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蕓
摘 要:和諧、良好的幼兒常規(guī)是我們老師一直向往和追求的目標,而《指南》中也提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規(guī)、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針對《指南》中的精神和我園實際操作的需要,我們進行了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同時也總結出要想讓和諧、良好的常規(guī)永遠伴隨著我們,首先得從小班開始,打好基礎;其次是巧借兒歌,引導啟發(fā);再次是利用游戲,在玩中培養(yǎng)練習;此外還要做到有意識分配小任務,培養(yǎng)做事能力。在活動中采用具體形象,讓幼兒親身體驗行為的方式,才能建立穩(wěn)固的常規(guī);同時還要幫助幼兒明確規(guī)則意識,強化訓練;除此之外還要以鼓勵為主,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最后要做到保教合作,堅持統(tǒng)一性和持久性。
關鍵詞:幼兒;和諧;常規(guī)
如何幫助幼兒建立和諧的生活和學習常規(guī)是我們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在平時的一日常規(guī)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并不愉快的“小插曲”。那么怎樣才能幫助幼兒建立和諧、良好的生活和學習常規(guī)呢?對此我們也通過各種形式如教研會議、教科沙龍、教師例會等一系列活動進行了探討,從中也總結出了一些小經驗。
一、 小班開始,打好基礎
長期的教學實踐讓我們知道小班的孩子最喜歡模仿,剛形成自我意識,而良好的常規(guī)能使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比較協(xié)調,不會束縛和限制幼兒。比如在以前的生活中我們帶領幼兒洗手、喝水時,都是分批讓幼兒洗手后去喝水,這樣讓后面的幼兒等的時間長了,場面開始有騷動,程序就混亂了。對于這一現(xiàn)象,我們可以讓幼兒洗完手后自由去喝水和活動。這樣有松有緊的常規(guī)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在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就會比較容易集中,也提高了活動的效率。
小班幼兒沒有自我控制力,很多東西只能理解表面,而打比方的話語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點。在引導幼兒坐姿上,我們采取了比喻的方式,例如:安靜下來就說成小嘴巴關關門,坐好了就說成是兩只小腳頭靠頭睡覺了,小手粘上膠水了。形象的比喻幼兒也很容易理解和做到。諸如此類,小班的常規(guī)建立好了,就為以后中大班的學習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 巧借兒歌,引導啟發(fā)
兒歌朗朗上口,深受孩子們喜歡,所以在培養(yǎng)生活常規(guī)時我們可以用兒歌來幫助幼兒掌握生活常規(guī)的要領,這樣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幼兒洗手時,我讓他們一邊洗一邊念兒歌:“小朋友,來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指縫手腕都要搓,看誰洗得白又香。”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之中掌握了洗手的步驟。另外吃飯也是一大難題,很多幼兒在吃飯方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挑食現(xiàn)象。為了幫助其糾正,在開飯前我利用餐前的時間,給幼兒念兒歌:“吃飯飯,飯飯香。一口青菜一口飯,一口肉肉一口湯,青菜吃了精神好,肉肉吃了身體棒,喝口湯湯潤潤腸,主食米飯不能忘?!笨傊覀円獜挠變旱膶嶋H情況編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幫助幼兒熟練掌握常規(guī)要領。
三、 結合游戲,玩中培養(yǎng)練習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方式,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在常規(guī)的教育中充分運用到了它。通過一些教學游戲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guī)的教育和培養(yǎng)。如開學時,我們通過游戲《找朋友》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毛巾和杯子、小床標記。我們還通過益智游戲《猜猜我是誰》,加深幼兒對老師和同伴的認識,從而增進與老師和同伴間的感情。
四、 分配任務,培養(yǎng)能力
幼兒們年齡雖然小,但他們某些方面的能力我們也不能低估的。有些幼兒能做的事情我們要放手放心地讓他們去做。例如:可以以“值日生”的方式鼓勵他們做一些簡單的勞動——用餐時幫助老師給小朋友分餐具;午餐后一起收拾餐桌;早晨早來的小朋友幫同伴翻椅子;晚上放學時幫老師給桌子和椅子排排隊;上課幫老師發(fā)發(fā)書本、彩筆等物品;下午睡覺起來自己整理棉被等。這些事情幼兒都很感興趣,孩子們爭著當“值日生”,因此要適當?shù)胤峙湟恍┬∪蝿?,讓幼兒親身體驗、親力親為,從而建立穩(wěn)固的常規(guī),培養(yǎng)他們做事的能力。
五、 鼓勵為主,發(fā)揮榜樣作用
幼兒的天性一直是好學習、好模仿的,他們不僅能將生活中見到的事物牢牢記在頭腦中,還能有模有樣地表現(xiàn)出來。因此這為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guī)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為了讓幼兒熟練掌握生活常規(guī),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經常組織幼兒進行生活常規(guī)能力的比賽。例如:“穿衣服比賽”,比一比誰在比賽中穿得又快又整齊,我們在游戲中評出冠亞季軍,并通過發(fā)放獎狀和小獎品的方式大力表彰和鼓勵。比賽后每次午睡起床后孩子們都積極地自己穿衣,自己整理衣褲。穿得快的有進步的小朋友還會得到老師的“穿衣小明星”獎章獎勵。像這樣的比賽,既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又提升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六、 保教合作,堅持統(tǒng)一性和持久性
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并不難,難的是要改正幼兒的不良行為。所以我們幼兒園老師和家長要保持一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絕對不能出現(xiàn)一個老師一個要求,或者幼兒園一個要求,家里又是一個要求,這樣會讓孩子感到盲目和無所適從、只會讓我們的教育事倍功半。所以家園要統(tǒng)一戰(zhàn)線,才能取得有效的教育成果。在此過程中我們就很好地利用了幼兒園微信平臺、家校路路通、幼兒園網(wǎng)站論壇、班級QQ群等媒介,達到了很好的家園共育效果。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孩子們的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全體教師的愛心、耐心和恒心。而且常規(guī)教育是幼兒園開展活動的基礎教育,我們幼兒園老師要深刻認識到這點,把常規(guī)教育放在教學首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幼兒在幼兒園里順利進行各項活動,學習各種本領。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教學中我們還要去捕捉孩子的閃光點,賞識孩子的點滴進步,讓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陸小霞.淺談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自主性的發(fā)展.
[2]郭俊瑩.以幼兒為本,培養(yǎng)自主管理意識[J].幼兒教育,2011(2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