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苑靈
【摘要】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所謂‘家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做促進兒童發(fā)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方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fā)展。
【關鍵詞】家園合作;幼兒園;教師;家長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2-0090-02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
所謂‘家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做促進兒童發(fā)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方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fā)展。雖然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園是處于主導地位,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許多家長都認為我的孩子繳了錢上幼兒園,幼兒園就應該為他們提供一切方便,實施一切教育。而他們只管提要求,因此也出現(xiàn)少數(shù)家長向幼兒園或班上老師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向老師提出要照顧他的孩子,吃飯要喂,站隊要在前面,上課要多給孩子回答問題的機會,表演時要當主角等等,這就是他們對孩子教育的理解。
一、過去家園合作的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幼兒教師與家長均為教育者,都是對幼兒實施教育的主體,只有家園雙方進行合作,才能有利于幼兒的成長。但是,目前我們的幼教實踐中,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效果還不十分理想,仍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幼兒園與家長對家園合作的內(nèi)涵理解不夠
表現(xiàn)在:一方面,幼兒園扮演著居高臨下指揮者的身份,在缺乏對家長教育需求的考慮情況下,或多或少改變了原有“本著平等的原則,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初衷,給人一種幼兒園“要對家長進行教育”的感覺。而另一方面,家長也沒能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與幼兒園共同合作教育孩子。有些家長對于幼兒園組織的各項活動也只是被動參與。在對“家園平等合作,家園教育同步”理念的認識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家長缺乏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幼兒家長把幼兒教育等同于幼兒園教育;有的家長認為“樹大自然直”;有的認為孩子幼時主要長身體,上小學才是教育的開始;還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幼兒園,教育就是老師的事,家長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有的幼兒家長從未專門學習過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家園共育的觀念薄弱。
另外,教育方法不當。有的家長一味追求智力開發(fā),不懂得非智力因素對幼兒發(fā)展的重要性;對孩子或過分溺愛與保護,或過分嚴厲經(jīng)常打罵;也有部分家庭因三代同堂等原因,造成了教養(yǎng)孩子的不一致等等。上述家教誤區(qū)的存在,使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產(chǎn)生了矛盾,出現(xiàn)家教效果抵消幼兒園教育效果等現(xiàn)象。
(三)實際開展的家園合作教育工作實效性不強
家園合作的教育效果有限,家園合作不夠深入,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到幼兒園教育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家園合作不夠密切,兩者常常脫節(jié);家園活動很少與家庭教育聯(lián)系起來。
(四)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
新《綱要》指出:“幼兒教師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笨梢姡處熢诩覉@合作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教師的表現(xiàn)還有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例如:在家庭教育指導方面教師視自己為絕對權威,僅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完成教學計劃,而較少考慮家長的需要和想法;而有的教師則忘記了自己作為家庭教育指導者的角色,遷就家長溺愛、粗暴管教等不科學的教育方式。
二、當前家園合作的探索與收獲
(一)家園合作的意義
1.家園合作要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實現(xiàn)教育上的優(yōu)勢互補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存在著各自的優(yōu)勢,這都是雙方所不能互相替代的。就幼兒園教育說,它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幼兒教師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她們經(jīng)過了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培養(yǎng),懂得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掌握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組織的。
