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和教材的不斷修改,高中英語教學大綱中明顯增加了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比重,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英美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疇?,F行的外研版教材中涉及英美文化背景介紹的課文的篇幅在逐漸增加,有關英美本土居民日常生活的話題也日趨豐富。由此可見,通過日常的閱讀教學,使學生了解并熟知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社會風貌以及習俗等,是英語課程應有也是特有的一個層面。在高中藝術生班級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更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使文化滲透與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并駕齊驅,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關鍵詞]教學現狀;英美文化;滲透途徑;閱讀理解
《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指出:“要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蓖瑫r,背景知識的積累,對于藝術生高考閱讀理解題得分率的提升和解題技巧的掌握,也是一種強有力的保障。所以,在藝術生班級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英美背景知識,既是高考的實際需要,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我校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總體來講,我校的英語閱讀教學尤其是藝術生的閱讀教學仍然停留在學單詞、翻譯課文和完成課后習題的“老三樣”階段。學生的關注點在單詞量和閱讀題的得分率上。教師的英美文化知識有限,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得不到激發(fā),文化意識更是無從談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材的局限性
目前,我們使用的外研版英語教材單獨設立了Cultural Corner板塊,雖然加大了文化的滲透比重,話題涉及到了英美國家的地理歷史、旅游風光、人文景觀、社會生活、風俗習慣、餐飲文化與禮節(jié)等,但也只是簡要概述,并沒有詳盡系統(tǒng)地進行介紹。而且,在英美文學等方面也涉及較少。
2.教師的應試意識
通過調查發(fā)現,我校大部分教師都將閱讀的教學重點放在單詞識記和知識點剖析上面?!爸卣Z言知識學習,輕文本閱讀”的現象普遍存在。大家習慣于逐字逐句地對課文中的詞匯、短語和句子結構進行細致剖析,而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對學生閱讀技巧的指導基本上直接省略。長此以往,學生認為語言知識的學習最重要,而對文本內容視而不見。
3.學生閱讀能力基礎弱
我校處于人口相對稀少的邊遠城鎮(zhèn),信息相對比較閉塞,學生大都來自附近周邊農村,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尤其是藝術班的學生,大多數時間都在進行專項訓練,一方面沒有時間用于英語學習,另一方面,他們對學好英語不抱希望,沒有興趣的英語課堂,聽、說、讀、寫都成了問題。
二、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滲透的重要性
要想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必須明晰其所代表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過程中,不熟悉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就會給英語閱讀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礙。而閱讀得分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卻在逐年增加,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而文化背景知識恰恰是培養(yǎng)閱讀素質的重要基礎。
對于特長生來說,如何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回歸課堂是很關鍵的要素。隨著教材的不斷修改,我們不難發(fā)現,現行的外研版教材中涉及英美文化背景介紹的課文的篇幅日益增加,有關英美本土居民日常生活的話題日趨豐富。豐富的背景知識加上教師生動直觀的課件,無疑是吸引特長生眼球的法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樂學才能好學并學好。因此,對于藝術生,教師不能只關注語言層面上的教學,必須與文化教育相結合,在教學中加大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引導學生學會主動發(fā)掘文化差異方面的信息,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學生也才有可能掌握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開展問卷調查,明確藝術生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掌握的情況
