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懷山
摘要:全面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而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前提。小學階段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有利于增加閱讀數(shù)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速度,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在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中,學生往往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只能完成一篇文章的閱讀,雖然如此,學生一味地被灌輸一些教師的觀念,而不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并不能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更不要說文章的主旨及要表達的意境。相比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群文閱讀可以使學生有更充足的自己的思考時間,融入學生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硬性地去強加給他們,由此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更快提升的效果。
一、實施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群文閱讀主要指的是單位時間內,教師安排學生自主閱讀多篇相關聯(lián)的文章。群文閱讀模式有利于增加學生閱讀量與擴寬閱讀面,重視學生閱讀數(shù)量與閱讀速度等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加強小學生獲取信息及處理信息能力,切實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一)有助于提高小學生閱讀數(shù)量
通過群文閱讀,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盡可能閱讀多篇與教學相關的文章,語文教師負責指導。閱讀積累一定量,學生的知識總量也會厚積薄發(fā)。目前,教師對課文閱讀十分重視,但教材的閱讀總量遠不夠,小學六年共有12本語文教材,每冊約30篇課文,按每篇課文500字計算,小學總閱讀量在15萬字左右,對于小學生六年的閱讀總量顯然不夠。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使學生在一節(jié)課時內讀5篇文章,大幅提升小學生閱讀量,擴展知識面,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夯實基礎。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速度
隨著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生活在信息時代的我們每天都會獲取大量信息,為快速獲取更多信息,就要提高自身的閱讀速度,培養(yǎng)快速閱讀能力。傳統(tǒng)閱讀課,教師為讓學生充分理解文本大意,通常會要求學生降低閱讀速度逐句閱覽,這樣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閱讀速度的提升。在實施群文閱讀后,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學生的快速理解文本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以學生為中心
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總是以老師為課堂的“獨裁者”,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每個階段的閱讀水平來優(yōu)化教學結構。低年級可以從《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童話故事入手,主要是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中年級夯實閱讀基礎;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要注重對他們閱讀方向的引領,高年級學生喜歡文質兼美、內容豐富的文章,可推薦他們讀《魯賓遜漂流記》《西游記》等名著。
(二)選擇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文章
教師從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者逐步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啟發(fā)者、咨詢者、鼓勵者,將學生從機械學習過程中解放出來,從而追求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改變以往上課時以自我為主體的主觀意識,讓學生充分參與閱讀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角色應該由單調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yōu)樗季S的主導者、課堂的參與者及改造者。運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通過閱讀多篇文章,避免閱讀單篇文章產(chǎn)生的枯燥感,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工作者應努力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營造輕松、和諧、互動性強的學習氣氛,避免出現(xiàn)壓抑的課堂氛圍,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比如表達父親關懷和期盼的文章《父愛》,學生可以從中體會到濃濃的親情。又如《花的啟示》,文章通過借物喻人,贊揚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人;批判驕傲自大,遇到挫折畏縮不前的人。
(三)正確地挑選群文閱讀的內容
小學生的閱讀以及理解能力都有限,有些自然事物尚且不能正確認知,如果選擇一些偏離小學生視角的文章,就會起到反效果。對于小學語文采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進行閱讀需要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按照同一主題選擇質量優(yōu)秀的文章,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閱讀好文章,從根源上改變閱讀的資源。除此之外教師不能單一地為學生們尋找課外的閱讀材料,可以將課外閱讀資源同課本中的單元內容進行結合與對比,這樣能夠使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文章內容。
(四)根據(jù)不同的類型將需要閱讀的文章分類
這是群文閱讀中提高閱讀效率的一個主要方法。例如,在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版社大多都是按照單元進行內容上分類的,那么在群文教學中每一個單元就可以作為一個群文教學的內容,由此,教師可以根據(jù)每篇文章的題材和寫作中的語言特點等多個方面,并具體結合本班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展開群文閱讀教學。為了有效地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該選擇一些學生相對薄弱一些的方面的文章進行系統(tǒng)的群文閱讀引導,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來重點地有針對性地對群文閱讀進行練習。鑒于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完全,在群文教學中,教師所選文章要源于學生的生活,在引導學生時要有技巧,使用一些接近生活實際的方法,這樣在學生看來,教師的教學是富有色彩的,有吸引力的。
(五)多層次地呈現(xiàn)文章
小學中的群文閱讀任務是由多篇文章組成,怎樣有效地組合文章至關重要。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的文章主旨特點和要求對文章進行組合分類,并且以多種形式來呈現(xiàn)出文章主旨。一篇文章不可能只有一點與其他文章相似,它的寫作手法,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等都可能與某一篇文章相類似,那么找出相似的文章并與其組合,以不同的方式將文章的特點呈現(xiàn)出來,這樣對于學生透徹地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幫助。當然,教師不能只是簡單地把文章一篇一篇拿出來讓學生們閱讀,而是確實經(jīng)過自己的篩選組合,此外,教師應該設計一個舉一反三的方式,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一篇簡單易懂的文章,之后再引出三篇較有深意的文章。
結語:
在小學群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的主體,綜合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水平;同時,我們還要有效掌握閱讀技巧,創(chuàng)設新的閱讀教學模式,使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快速閱讀能力得到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艷艷.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5(7).
[2]張姝虹.淺論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