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強
【摘要】空氣是院內感染的最常見的傳播途徑之一,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是衡量室內空氣是否達標的重要指標,通過對國內室內空氣消毒方法的綜述和比較,試圖尋找高效、簡便、經濟和安全的空氣消毒方法,切斷院內感染傳播途徑,保障病房內的空氣質量。
【關鍵詞】空氣;消毒;消毒效果
空氣是病原微生物最為常見的傳播途徑之一,在醫(yī)院這個特定的抵抗力低下的病患群體,極易引起院內感染。多年來,為降低或切斷通過空氣傳播的感染途徑,人們通過各種物理的和化學的方法對空氣進行了消毒,但仍然難以杜絕由于空氣污染帶來的院內感染。如何有效地對醫(yī)院普通病房的室內空氣進行消毒,一直以來都是醫(yī)院感染學界的重要研究課題,國內在醫(yī)院病房空氣消毒方面的技術也有較大進展,現就醫(yī)院普通病房空氣消毒方法的現狀和進展綜述如下。
2.2滅菌型靜電空氣凈化器這種滅菌方法的原理為采用高壓靜電吸附過濾物的協同作用,對空氣進行除塵除菌,消毒效果與菌塵的顆粒大小有關。于萍等報導該種消毒方法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6]。該消毒法最大的優(yōu)點為有效地解決了有人情況下進行持續(xù)消毒的問題,但存在因負離子發(fā)生器造成室內二次污染而導致此種消毒方式受到限制[2]。
2.3空氣層流除菌該方法主要采用初效、中效、高效和超高效的過濾設備,對進入室內的空氣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的顆粒加以過濾,從而達到消毒除菌效果,是目前消毒效果最好的空氣消毒方法之一,是現代醫(yī)院Ⅰ類環(huán)境空氣凈化的理想設備,消毒多用于手術室和ICU病房等對空氣質量要求較高的病房。但由于其設備價格較為昂貴而導致難以在中小手術室推廣使用[7]、[8]。
2.4負離子發(fā)生器采用負離子與空氣中的細菌顆粒相互吸引,形成帶電的大離子沉落在地面,負離子能夠破壞細菌蛋白質致使細菌死亡,達到除菌的效果,是一種無毒、無害、使用方便的消毒方法[9]、[10]。
3化學消毒法
3.1化學藥物噴霧消毒法此方法主要是使用甲醛、戊二醛、過氧乙酸和過氧化氫和等化學物質對病房進行熏蒸消毒。甲醛和戊二醛具有良好的消毒滅菌效果,但由于其消毒后的殘留物對人體的影響較大,國內已禁止使用作空氣消毒[2]。過氧乙酸和過氧化氫屬于強氧化劑,對細菌、病毒和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滅殺作用,且使用后無殘留有害物質,對環(huán)境無污染,是一種使用較低濃度即可達到良好的消毒效果的消毒手段[11]。
3.2臭氧消毒法臭氧是一種高效消毒劑,具有極強的氧化作用,該方法是通過破壞細胞膜、分解細胞內DNA和蛋白質等來殺滅微生物,能夠達到良好的消毒滅菌效果[12]。
4中草藥消毒法由于中草藥在室內有人的情況下亦可進行消毒,在部分醫(yī)院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用于室內消毒的中草藥常見的為艾條、蒼術、荊芥和石菖蒲等,單獨使用時難以達到理想的消毒效果[9]。
5協同消毒法由于每一種消毒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消毒不夠徹底,因此,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消毒方法共同對病房進行消毒越來越受到重視,據朱文芳等的報導,協同消毒法比單一消毒方法取得更為理想的消毒效果[13]~[15]。目前國內常用的協同消毒方法為:紫外線與新潔爾滅的協同消毒;具有良好消毒效果采用多種除菌技術組合而成的空氣凈化器;中草藥熏蒸分別聯合臭氧等,均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消毒效果。
6結束語綜上所述,雖然現有的病房室內消毒方法較多,但由于各種消毒方法均存在各自不同的優(yōu)缺點,導致有些消毒效果不夠理想,如何進一步地探討醫(yī)院病房空氣的消毒方法,尋找更為有效、安全和經濟實用的消毒方法是我們醫(y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醫(yī)務,對保障醫(yī)院病房空氣達到衛(wèi)生學標準要求和降低院內感染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醫(yī)院感染管理規(guī)范編寫組.醫(yī)院感染管理規(guī)范[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2002,10.
[2]張荻華,周鐵軍,劉亞萍等.醫(yī)院室內空氣消毒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3;20(4):312~314.
[3]饒林,王太星,蔣莉,等.紫外線和熱力滅活脊髓灰質炎病毒效果的試驗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1:18(2):69.
[4]沈建中,錢萬紅,甘憲,等.功能水含過氧化氫的負離子發(fā)生器消毒室內空氣效果的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1998;15(2)81.
[5]薛廣波.現代消毒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227~228.
[6]于萍,權力敏,潘其保. YIXJ-A型空氣消毒凈化機凈化室內空氣細菌效果的檢測[J]。中國消毒學雜志,1998,15(2):90.
[7]梁翠娟.我國醫(yī)院室內空氣消毒方法研究進展[J].廣西預防醫(yī)學,2004;10(6):374~376.
[8]鮑鳳.我國醫(yī)院室內空氣消毒的研究進展[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6;23(6):564~566.
[9]吳修榮.醫(yī)院各類環(huán)境空氣消毒方法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03;43(8):67~68.
[10]陳寶芝.醫(yī)院空氣消毒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3;17(11):1258~1259.
[11]任信榮,邵可聲. OH自由基絕對標定系統的建立和研究[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0;20(6):688.
[12]張偉,襲著革.室內空氣消毒研究進展[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08;26(3):227~229.
[13]朱文芳,賈虹.三種方法聯合對母嬰同室空氣消毒效果的檢測[J].中國消毒學雜志,1999;16(2):122.
[14]陳如琴.蒼術熏蒸消毒空氣效果的試驗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1996;13(1):5.
[15]顧健,鄺瑜.空氣消毒清新劑殺菌效果檢測[J].中國消毒學雜志,1995,12(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