家庭與兒童之間的特殊關系決定了它在兒童發(fā)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為家長,他們與孩子之間存在血緣關系,親情關系,經(jīng)濟關系使得這種教育具有強烈的感染性,長期性和針對性,教育內(nèi)容復雜豐富,教育方法機智靈活。只要幼兒園和家庭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這些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作用,形成教合力促進兒童發(fā)展。而現(xiàn)在我們通過新《綱要》相關精神的學習,擺正家長的地位,在家長會中采取”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家長分組討論"的形式。家長就教師的問題結合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與其它家長討論,這樣家長不僅可以在老師這里得到一些比較專業(yè)的育兒意見,而且也能分享到其他家長一些好的育兒經(jīng)驗。同時,教師也能及時從家長那里得到反饋,了解每個孩子在家的情況,針對不同發(fā)展。
2.家園互動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進幼兒發(fā)展
家園互動不應局限于擺正雙方的位置和開展家長與教師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減少阻力,加強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養(yǎng)幼兒。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獨苗、寶貝,所以父母一般都為幼兒做好了一切事情,就連基本的生活自理也由家長代勞,如穿衣服、吃飯等。這就導致了大部分孩子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問題。幼兒園將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這方面放在相對重要的位置,所以只有教師與家長取得溝通,兩者形成互動,從幼兒園和家庭兩方面對孩子進行該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才能使得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取得進步和提高。
(二)當前家園合作所開展的探索
新《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庇纱宋覀兏忧逦目吹郊议L工作的方向,實現(xiàn)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是家長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因此,我園建立了家長學校和家委會,利用家長會、家訪、家園聯(lián)系手冊、家園直通車、家長開放日和幼兒教育的相關講座等形式,有效的保持了良好的家園合作教育。
1.家園合作形式與內(nèi)容
1)發(fā)揮家長資源參與班級環(huán)境布置
引導家長共同參與教育活動及班級環(huán)境布置,使家長真正成為班級環(huán)境布置的合作伙伴。每學期班級的主題活動、區(qū)域性的布置,教師都要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為此,在創(chuàng)設班級環(huán)境布置時,我們邀請家長一起策劃和準備。邀請家長為班級開展區(qū)域活動提供各種操作材料,例如:大班的開展“有趣竹制品”主題教學活動中,家長到處取材,為我們提供了各種竹制品,有竹筒,孩子們可以在竹筒上畫畫;有竹板,孩子們可以用竹板搭建各種建筑物造型;有竹簾,孩子們可以在竹簾上圖色等等。家長們積極參與,搜集了很多活動材料,這不僅使我們的主題活動能有效開展,而且豐富了班級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內(nèi)容。在“閱讀區(qū)”,班級開展了圖書漂流活動,各班設立了圖書漂流分站,家長和孩子們積極響應幼兒園倡議,參與度也很高,他們將自己家里好書帶到幼兒園,寫好班級、姓名、還有讀書的名言,小朋友將自己喜歡的各類書籍,在老師的指導下貼上圖書漂流活動的專用書簽,共同分享讀書的快樂。幼兒園成了一個天然的圖書館,將快樂與知識傳遞的同時,溫暖與信任也將在孩子們的心中久久彌漫。
2)通過親子活動,激發(fā)家長積極合作的態(tài)度
家園合作是一個雙方全身心參與并有所收獲的過程。在教育理念達成一定共識的基礎上組織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可以引導家長在實踐中獲得正確的課程觀念和教育方法,并將這些觀念和方法融入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最終促進孩子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家長開放日”活動,一直是我園所注重的一項家園合作的活動。本學期家長開放日活動,打破了以往開放日的固定模式,以家長參與活動,親身體驗愉悅和成功。在開放日中,調動家長的興趣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教師們在活動之前,就充分利用了家庭資源,動員家長和孩子們準備了大量的資源。而在活動中,教師還有意加入了家長共同參與的部分,有的讓家長協(xié)助幼兒進行手工制作,有的讓家長配合幼兒動手操作,還有的讓家長共于同比賽……家長們通過參與活動,感受活動中的激情和歡樂,從而進一步了解了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還幫助家長樹立了寓教于樂的教育觀。在這些多姿多彩的家園互動親子游戲中,家長一邊看、一邊玩,一邊體驗著孩子們的成長、一邊品味著自己的成功……真可謂一舉多得!難怪家長們很多都反映到以后還要經(jīng)常組織這樣的活動。
3)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建立新型的家園合作方式
在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社會,網(wǎng)絡成為人類交往的常用的媒介,而且在經(jīng)濟發(fā)達的廣東地區(qū),多媒體網(wǎng)絡在家庭中已經(jīng)很普及我們也正在使用手機短信的校訊通片平臺,建立了班級Q群,幼兒園網(wǎng)站等,開始籌建新亞加達幼兒園的獨立網(wǎng)站,這樣更有利于各類信息的快速獲得,加強了家長與幼兒園的溝通了解,促進了家校合作。
幼兒園組織與班級各項活動前,我們都會通過“家園對對碰”版面向家長詳細介紹活動的內(nèi)容和意義,具體指導家長了解孩子的興趣和已有經(jīng)驗,將自己關于活動的構想在“教師信箱”中留言?;顒咏Y束后,家長還可以對活動的延伸提出相關建議,以便教師了解家長的想法及孩子的興趣和需要,有針對性地調整活動內(nèi)容和方式。
4)家長委員的成立能夠有力促進家園合作
家長委員會是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形式。分為園級委員會和班級委員會。主要任務是加強家園的信息交流,協(xié)調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協(xié)助幼兒園工作;反映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協(xié)助幼兒園組織交流家庭教育的經(jīng)驗;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決策和監(jiān)督。