問卷調查是獲取第一手資料的有效途徑。因此,在研究的最初,我在高一的藝體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同時,還對教研組的同事進行了訪談。從調查統(tǒng)計數字來看,目前我校藝術生英語閱讀情況不容樂觀。81%的學生都在被動接受英語,是為了考大學而不得不學。絕大部分的藝術生在閱讀訓練過程中忽視背景知識的重要性,了解一些的僅占18%,學生主動獲取背景知識的意識更是十分淡薄。這樣勢必會增加閱讀時的難度,降低閱讀效率,形成障礙。并且,70.3%的藝術院校在大學錄取時對藝術生的英語成績設限,而英語竟是很多特長生的“硬傷”。
但我也欣喜地發(fā)現,盡管90%的學生的英語成績都在及格線以下,但認為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得分率有幫助的學生占62%。并且,學生對特色美食及就餐禮儀、旅游勝地、節(jié)日慶祝和家庭生活等話題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引進背景知識的方法方面,55%的學生希望教師通過多媒體圖文并茂地講解,20%的學生希望每節(jié)課前5分鐘介紹,甚至還有13%的學生希望進行主題研討??梢姡瑢W生盡管對背景知識了解甚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不強,但對英美文化背景知識興趣十足。
四、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探索閱讀課背景知識滲透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1.恰當的滲透途徑是吸引學生關注英語的磁石
(1)結合教材特點,加強其文化背景知識滲透的功能性?!拔幕瘽B入”是現行教材的一個特點。從Words、Listening、Speaking到Cultural Corner環(huán)節(jié)的設立都可見這種“文化滲入”的影子。以單元為例,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確定重點滲透內容,介紹英美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民族、宗教、制度、飲食、習慣等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全面認識、了解英美等國家。
(2)欣賞原聲電影,激發(fā)學生對英語文化的興趣。一方面,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就是該民族社會文化生活最真實的反映。故事情節(jié)雖然有表演和夸大的成分,但影射的文化訊息卻是極其具體的。另一方面,藝術生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有限,欣賞原聲電影,借助畫面可以讓學生更直接地感受英美文化的魅力。在教學中,我有意地多選擇與課文相關的影片讓學生欣賞,如《納尼亞傳奇》和《指環(huán)王》等,使影片欣賞與閱讀教學相互促進。此外,《超人》和《獅子王》等也值得推薦給學生觀看學習。學生在觀賞電影的同時,很容易進入欣賞者的角色,而一旦進入了欣賞者的角色,也就進入了學習者的角色。endprint
除此之外,我還在每周一的早讀期間給學生播放《走進美國》這部紀錄片,讓他們更直接地感受美國人的家庭生活理念、民族信仰和精神追求。有很多學生都表示,不再覺得西方人的一些想法和行為不可思議甚至滑稽可笑。對于閱讀材料中出現的一些“高冷笑話”也能完全理解了。
(3)訂閱報刊,拓展學生視野。將《英語輔導報》里的一些文章作為泛讀欣賞課的主要教學材料,培養(yǎng)學生閱讀英文報刊的能力,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世界文化意識。
(4)時刻發(fā)揮教師“媒介”的作用,潛移默化,無形滲透。教學中抓住每一個可以滲透的時機,可以是一句俚語,一個手勢的含義,一種行為的剖析,甚至是一個單詞的來源。在傳授語言的同時同步傳授文化知識。潛移默化使學生接受這種文化的差異。
2.良好的滲透方法,是提高藝術生閱讀能力的保障
(1)教師結合模塊話題特點,利用多媒體直接導入。教師精心備課,通過模塊話題的梳理,每節(jié)閱讀課前借助網絡等資源,采用圖文介紹、影片欣賞、話題討論等形式向學生有針對性地介紹該單元相關的英美文化知識。
(2)設置“文化長廊”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引領學生走進英美國家。除教師介紹外,也可以通過小組交流或課前5分鐘安排專門的學生來介紹,讓學生找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探討,讓學生引領學生走進英美國家的文化和社會生活,以此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3)發(fā)揮學生專長,開展英語第二課堂。利用藝術生的專長,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學習《Module 4 Carnival》這一課時,讓美術生佩戴自繪面具并介紹相關內容;在學習《Module4 Music》時,讓音樂生展示歐美不同音樂風格的歌曲;在學習《Module 6 Films and TV Programmes》時,讓廣編的學生自創(chuàng)微電影等??傊?,凡是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活動都可以嘗試。
藝術生的英語閱讀教學是一項復雜又長期的工作。今后,我會不斷鉆研,運用靈活教學策略,通過不斷的積累、反思和探索,幫助學生找到更多的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讓英語和英語閱讀不再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的絆腳石。
參考文獻:
[1]陳野儀.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英語畫刊2014,(08).
[2]潘榮娉.淺談文化背景知識對高中生英語閱讀的作用[J].新課程,2013,(10).
[3]王海賓.談談高中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J].中學英語園地,2012,(16).
(責任編輯 付淑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