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曾
摘要:“情景再現(xiàn)”作為紀錄片創(chuàng)作手法之一,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的出現(xiàn)大大拓寬了紀錄片的題材領域,尤其是在歷史紀錄片中的廣泛應用。文章以大型歷史紀錄片《楚國八百年》為例,從影像表達、完善敘述、主題表現(xiàn)、審美價值這四個方面闡述“情景再現(xiàn)”在歷史人文紀錄片中的重要功能。
關鍵詞:情景再現(xiàn);表達;敘述
記錄片從來都是真實地回溯歷史與關照現(xiàn)實,蘊含大量的知識信息與深度的社會思考,但關于“情景再現(xiàn)”在紀錄片中存在的問題卻一直爭論不休。雖然如此,但至少沒有人在紀錄片是否可以用虛擬的“情景再現(xiàn)”手法表達真實的歷史這個問題上躊躇了?!扒榫霸佻F(xiàn)”作為紀錄片眾多表現(xiàn)方式中的一種,它本身并不會動搖紀錄片的真實性?!啊畧鼍爸亟ㄊ墙柚鞣N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重建現(xiàn)今社會肉眼無法觀看到的場景,它包括用電腦合成的方式復活已經(jīng)消失的文物古跡、通過技術展現(xiàn)人類無法直接用肉眼看到的宇宙星空、借助電腦特技動畫復活已經(jīng)消失的人物等。因此,在人類學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中,手法的運用逐漸出現(xiàn)多元化的趨勢。但是,人類學紀錄片一定要避免在拍攝過程中一些“再構成”手段的任意運用。”[1]合理的“情景再現(xiàn)”不僅能夠加強和豐富紀錄片內容的表達,還將提升整部作品的內涵和審美。
由中央電視臺和湖北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出品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楚國八百年》,抱著謹慎與求實的態(tài)度大膽嘗試,在拍攝過程中運用了“情景再現(xiàn)”的手法來加強對時代背景的烘托和人物、事件的刻畫,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成為本片的一大亮點。因此,認識到“情景再現(xiàn)”對紀錄片的表達和提升確有裨益。
一、“讓畫面言說”——加強影片的影像表達
“紀錄片從電影膠片到數(shù)字電視的轉變都是以畫面和聲音為媒介,以聲畫造型為傳播方式再現(xiàn)和反映生活的一種屏幕藝術形態(tài),作為人類文化的載體之一,紀錄片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努力把各種文化形式、文化內容都用影像的方式表達出來?!盵2]然而,在傳統(tǒng)歷史類題材紀錄片口述加圖片資料的單一敘述中,如果去掉語言就只剩下歷史遺跡、人物和風景照片,這些影像實際上只是充當了聲音的簡單附庸,處于基本“失語”狀態(tài)?!扒榫霸佻F(xiàn)”的運用為打破這種狀態(tài)提供了一個有效渠道,它以其自身的影像化語境,使紀錄片中的影像擁有了獨立的語言地位,加強了影片的影像表達功能,讓紀錄片在面對歷史文化題材的時候也能夠堅持“讓畫面說話”。
為了做到“讓畫面說話”,讓影像承載更多的信息,紀錄片的編導們費盡苦心地在“情景再現(xiàn)”的實踐中尋找出路。例如《楚國八百年》中有一段再現(xiàn)熊繹驅車趕往周朝朝拜時的歷史場景,盡管坐的是極其簡陋的柴車,且道路未辟,泥濘不堪。隨著柴車搖搖晃晃地不斷前進,熊繹臉上的自豪與喜悅之情也越發(fā)明顯。這段“情景再現(xiàn)”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天氣是陰沉的,周圍是茫??莶輼淠?,泥濘的小路,破舊的柴車,一片蕭敗之景中熊繹遮掩不住的興奮之情點亮了整個畫面,僅是通過這些簡單物象的對比完成了對事件的描述,僅僅幾秒時間卻突出展現(xiàn)了熊繹對中原大地的的欣然向往之情和對即將受封的迫切,可謂是“讓畫面說話”簡潔而又生動的一例。
“進入新讀圖時代,觀眾要求紀錄片不僅僅要鏡頭好看、觀賞性強,而且還要給人一種“進入”歷史事件的感覺”[3]“情景再現(xiàn)”的運用恰好給紀錄片營造一種可感知、可體驗的影像化語境。
二、“還原第一現(xiàn)場”——完善影片的敘述功能
“情景再現(xiàn)”是電視工作者面對歷史缺憾的一種無奈的選擇??陀^地說,“情景再現(xiàn)"之所以能在紀錄片中找到生存土壤,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原始影像資料的匱乏,這一點在歷史追溯回眸類的紀錄片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歷史類紀錄片要將文獻記載下的歷史鮮活、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對歷史進行重新敘述,然而,歷史卻如同一個寡言少語的老人,給我們留下的往往是只言片語的文字記載,甚至往往干脆留下一個個歷史斷點。歷史不可重來,重新拍攝過去發(fā)生的事件顯然不可能,在這種完全不能再補拍到任何相關的影像資料素材的情況下,我們只有通過嚴謹?shù)氖妨峡甲C,將影片涉及到的關鍵性和核心性事件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使影片對整個歷史事件的闡釋完整、連貫。
