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恒
在20世紀,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血淚和痛苦,也教會人們堅強和互助。戰(zhàn)爭結束了,歷史卻不能被遺忘。為了祭奠那些在民族災難中死去的同胞,人們設立了紀念日,舉行國家公祭活動,也用筆記錄下一段段血淚凝結而成的故事,讓讀者從一幅幅或殘酷或溫馨的畫面,了解那段歷史。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韓和我為其中最窮的約100人舉行了一次私人聚會。我們湊了100元錢,分給了他們每人一元,他們高興得不得了!他們太不幸了!明天就是中國的新年,是這些可憐的中國人最盛大的節(jié)日!委員會同意給我這個規(guī)模相對來說較小的難民收容所一筆5元錢的特別補助,用來買些做年夜飯的調味品。600人才5元錢,多了我們也拿不出,就是這點兒饋贈他們已經感激不盡了。
——《拉貝日記》
這是80年前一個冬天的夜晚,本該進入夢鄉(xiāng)的南京古城,此時還不斷地響起槍聲。在小粉橋1號院子內,一個戴圓眼鏡的高鼻子外國人,正在燈下寫著日記,這就是后來著名的《拉貝日記》。
日軍攻陷南京后的40多天時間里,南京有30多萬平民和戰(zhàn)俘被日軍屠殺。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之際,拉貝利用自己的納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救助了600多名中國難民。
為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2014年我國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1月27日——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外面,天漸漸地黑下來了。不久,全丹麥每一戶人家都要把窗戶上的黑窗簾拉下來。到了晚上,街上會很黑。附近的一棵樹上,有一只鳥在叫。除了鳥叫以外,一切都很靜。這是九月的最后一夜。
“去睡覺吧,今夜一定是最長的一夜?!彼f。
安妮和艾琳轉身向臥室走去。約翰生先生跑過來抱抱她們,在每個人的頭發(fā)上吻了一下。安妮的頭發(fā)是金色的,散在肩頭。艾琳的頭發(fā)是黑色的,梳成兩條小辮子?!安灰ε拢彼p聲說,“我過去有三個女兒,今晚我很高興又有了三個女兒。”
——《數星星》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二戰(zhàn)爆發(fā)后,大量猶太人被德國納粹逮捕、殺害。在人人自危的恐怖氣氛下,主人公安妮和她的家人挺身而出,用智慧和勇氣保護了他們的猶太朋友艾琳。
在這場泯滅人性的戰(zhàn)爭中,大約有600萬猶太人慘遭殺戮。光是在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就有100萬像艾琳一樣的猶太人被關押,最終遇害。直到1945年1月27日,這座臭名昭著的集中營才被蘇聯紅軍解放。
為了祭奠二戰(zhàn)中的大屠殺遇難者,2005年聯合國大會決定將每年的1月27日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5月9日——俄羅斯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
樹林深處,有幾個游擊隊員埋伏在那里,樹旁架著沖鋒槍。他們從樹枝縫里往外望,能夠看見曲折的小路。他們不時說幾句簡單的話,小心地撥開樹枝,聚精會神地盯著遠方。
“你們聽見了嗎?”一個游擊隊員突然說。他伸直了腰,好像有什么鳥的叫聲,透過樹葉的沙沙聲,模模糊糊地傳來。他側著頭,往叫聲那邊仔細聽,“夜鶯!”
“沒聽錯嗎?”另一個游擊隊員說。他緊張起來,仔細聽,可又什么也聽不見了。他從大樹樁下邊掏出四個手榴彈,放在跟前以防萬一。
“這回你聽見了沒有?”
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
——《夜鶯的歌聲》
這個故事發(fā)生于二戰(zhàn)期間的蘇德戰(zhàn)場,當時,德國突襲蘇聯。面對法西斯的侵略,蘇聯人民團結一心,奮起反抗,連小孩子也不例外。故事中的“小夜鶯”利用口哨模擬鳥叫,為游擊隊傳遞信息,幫助游擊隊殲滅法西斯敵人?!靶∫国L”雖然是個虛構的人物,但是在偉大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卻有許許多多真實的“小夜鶯”為了國家和民族而戰(zhàn)斗。
1945年5月9日,德國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后來蘇聯就把這一天定為“勝利日”?,F在,每年的這一天,俄羅斯都會舉行紀念活動,哀悼死難同胞,慶祝反法西斯勝利。
二戰(zhàn)結束后,很多國家每年都會定期舉行國家紀念與公祭活動,用這種形式來哀悼那些在戰(zhàn)爭中死去的同胞,同時也提醒今天的人們:戰(zhàn)爭是殘酷的,歷史不應該被遺忘,更不能重演!讓我們從認真參與12月13日的國家公祭日活動開始,做一個銘記歷史、珍視和平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