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田佐
講禮貌、重禮儀是現(xiàn)代文明人的一項重要標志,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yǎng)。無論在家庭、學校還是社會,一個人展示給他人的首先是其文明禮貌方面的素養(yǎng)。教師的禮貌禮儀非常重要,因為教師對學生有著最直接影響,因而教師必須加強禮貌、禮儀方面的修養(yǎng)。
一、服飾裝扮要符合身份
在家中,我們沒有固定的觀眾,你盡可按自己的喜好去打扮或者根本不打扮??墒?,當我們走進校園的時候,當我們登上講臺的時候,我們扮演著一個“授業(yè)、傳道、解惑”的尊長角色。我們需要作孩子們的榜樣。我們的服裝要表達的信息是尊嚴而不是刻板、是美麗而不是妖艷、是自信而不是寒磣、是高雅而不是富貴、是大方而不是陘異。因此,在學校,作為職業(yè)教師,決不可以“穿衣戴帽,各憑所好”。
美國心理學家彼德羅福認為一個人的服裝不只表露了他的情感,還顯示著他的智慧。而莎士比亞進一步強調(diào)說:“服裝可以表現(xiàn)人格”,中國教師的祖師爺孔子則說:“不可以無飾,不飾無貌,無貌不敬,不敬無禮,無禮不立”。看來大家都承認:服裝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人向外界表達自己的一個重要窗口。
古人云:“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又云:“女為知已者容?!蔽覀冏鹘處煹囊鯓拥囊卵b,到底為誰“容”?我們向誰表達自己?我們要表達一個怎樣的自己?我想弄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對教師的著裝觀念應(yīng)該容易統(tǒng)一了。那就是教師的服裝必須與自身身份相符,別穿奇裝異服,別打扮得花枝招展,讓學生能夠愉快地接受你的外在打扮最為適宜。
二、教師應(yīng)做到禮貌待人
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一種規(guī)范,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yīng)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它反映出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展示教師的魅力。作為教師在校園里的禮貌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1、語言要文明。俗話說:“良言一句三東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身為教師語言的運用一定要做到文明,文明的語言能使師生交往更和諧,為師生關(guān)系增色。教者要做到說話和氣,不惡語傷人;還要做到與學生交談時多用尊重對方和商量的口吻說話:更不能因為是老師就有師的“霸氣”盛氣凌人。一句得體的“請坐”“謝謝”能讓學生感到暖意融融,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因禮貌而帶來的快樂。
2、態(tài)度要親和。態(tài)度親和更能為為師者增添魅力,如果我們教師態(tài)度真誠、待人和氣,就會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受尊重感,會拉近我們彼此的距離,那么久而久之學生自然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yīng)我們,漸漸就會形成一種他們自身的習慣。態(tài)度親和實際上是講,我們在為學生服務(wù)時,我們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要和學生有共同的話題,達成共識,共同交流非常重要。
3、舉止要端莊。舉止端莊是一種良好的行為方式,它能反映我們高雅的氣質(zhì),反映我們的道德素養(yǎng)和文明程度,教師的教態(tài)是否端莊直接也在影響和教育學生。中小學生多為未成年人,身心發(fā)育均不成熟,雖然成長中會有叛逆,但極易受到環(huán)境影響,模仿性極強。他們大半學習時間都與老師一起,從某種意義上講,老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是最大的——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影響著中小學生。如果老師言談舉止端莊得體,就可以教育和影響出更多同樣言談舉止端莊得體的學生。如果老師言談舉止失當,學生也更容易被誤導——很多時候,壞榜樣的力量要遠大于好榜樣。能塑造出什么樣的“靈魂”,不容樂觀。
三、教師禮儀要為人師表
《北齊書·王昕書》:“楊情重其德業(yè),以為人之師表?!痹谌似穼W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下的今天,人民教師是優(yōu)秀品德的垂范者。也就是提倡教師既要做“經(jīng)”師,又要做“人”師。教師是塑造年青一代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不僅向?qū)W生傳授文化知識,而且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塑造年青一代美好的心靈。正如烏申斯基所說:“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p>
1、愛心是為人師表的基礎(chǔ)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心,是每個教師必備的教育素養(yǎng)之一,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一種品質(zhì)。教師以育人為己任,要育人愛人。正像有人所說的那樣:如果你討厭學生,那么你的教育還沒開始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心理學業(yè)研究認為,每個少年兒童都有對愛的需要。這種需求是人所特有的心理需要。實踐證明:師愛,對少年兒童身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一個學生得到教師的愛,就是得到了贊許、表揚和獎勵。這種愛會進入學生的心靈,會在他的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像淋浴在春風中,他感到溫暖、歡樂和幸福,從而激起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這時候他會從內(nèi)心愛這位老師,愿意接受老師的教導,愿意改正自身的缺點,積極上進。所以,熱愛學生的教師才是一個好教師。
2、責任心是為人師表的條件
責任心,是一種使命感,是自覺地把份內(nèi)的事做好的一種心態(tài)。這種責任心是教師在完全沒有外部壓力和監(jiān)督情況下,自覺地去完成教育教學任務(wù),實現(xiàn)社會和學校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教師的責任心主要表現(xiàn)在教書育人上。做一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只有愛心還不夠,必須要高度的工作責任心。作為一個教師,當你站到講臺上,望著幾十雙求知的眼睛,一種責任心在心頭油然而生。記得去年上學期,我擔任初三畢業(yè)班,帶物理課,因作手術(shù)進了醫(yī)院,孩子們?nèi)口s到醫(yī)院看望我,許多學生看到我插氧躺在病床上,竟然流下了眼淚,我被學生感動了,當我住院一個月還未完全恢復(fù)就進教室時,全體學生起立,報以熱烈的掌聲,我的實際行動感動了學生,他們復(fù)習非常認真,去年“三試合一”考試超額完成學校下達的任務(wù)。
3、事業(yè)心是為人師表的關(guān)鍵
做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所具有的愛心、責任心,都應(yīng)歸于事業(yè)心之下。幾十年的工作實踐使我體會到,只有你有一顆事業(yè)心,懷著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yè)的一腔赤誠,把自己的青春、精力、汗水、心血都無私地奉獻給孩子們,在工作中不辭勞苦,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才會贏得社會、家長、學生和同行的認可。
綜上所述,做個為人師表的教師,必須服飾得體、行為端莊、禮貌待人,同時必備愛心、責任心、事業(yè)心,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與愛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