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葉
【摘要】對小學生而言,口語交際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訓練,需要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身的實踐鍛煉才能完成。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重視小學口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每位教師的重要任務。本文著眼于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出相關(guān)的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心隨情動,言由心生。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人學識品質(zhì)、綜合素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往往給外界傳遞思想、情感、能力等諸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學科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把口語交際教學放到重要的位置,也是教學實踐中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下面就以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策略,談三點認識。
一、含英咀華——先要“肚里有貨”
口語交際,重在語言積累。語言猶如溪流,生活就是源泉,源泉豐盈富足,自然溪流源源不斷。有的人之所以能夠出口成章,其根本在于豐富的日常語言積累,假如腹中空空,令你再是巧舌如簧,恐怕也要張口結(jié)舌了。這些都表明,小學語文教學,一定要注意學生的語言積累,只有在書本上、在生活中,讓一定量的詞匯在大腦中鞏固下來,才有可能脫口而出,形成語言。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無論是古詩文還是現(xiàn)代文章,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散文小說,可以說是漢語言文化精品薈萃一堂,是一個最基本的漢語言寶庫,是小學生語言積累最好的范本。比如《槐香五月》這篇課文,語言非常生動,“槐鄉(xiāng)的小姑娘變得更俊俏了,她們的衣襟上別著槐花,發(fā)辮上戴著槐花,她們飄到哪里,哪里就會有一陣清香?!边@句話里面,作者用了一個“飄”字,學生就很疑惑,云可以飄,紅旗可以飄,氣球可以飄,人怎么可以飄呢?為了讓學生真正領(lǐng)會漢語言的精髓,咬文嚼字,含英咀華,消化吸收,從中汲取營養(yǎng),我就緊緊抓住這個“飄”字,讓學生通讀全文,從中尋找和揣摩這個“飄”字的含義。有的學生說,“這個‘飄字指的是小姑娘的心情,很輕松”;有的學生說,“這個‘飄字指的是小姑娘的腳步很輕很快,像飄一樣”……通過細細品味這個“飄”字,學生體味到了語言文字的豐富、形象和具體,體驗出了字里行間的韻味。日積月累,集腋成裘,他們的語言就會慢慢豐富起來。
兒童正處于儲備語言的最佳時期,誦讀記憶對他們來說大有裨益。語言積累的途徑多種多樣,可以在讀中積累,也可以在說中積累;可以在課堂上積累,也可以在課外閱讀中積累。只有擁有了扎實的語文功底,才能在口語表達的時候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二、言由心生——再學表情達意
語言是人們在一定的情境下做出的反應,在口語表達之前,需要一個心理的反應過程,也就是說,要想讓學生開口說話,需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通過環(huán)境刺激,促進他們獨立思考,促使語言能力的鍛煉和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大膽創(chuàng)新,因課而異,積極創(chuàng)設符合小學生特點的情境氛圍,激發(fā)他們說話的欲望,訓練他們表情達意的本領(lǐng),慢慢掌握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巧。
《春光染綠我們的雙腳》是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歌,在第一課 時反復誦讀和解讀文本后,給他們留下兩個問題:“春光在哪里?”“你怎么理解‘春光染綠了我們雙腳這句話的?”在第二課時,我組織了一場以春天為主題的課外活動,讓孩子們帶著這兩個問題,走進大自然,去親身體驗春天,去自己尋找春光,然后再回到課堂,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表達出來,說說自己找到的春光和對綠色的感悟。這樣一來,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學生爭先恐后,紛紛發(fā)言,互相討論,最后點評。言由心生,口語表達在特殊情境之下,變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在教學手段上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從課堂走向生活,從讀寫到現(xiàn)在的聲光電技術(shù),都為我們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了條件,只要我們用心下力,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錦心繡口——三練能說會道
“說”也是一門學問。能說會道,是一個人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為什么有的人出口成章,而有的人卻有口說不出,有的人被稱作巧舌如簧,而有的人卻是“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卻道不出來”,這就是口頭表達能力的差距?!罢f”這門學問,有它的規(guī)律和技巧,要想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要能說,還要會說,這種能力來自語言實踐。
《海倫·凱勒》是一篇勵志文章,在閱讀和教學過程中,通過解讀文本和交流對話,學生都感觸良多,這就為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供了一個先決條件。為此,我在第二課時安排了一個“兩分鐘”演講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海倫·凱勒這個人物的理解,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亮明自己的觀點,闡述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學生的情緒都非常高漲,都做了充分準備,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思考,收到了很好的口語交際能力鍛煉的效果。久而久之,從敢說到能說,再到會說,從技巧的模仿到出口成章,把他們的日常積累都化成語言,充分表達,所謂的“錦心繡口”,慢慢也會成為現(xiàn)實。
課堂與文本是積累和鍛煉語言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適當對語言實踐進行拓展,引領(lǐng)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在日常生活中鍛煉,豐富知識,開闊視野,語言自然就會越來越豐富,表達自然就會越來越成熟。
總之,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只要充分發(fā)掘課內(nèi)與課外豐富的語言資源,讓學生在做好語言積累的基礎上,注重生活實踐中的鞏固和延伸,鼓勵學生敢說、多說,含英咀華,就能錦心繡口。
參考文獻
[1]任秀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文教資料,2013(11).
[2]秦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好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8).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