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鳳鵬
【摘要】探究《基礎護理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校2015級護理專業(yè)兩個班級共280名護生為研究對象,參照班級和觀察班級學生均為140名,參照班級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觀察班級在進行教學時應用思維導圖,兩個班級均完成一個學年的教學任務。結果:觀察班級的學年考核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全部高于參照班級,兩組差異P<0.05,產生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觀察班級學生學習效率、語言表達能力均得到明顯提高。結論: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學生學習效率,研究結果表明,該教學方法值得在學校教學工作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思維導圖;《基礎護理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R4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171-02
《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yè)中主要的專業(yè)課程,也是每個護理專業(yè)學生最基礎的專業(yè)知識課程。其主要對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及技能進行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復雜,知識點分散,學習負擔較重。作為有效表達發(fā)射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把枯燥的知識信息轉化為容易理解記憶的圖形思維,使學生更容易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學習。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我校2015年入校的三年制護理專業(yè)兩個班級為研究對象,兩個班級中學生數量相同。參照班級中男性學生人數為20名,女性學生人數為120名,學生年齡區(qū)間為18至20歲,學生平均年齡為(18.6±0.4)歲,觀察班級中男性學生人數為18名,女性學生人數為122名,學生年齡區(qū)間為18歲至20歲,學生平均年齡為(18.2±0.5)歲,兩班級學生學習起點均為普通高中,資料數據差異分析,P>0.05,沒有產生統(tǒng)計學意義。
2.方法
在對兩班級學生進行課程教學過程中,參照班級依舊使用傳統(tǒng)理論課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工作,教師按照傳統(tǒng)方法對學生進行課前導學預習工作,對學生課后知識掌握情況了解方式主要以課后作業(yè)以及理論知識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指標[2]。對觀察班級學生在進行教學過程時使用思維導圖進行相關教學,教師在課前預習階段,通過學生對思維導圖工具的應用,只對學生進行一級分支的思維導圖的課前預習任務布置,由學生自己添加二級、三級思維導圖的分支,并讓學生對自己認為的知識點和關鍵詞進行不同顏色的標注,有利于學生的課前學習[3]。在課堂學習階段,通過教師對學生思維導圖中標注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并對學生思維導圖中的錯誤給予指正,通過教師對思維導圖的應用,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點的理解,而且教師通過將學生上堂課的思維導圖成果進行展示,將上節(jié)課的重難點知識進行總結回憶,由其他學生對其優(yōu)缺點進行指出,促進學生們共同提高。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安排學生自己對思維導圖進行第三次修正,形成課程評價標準[4]。
3.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的考核標準為學生《基礎護理學》這門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及日常作業(yè)完成情況相結合形成。兩班級學生的期末考試試卷均由學校同一教研組進行編撰,試卷難度相同,試卷批閱工作由同一組教師進行流水評閱。最終考核成績=平時作業(yè)完成成績(40%)+期末考試成績(60%)。并且通過教研組自行設計的思維導圖調查問卷,對兩組學生的學習效率、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進行調查,回收兩班級學生有效調查問卷數為275份,回收試卷有效率為98.0%。
4.統(tǒng)計學方法
將參照班級和觀察班級學生的各項數據輸入SPSS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數據的分析處理,將學生成績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進行表示,此項數據采用t檢驗的方法進行檢驗;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率采用n(%)的形式進行顯示,此項數據采用檢驗的方式進行相關數據檢驗,若差異P<0.05,產生統(tǒng)計學意義,若差異P>0.05,差異不產生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學生的最終考核成績對比
將兩班級學生的最終成績進行相關數據分析,計算可知P<0.05,產生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學生成績如下表1所示:
2.學生學習效率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率對比
將兩班級學生學習效率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率進行相關數據的分析,計算可知P<0.05,產生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相關數據提升率如表2所示:
三、結論
思維導圖工具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學生對《基礎護理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成績,對學生理解應用相關知識點,起到促進作用,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課前自主預習能力以及課后自主復習效率。同時,在新課改的帶領下,思維導圖的應用教學可以有效的將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體地位進行體現,提高學生對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整體的掌握,對教師講述的知識點可以更好的進行理解,做到最優(yōu)化的復習[5]。
本次研究持續(xù)時間較長,研究數據結果經過差異計算,P<0.05,差異產生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此項研究數據可以作為統(tǒng)計學案例。即觀察班級學生的最終學習成績(75.2±6.8)分,學習效率80.0%以及語言表達能力78.6%的提高率均高于參照班級學生數據,證明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學生《基礎護理學》的學習過程中具有明顯成績提高的效果,與吳帆、馬克娜、阮杰[6]等人研究結果相同,且統(tǒng)計學數據有效。
綜上所述,經過對280名學生此學年學習《基礎護理學》學習情況的研究,確定將思維導圖工具應用于《基礎護理學》學習中,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明顯的提高,證明此項研究具有實際應用的價值,值得學?!痘A護理學》學習過程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莉,李銀芳,趙芹等.思維導圖在《基礎護理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12):1249-1251.
[2]陳紅靜.思維導圖在中職《基礎護理學》教學中(下轉205頁)(上接171頁)的應用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
[3]王名銘,趙宏宇.思維導圖在《基礎護理學》理論教學中的研究應用[J].才智,2017(10):45,47.
[4]岳月娟,龔鳳翔,馬婷等.思維導圖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6,34(23):87-88.
[5]李莉,李銀芳,劉航等.思維導圖在《基礎護理學》實驗課集體備課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3(3):8-10.
[6]吳帆,馬克娜,阮杰等.思維導圖在本科生《基礎護理學》自主學習中的應用[J].醫(yī)藥前沿,2016,6(7):37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