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內容摘要】當前,學生的學習條件也越來越好,隨之而來的并非更優(yōu)秀的學習效果,而是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困境,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動力,對學習失去信心等等,特別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許多學生沒有學習毅力,無法堅持學習。針對這些學困生的特點,本文重點探討如何改變這些“學困生”的現(xiàn)狀,讓學困生逐漸走出學習困境。
【關鍵詞】高中英語 學習困境 轉化策略
“英語學困生”主要是指沒有信心和興趣,缺乏學習英語的動力和科學方法的學習較為困難的學生,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未能完成英語學習任務,達不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要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中英語課堂中“學困生”仍大量存在,這給部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嚴重的消極后果,同時也嚴重阻礙了高中英語學科的整體發(fā)展。
一、高中英語“學困生”的現(xiàn)狀與成因
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高中學生容易產生較為嚴重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對于不少高中學生來說,英語仍然是最難學的課程,成為學困生也就見怪不怪了。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不同,導致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家庭,學校,教師和教材等方面的外部原因也是造成“學困生”的重要原因,學習方法與習慣的不科學性,單詞記憶上的死記硬背,這些因素會導致學困生出現(xiàn)學習壓抑、學習心理自卑等狀況,不僅會阻礙對學生意志力、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深入挖掘,還會局限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
二、如何讓一名“學困生”成為“學優(yōu)生”
當今中國教育現(xiàn)狀亟待解決的教育難題之一就是對“學困生”的教育,這不僅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教學積極性和教育主動性,而且需要教師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所有教育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就教育者本身而言,更要全身心地關心關愛學生,有耐心、有恒心地進行教學活動,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唯有如此,現(xiàn)階段廣泛存在于各個學校的“學困生”的教學難題才有希望得到進一步解決。
1.善用情感手段,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
英語雖然是一門靈活的語言,但對于廣大高中生而言,它卻是枯燥又無味的語言。如何從根源激發(fā)學困生的英語學習興致,使他們走出學困生的行列,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及成績,相信這是廣大高中英語教師都在研究的課題。第一,教師要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自信,積極、樂觀的面對英語課程,徹底改變自己以往消極且被動的學習觀及學習方法。因為學習困難的學科,學生必然是沒有興趣與自信的,長期以往會出現(xiàn)畏懼的情緒,他們雖知道英語課程有可能會影響自己終身的發(fā)展,但由于多種原因其心理會不自覺的出現(xiàn)排斥英語課程的現(xiàn)象。經過一定時間段的學習,他們對英語課程的排斥心理會不斷增加,自然會開始厭惡此課程,甚至產生要放棄英語課程的想法。鑒于此,高中英語教師對待學困生,必須要及時的對他們進行思想方面的轉化;第二,英語老師還要及時反思自己,對待學困生必須要耐心、關心及細心,這樣既能全面了解每個學困生,還能夠找到引導他們的走出困境的切入點,最關鍵的是能讓學困生感受到教師的真心,達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目的,發(fā)揮好榜樣的作用,真正的將思想轉行工作滲透于教與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發(fā)自真心的敬佩與喜愛老師;第三,教師要主動放下自己的高姿態(tài),要時常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感知他們的心理、心靈及情感因素,將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知識結合起來,不失時機的引導與啟發(fā)學困生,和學生成為心靈上的朋友,了解學困生的所思所想,找準最佳契機來轉化學困生。
2.善用激勵手段,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高中英語教學是否能處于高效化的狀態(tài),不僅在于學生的智力因素,更在于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能及時調控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出現(xiàn)心情不好拿學生出氣的現(xiàn)象,更不能用訓斥、傷人自尊的語言,要平等的看待班級中的每個學生,確保全體學生都獲得共同的進步與發(fā)展。對于班級中表現(xiàn)突出、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老師要多啟發(fā)與點撥,促使其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對于表現(xiàn)一般、成績一般的學生,老師要多督促與肯定,培養(yǎng)他們堅定的意志力,樹立堅定的自信心,徹底消除英語學習的畏懼情緒;對于表現(xiàn)、成績都較差的學困生,要堅持不訓斥、不責備、不放任墮落的原則,讓學困生時刻感受教師的關心與關注,同學的期待與幫助,從而徹底打消厭學的情緒。同時,教師要對學困生的點滴進步進行及時肯定,并將他們和優(yōu)秀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及學習游戲,不斷感受獲得成功時的喜悅。
3.優(yōu)化教學模式,改進課堂教學習慣
轉化學困生學習的困境,需要讓所有學困生都參與到課堂中,有所收獲,這正與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的“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是相同的道理。因此,高中英語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堅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觀:“凡做一事,要用最簡單、最省力、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子,去收獲最大的效益。”正確看待學生間的學習差異,認同差異,將班級中中層學生作為制定教學計劃的起點,這樣對待學困生可以適當降低起點,對于優(yōu)秀學生可以適當提升起點。課前備課時,要在全體學生知識水平的基礎上,設計出不同層次的教學過程,并在課中進行分層訓練,讓每個學生都真正的參與每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教師也會得到無限快樂和滿足,產生教與學的良性循環(huán)。
總之,轉化學困生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有責任幫助這部分學生走出“困境”。作為英語教師,應該多關注各個階段的英語學困生,及早幫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問題,讓他們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福臺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