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偉
(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中醫(yī)院,山東 德州 253600)
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生化檢驗項目及價值探討
王軍偉
(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中醫(yī)院,山東 德州 253600)
目的探究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生化檢驗項目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42例肝硬化患者作為實驗組,并選擇42例性別年齡無差異的42例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最后對兩組研究對象的生化檢驗項目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42例肝硬化患者及42例健康研究對象生化檢驗項目指標比較,肝硬化患者總膽紅素(TBL)、直接膽紅素(DBL)、總膽汁酸(TBA)、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堿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酸轉(zhuǎn)肽酶(γ-GT)高于健康人群,而總蛋白(TP)、白蛋白(ALB)、白蛋白與球蛋白蛋白比值(A/G)、膽堿酯酶(CHE)低于健康人群。結(jié)論生化檢驗項目診斷肝硬化疾病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患者肝功能狀態(tài),對患者疾病預防及治療都可以形成一定指導作用,在今后的肝硬化疾病診斷中要注重生化檢驗項目臨床應用。
肝硬化疾病;診斷;生化檢驗項目;價值
肝硬化是臨床中一種常見的肝疾病,由長期反復性肝損害造成,從而引起彌漫性、纖維性、進展性慢性肝臟病變,患有肝硬化的患者會出現(xiàn)乏力、腹脹、下肢水腫、尿少、脾大、黃疸等臨床表現(xiàn)癥狀[1]。而生化檢查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患者的肝細胞受損情況和代謝情況,為了能夠進一步驗證生化檢驗項目在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我院專門針對于此進行了一次臨床資料調(diào)查。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42例肝硬化患者作為實驗組,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齡25歲-78歲,平均(59±1.5)歲。并隨機抽選42例性別、年齡無差異的42例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最后對兩組研究對象的生化檢驗項目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在進行本次臨床資料調(diào)查中,我院對42例肝硬化患者及42例健康研究對象,均進行了生化項目檢驗。讓兩組研究對象在同一清晨時間進行空腹抽血檢查,抽取5 mL血液,裝置到真空管后進行生化檢驗,其中總膽紅素(TBL)、直接膽紅素(DBL)、總蛋白(TP)、白蛋白(ALB)指標,用兩點終點法進行測定??偰懼幔═BA)用循環(huán)酶法進行測定。最后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堿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酸轉(zhuǎn)肽酶(γ-GT)、白蛋白與球蛋白蛋白比值(A/G)、膽堿酯酶(CHE)用速率法進行測定。這些生化檢驗項目正常指標范圍分別為,TBL為1.7 μmol/L-20.5 μmol/L、DBL為0-6 μmol/L、TP為60 μmol/L-80 μmol/L、ALB為35 g/L-55 g/L、 TBA為0-10 μmol/L、AST為7 U/L-46 U/L、ALP為35 U/L-130 U/L、γ-GT為7 U/L-50 U/L、A/G為1.5-2.5、CHE為1.5 U/L-2.5 U/L,以此作為診斷標準。
1.3 臨床觀察指標 本次臨床研究中主要觀察指標為兩組研究對象生化檢驗項目指標情況,TBL、DBL、TP、ALB、TBA、AST、ALP、γ-GT、A/G、CHE。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Mean±SD)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2例肝硬化患者及42例健康研究對象生化檢驗項目指標比較,肝硬化患者TBL、DBL、TBA、AST、ALP、γ-GT高于健康人群,而TP、ALB、A/G、CHE低于健康人群。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生化指標對比分析(Mean±SD)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臨床肝病,致死率比較高,主要是由于患者長期肝臟受損,導致肝細胞出現(xiàn)彌漫性壞死或者纖維組織增生,并對肝臟供血造成影響,從而出現(xiàn)膽小葉變形,最終導致肝臟硬化變形[2]。通常情況下,此種疾病男性患者發(fā)病率略高一些,并在40歲-50歲之間多發(fā),患者有乏力、黃疸、腹脹等臨床表現(xiàn)癥狀。
對于肝硬化患者而言,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具有重要臨床意義,而在對肝硬化患者進行診斷時,可以對患者進行生化項目檢驗,檢驗過程中,各項檢驗指標可以劃分為三類。首先是肝細胞受損程度生化指標,如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若是患者的肝臟受損,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就會被釋放到血液之中,因此肝硬化患者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含量會明顯超過正常人群。其次肝細胞合成能力生化指標,患有肝硬化疾病的患者細胞合成能力會明顯下降,因此合成物就會相對減少,如膽堿酯酶就是一種肝細胞合成物質(zhì),患有肝硬化疾病的患者膽堿酯酶勢必會低于健康人群。最后肝代謝情況生化指標,肝硬化患者由于某些運輸物質(zhì)受到阻礙,因此無法正常參與代謝活動,如總膽紅素這種物質(zhì)就會置留在血液之中,因此肝硬化患者的總膽紅素就會高于正常人群[3]。
綜上所述,肝硬化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而生化檢驗項目診斷肝硬化疾病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患者肝功能狀態(tài),對患者疾病預防及治療都可以形成一定指導作用,在肝硬化疾病診斷中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1] 吳連杰, 韓麗娟. 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生化檢驗項目及價值探討[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5, 12(3):123-125.
[2] 王秋菊, 肖輝建, 徐淑端, 等. 檢驗科生物化學檢驗質(zhì)量控制措施探討[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5, 4(1): 824-826.
[3] 秦蕾, 張亞文, 楊旭. 生化檢驗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評估[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6, 5(4): 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