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可以用童話、故事的形式來吸引他們認真聽講。玩游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根據(jù)他們這一特性在數(shù)學課堂中,我常常把有關的內(nèi)容,編成生動活潑的游戲,跟教學一起結合在游戲中,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掌握數(shù)學知識。
【關鍵詞】激發(fā);激勵;體驗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294-01
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上課很容易走神,只有用童話、故事、游戲等形式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只有讓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使他“樂學——愛學——會學”。
從教以來,我一直都擔任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我覺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就想方設法讓他們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為以后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會學得比較輕松,教師也教得更自在。那么,如何讓學生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下面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談談: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魯迅說過:“如果學習沒有興趣,就是一種負擔,沒有興趣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興趣是一個人為了探索知識和認識事物的意識傾向,有了這一傾向,學生在學習中才能表現(xiàn)出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喜歡數(shù)學,盡量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讓數(shù)學課更加貼近生活,讓學生在感到數(shù)學就在我身邊,從而使學生更加主動更加積極的學習數(shù)學。例如:學習“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教師首先提出:“今天是我們班杰軒同學的生日,老師在商店里看到很多漂亮的氣球(同時出示三種氣球,每種氣球下面分別標有:9角一個、5角一個、1元1角一個),我想買兩個氣球,代表全班同學送給杰軒作為生日禮物?,F(xiàn)在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買哪兩個汽球呢?需要多少錢呢?請同學們商量一下?!痹诖死蠋煵]有增加“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而是借助學生身邊最感興趣的事例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這件事情有較強的探究愿望,能激發(fā)他們更強烈的探究激情。
二、用童話、故事的形式,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剛從幼兒園轉到小學,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我們可以用童話、故事的形式來吸引他們認真聽講。而且“故事是兒童的第一大需要?!鄙鷦拥臄?shù)學故事令人終生難忘,故事中有生動的情節(jié),豐富的情感,寓知識于故事之中,不僅吸引學生,也符合學生形象記憶的特點。打開我們的教材,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美麗的童話內(nèi)容,如一年級上冊的第6、7頁小兔蓋房子,第14、15頁野生動物園,一年級下冊第20頁熱鬧的小河邊,第41頁小熊的一家,這些都是兒童喜歡、熟悉的情境,而在這里也包含了許多奇妙的數(shù)學知識,需要探索才能完全理解,這就容易激發(fā)兒童主動探究的欲望。
三、在游戲中,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玩游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根據(jù)他們這一特性在數(shù)學課堂中,我常常把有關的內(nèi)容,編成生動活潑的游戲,跟教學一起結合在游戲中,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掌握數(shù)學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設計相關的游戲,如送信、奪紅旗、開火車、小貓釣魚、摘蘋果、紅花配綠葉等穿插在課堂教學中。這些游戲能照顧到點又能覆蓋到面,信息反饋及時,學生興趣盎然,其樂融融。
四、在操作中,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為了讓一年級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擺一擺”“畫一畫”“圈一圈”“數(shù)一數(shù)”等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學生在直觀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能夠積累學習的“關鍵經(jīng)驗”,而這些經(jīng)驗是老師無法教會的,必須由學生自己體驗。利用數(shù)學學具進行操作實驗,讓學生動手動腦,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等,感知學習內(nèi)容,動中促思,玩中長知,樂中成材,使學習內(nèi)容在有趣的實驗中牢牢記住。一年級下冊第27頁“圖形的拼組”中就有一個做風車的手工活動?;顒娱_始時,先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一張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或自己通過活動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從而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紙做出一個風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體會了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們之間的關系。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紙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又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驚奇地發(fā)現(xiàn)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五、在比賽中,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一年級學生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xiàn)自己,課本就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例如,一年級上冊中第13頁“誰摸得高,誰擺得多”,第113頁“用相同的時間,看誰算得又對又快”;一年級下冊中第26頁“奪紅旗”等游戲都適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
當然,教師在組織比賽時,要給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認真總結經(jīng)驗教訓。如果比賽完就了事,那么長才干的只是少數(shù)學生,大多數(shù)學生仍得不到提高,極易產(chǎn)生自卑感。
六、用激勵評價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不管是大小還是小孩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表揚,不喜歡被別人批評。所以,課堂上我們盡量用賞識的方法表揚學生。用一些鼓勵的語言,例如:聽他回答得真完整、你真棒、你真是老師的驕傲、“太棒了!還有誰能超過他!”……這些激勵式的評語能在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形成一股強大的心理推動力,在潛意識中產(chǎn)生向表揚目標努力的追求,對學習的態(tài)度是樂意的、主動的。當學生遇到困難,回答不出問題時,我便說“你肯定行,再動動腦筋,好好想一想!”如遇到沉默寡言、不愿意回答問題的學生,我更是一次又一次滿懷期待地說:“你先試一試,輕輕的說給老師聽一聽。”“真不錯!聲音稍微響亮一些,同學們就聽到了?!边@一切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學生在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中進行思考和學習,感到學習是一件開心的事。
總之,一年級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無法教好他們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關注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鼓勵學生,讓他們永遠充滿學習的自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那一份獨特的快樂,學生就會更想學、更樂學。
參考文獻
[1]郭海燕.教育藝術[J].北京:首都師范大學青年教育藝術研究會.
[2]刑孟達.再論素質教育與課堂教育[Z].長春: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7.
[3]黃河清.家校合作導論[J].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53-54.
作者簡介:焦子軍(1972.7),男(漢族),山東省,本科,日照市嵐山區(qū)巨峰鎮(zhèn)卜落小學,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素質教育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