知識的講解與把握,課本的知識都是偏向于理論方面的,尤其在涉及到哲學問題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抽象化的說明方式根本無法讓學生真正理解,反而感到政治課堂索然無味,學生只是機械的背誦所學知識,這使得高中政治這門學科的學科價值完全體現(xiàn)不出來。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學將原來的抽象性說理改變?yōu)槔斫庑杂洃?,為學生理論知識的獲得與生活實踐的體驗搭建起了一座橋梁,讓學生在學習政治理論知識的同時去認識社會、體驗社會,感受政治這門學科的魅力與價值。
二、實現(xiàn)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具體方法
(一)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要想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革新,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生活化改革,老師必須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多下工夫,破除以前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將學生放在課堂教學主體的重要位置上來,并且將政治教學生活化的理念引進到課堂教學中來,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相融合。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該選擇符合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要求的方法,采用靈活、多元的教學方式,同時增加一些生活化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關注度,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引導他們主動地參與到政治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比如,在講解生活必需品和替代品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相關的圖片展示,讓學生形象的了解什么是生活必需品,什么是替代品;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留心生活,從日常生活入手尋找合適的例子來課堂上分享。這樣既能調動起學生的參與度,又能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所學內容,還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舉多得的好方法。
(二)精選教學內容,實施生活化教學
教材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一個來源,政治教材中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有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等多個方面,在這些方面中,有很多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所以老師在政治課堂的教學中,要深入了解政治這門學科,將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內容穿插進課堂的教學內容中來,將這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同時,老師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內容,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動,然后將探究的結果反饋到課堂上來,讓學生在深入理解政治知識的同時,又能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提高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
(三)結合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的發(fā)生改變。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生活化的情境,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中融合自己的一些生活經驗,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在一種生活化的情境中,他們就會結合自己的一些實際經驗,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實現(xiàn)自我的完善和全面的發(fā)展。比如,在講解“民主選舉”一節(jié)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一場選舉政治課代表的活動,將全班劃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內民主選出一名候選人,所有的候選人依次上臺進行演講,演講完畢后,由全班同學民主、非公開投票選出政治課的課代表,老師則充當保證整個過程在公平、公正、民主中順利進行的監(jiān)督員。這種有趣又貼近學生生活的生活化情境,既可以調節(jié)起課堂的氛圍,又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力。
三、結束語
政治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影響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態(tài)度。對高中的政治教學進行生活化的改革,不僅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次新的探討,而且還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政治素養(yǎng)的一條重要途徑。所以老師在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學中,要積極探討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重新審視、選取教學內容,營造適合學生學習的生活化情境,讓政治在與生活的融合中,潛移默化的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