家長委員會的人選必須是一位熱愛幼教事業(yè),熱心為他人服務的人;是一位有組織能力和群眾基礎的人;是一位公眾無私的家長;此外,他還應有一定時間來組織家長委員會的一些工作。同時,家長育兒知識的講座、家長會的定期召開對促進家園合作也起積極的作用。
2.家園合作的具體探索
隨著家長對家園合作的了解認識,參與家園活動的家長也逐步增加,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熱情也不斷提高,下面結合一些具體案例談談當前家園合作的具體探索:
案例一:家園活動參與率逐年提升。
家長參與主題活動,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更多了,當家長出現(xiàn)子女教育方面的問題,經(jīng)常會主動找老師溝通,請老師幫助解決問題。在2016學年上學期,通過我園對家長關注幼兒園各項活動及其家長參加專項活動的統(tǒng)計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家長對幼兒園家園互動的關注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案例二、家園合作的信息化程度逐年提高
為了更好地加強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全園各班級正式開通班級家長Q群,家長可以在Q群里直接向班上老師們了升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與老師們一起探討孩子教育的問題,并可以發(fā)表自己對幼兒園幼兒園管理、教育的看法、見解,及時向園方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讓家長和教師溝通0距離。
(三)家園合作的建議及收獲
1.教師收獲了家園合作的經(jīng)驗
教師要做好家長工作,有效地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首先要注重自我提高,善于總結與家長互動過程中的經(jīng)驗和方法,提高與家長溝通的能力,才能夠與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教育素養(yǎng)、不同性格特點的家長溝通交流。我園鼓勵教師把平時家園活動工作中的點滴經(jīng)驗,收集整理撰寫經(jīng)驗文章,在教師的經(jīng)驗交流會上交流,并且將經(jīng)驗運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2.家長獲得了教育經(jīng)驗并積極撰寫家教心得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許多家長在長期育兒過程中學習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思想,總結了很多實際有效的經(jīng)驗,不僅教師可以從中獲益很多,而且家長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經(jīng)驗。為此我園鼓勵家長總結自己科學的育兒經(jīng)驗,積極撰寫家教文章并評出優(yōu)秀論文。在家教經(jīng)驗交流會上,家長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他們擺觀點、談經(jīng)驗,充分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起到讓“家長教育家長”的作用?;顒拥拈_展提高了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興趣,促進了家園互動。
幼兒教育這項系統(tǒng)工程里,要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的發(fā)展,單單依靠幼兒園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家長、幼兒園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從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頒布和實施以來,教育部門對幼教工作進行了全方位的反思和調整,其中也包括家長工作。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微的任務。”尤其是幼兒園和家庭,它對于幼兒的教育和發(fā)展各自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對于幼兒的成長來說,也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就要通過家園合作,通過雙方積極主動的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努力,使兒童的身心得到發(fā)展幼兒園與家庭是幼兒生活中兩個重要陣地,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有效合作,可以為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孫鈉,毛華清.家園合作滲入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調查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11).
[2]李承.以“五心”創(chuàng)“五新”——淺析提高家長和幼兒園對家園合作的認[J].家教世界,2013(06).
[3]吳云俠.淺談家園共育中的多方職責[J].新課程(下),2013(03).
[4]石偉峰.家園合作的必要性及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7).
[5]陳丹.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研究[D].中國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2009:8-9.
[6]張帆.幼兒教師與家長相互作用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8-9.
[7]周若冰.家園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05,(10):15-26.
[8]曹丹丹.家園合作問題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3,(Z1):19-23.
[9]馮曉霞:《新〈綱要〉與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成長》[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