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滿玲
摘要:本文對通過什么是課堂評價,品德學科的評價目標是什么,它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的闡述,其中評價方式的闡述是重點,以此來說明立足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是落實品德學科評價目標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關鍵詞:課堂評價;品德學科評價目標;內容;方式
溫家寶總理曾說過:“素質教育絕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綜合性、全面性和經常性?!蔽沂仲澩@個說法,那如何在品德學科中做到使評價具有綜合性、全面性和經常性,而又不加重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呢?我認為如果能落實好每節(jié)課的課堂評價,就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一、 課堂評價
所謂課堂評價,是指通過在課堂上得到的不僅是一個等級或評語,而是大量經過價值判斷后反映被評價對象的工作或學習的質量和水平的定量和定性的數據和資料,通過評價的反饋和導向作用,使學生獲得最大收益。
二、 品德學科評價目標
每一種評價都有它評價的目標,那品德學科的課堂評價目標又是什么呢?《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yè)質量評價標準》中指出,品德學科課程在評價學生基礎學科知識、基本技能發(fā)展的同時,努力探索對學生在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發(fā)展的評價。
三、 課堂評價內容
要通過課堂評價,落實以上的評價目標,我們也需要清晰地明確品德學科在小學不同階段,相應的評價內容的不同:《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yè)質量評價標準》中指出低年段的評價內容應突出以活動作為教與學的基本形式;而中高年段在評價內容上強調的是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在參與中學、在探究中悟、在溝通中會、在交流中思;強調的是基于學生的主動學習,形成有效的對話,在對話中增進了解和理解,在互動中產生問題意識,進而發(fā)展他們多樣的實踐能力,培育基本的創(chuàng)新精神。
四、 課堂評價方式
既然品德學科的評價目標與評價內容內涵是如此的豐富,所以與之對應的評價方式也應該是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在平常的課堂中,應該就不同的內容靈活地使用,各種評價應該相互結合,比如,自評、互評、老師評相結合;紙筆測試與非紙筆測相結合等,其中我認為紙筆測試與非紙筆測試相結合的課堂評價,可以運用在每節(jié)品德課堂中,那紙筆測試與非紙筆測試可以有哪些形式呢?以下結合平時教學例子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
1. 紙筆測試
本人認為紙筆測試在每節(jié)課堂上可用堂上小測的方式來進行,在實施時可以給每個學生都印相應的題目,也可以出示PPT中,讓學生把答案寫紙上,具體可以有以下的方式:
(1) 判斷題小測方式。比如在學習完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我們都有一個家》后,可以出三道判斷題:(1)蒙古族的房頂是圓的。()(2)傣族有潑水節(jié)。()(3)朝鮮族的阿姨穿短褲。
(2) 選擇題小測方式。比如在學習完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可愛的祖國》后,可以出兩道選擇題:(1)我國領土面積廣大,居世界第()位。
A. 一B. 二
C. 三D. 四
(2) 世界最大的水電站是我國的()水電站。
A. 三峽B. 葛洲壩C. 小浪底
(3) 連線題小測方式。比如在學習完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同有一個家》后,我們可以設計出這么一道連線題:讓學生把相應少數民族與相應的民風民俗進行連線。
(4) 填空題小測方式。比如在學習完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溫暖的家》后,可以出這樣一道填空題目:請你寫出你能幫父母做的力所能及的家務。
(5)問答題小測方式。這樣的小測方式,高年級比較適合,以便更好地與初中的政治學科進行銜接,比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地球真美麗》時,可以出這樣一道問答題:環(huán)境的好壞越來越備受人們關注,當我們渴望擁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為地球做什么?請舉例說明。
從以上的題目我們可以看出,紙筆測試比較側重于學生基礎學科知識、基本技能發(fā)展評價目標的達成。
2. 非紙筆測試
與紙筆測試的側重點不同,非紙筆測試更多的貫穿在課堂活動中,所以更多地側重于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發(fā)展的評價目標的達成,在實施時更多地通過課堂的活動,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 演說家活動測試方式。其實這主要是以評價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為主的評價方式。比如在學習完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永恒的愿望》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心中崇拜的奧運英雄,為什么崇拜他?
(2) 小組討論測試方式。這種評價方式很注重學生的合作交流、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學習完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怎樣做好事》時,可以拋出這樣一個話題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討論: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正在默默為人們服務,請同學交流一下,他們是怎樣為人們服務的?
(3) 情景表演測試方式。在進行《法律讀本》學習中,可以創(chuàng)設課堂上的小小法庭,提高法律意識;在課堂中模擬交通道路情況,學習交通法規(guī);還有小品等等,學生特別喜歡這種方式,收到了樂學的效果。
(4) 辯論會測試方式。比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健康成長》時,在學到相關的有關誠信是金的話題時,及時地拋出一個辯論題目:生活中是否要無時無刻地講究誠實,能否存在善意的謊言?學生對此會展出激烈辯論,在這過程中學生的評價目標也得到了落實。
(5) 動手操作測試方式。動手操作類的測試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非紙筆測試形式之一。比如對于剛升上小學的低年級學生而言,我們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當場學習收拾書包;用廢舊物品做頭飾;到了中高年級可以讓學生繪制圖例;制作手抄報等等。
(6) 采訪調查測試方式。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同學之間的一些采訪調查活動,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家鄉(xiāng),我為你驕傲》時,可以讓學生以小記者、小調查員的身份,允許學生自由采訪與調查其他同學他們以家鄉(xiāng)的什么為榮?學生十分喜歡這樣的非紙筆測試形式。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在進行每節(jié)課的課堂設計時,能根據具體的內容把紙筆測試與非紙筆測試兩種評價方式有效地結合,認真地設計操作性高的測試題目,學生的評價目標的達成在課堂上就有了一個強有力的保障了,因此,立足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是落實品德學科評價目標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yè)質量評價標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廣州教育局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