《楚國八百年》在講述楚人立國時根據(jù)《春秋》相關記載的細致挖掘,重現(xiàn)了楚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歷史場景。場景通過大雨傾盆下的鞭打驅逐,老弱病殘懸臂攀巖,深山老林中的穿行,寒風凜冽下跋涉以及眾人登頂望見開闊平原的歡慶等場面的編排,訴說了楚人悲慘的身世和他們隱忍、頑強的性格。又通過山林打獵,征服丘陵,開墾農田,禾苗茁壯成長的畫面,展現(xiàn)了一幅楚人辛勤地建設家園的生動畫面。這段場景的再現(xiàn)也非常重視宏觀場景重現(xiàn)與微觀局部暗示的結合。例如,在拍攝楚人建設家園的各個畫面時,總有一輪暖陽普照大地,用溫暖明快地色調和快速拉推的鏡頭,巧妙地預示了將來楚國如日中天的盛況,以及展現(xiàn)楚人朝氣蓬勃、信心滿懷的精神風貌。這些“情景再現(xiàn)”的部分還特意使用非具象的動畫剪影,在將遠逝的歷史情境營造出強烈的“現(xiàn)在時”時空感的同時,又不會使觀眾產生迷惑,可以說,“情景再現(xiàn)”的運用對這段歷史的敘事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
由此可見,“情景再現(xiàn)”運用得當不僅可彌補缺乏歷史影像資料的不足,而且能使存留的少量零碎歷史遺跡顯得連貫而生動,能使沉寂的遠古人物和歷史場景鮮活起來。
三、刻畫情感世界——突出影片的主題表現(xiàn)
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的史學記載都摒棄了人們的歷史情感,所以,紀錄片無法完整重現(xiàn)的除了遠逝的歷史時空,還有歷史人物無法琢磨的內心世界。然而,人物的內心世界對于我們理解和感知歷史確又是至關重要的,每個人實際上都是通過歷史情感與自我情感的互動來理解和感知歷史的?!扒榫霸佻F(xiàn)”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紀錄片難以把內部心理表現(xiàn)出來的困難,它所搬演或扮演的不僅僅是客觀的歷史場景,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再現(xiàn)主觀的情境,表達必要的情感。
《楚國八百年》是一部以人物為線索,記錄了楚國由盛及衰的八百年歷史,展現(xiàn)楚國文化風貌的歷史類紀錄片,人物情感世界的刻畫對于這部影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除了背景解說和聲音渲染之外,本片也嘗試用“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刻畫人物的情感。例如,在對楚武王人熊惲人物性格的刻畫上,影片多次出現(xiàn)青年時期的楚武王勒馬徘徊在楚國邊境的鏡頭,這個鏡頭中楚武王那雙充滿了欲望的眼神讓人印象極為深刻,他渴望權利,細微的眼神中傳達出了對中原的狼貪虎視。再如,齊桓公帶領八國聯(lián)軍包圍楚國都城時,搖曳的燭影中楚武王時而低首沉思,時而負手徘徊,即使兵臨城下,楚武王也不亂陣腳,臉上更不見絲毫懼怕之色。這兩個鏡頭不僅敘述了雄心壯志,不懼強權的楚武王在大兵壓境時臨危不亂,機智地派出楚國使臣屈原化解危機的歷史事件,也通過楚武王堅定的眼神和在帷幕中挺直的背影等細節(jié)的處理讓我們對歷代楚國國君野心勃勃的形象和剛烈勇猛的性格有了一個直觀的把握。endprint
“情景再現(xiàn)”對人物情感世界的刻畫引起了觀眾感官上的共鳴,創(chuàng)作者與觀眾互動中完成了整個傳達過程,這既需要創(chuàng)作者凝煉出恰當?shù)囊庀?,又需要觀眾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人物情感的“再現(xiàn)”對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提出了雙重要求。就《楚國八百年》的創(chuàng)作而言,必須承認:在如何更加恰當?shù)厥褂谩扒榫霸佻F(xiàn)”,對人物情感世界進行更加深入、準確地把握這一問題上,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真實與美學——提升影片的審美價值
“紀錄片的審美價值正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人們在接受紀錄片是藝術的同時,也就接受了紀錄片是有審美價值的,且必須像其他藝術一樣,把審美作為最高使命和最高境界,通過美的建構提升精神創(chuàng)造生活。缺乏審美價值的作品必然是拙劣的且很快會被社會淘汰,其認識作用教育作用都無從說起……”[4]由此可見,審美價值應該是優(yōu)秀紀錄片必須追求的境界?!冻税倌辍吩谥v述居住在中原的楚人為何得名為“楚”時,鏡頭先是在一間古樸的書房中推向書案上展開的簡牘,當鏡頭緩慢拉近簡牘上的文字時,文字里跑出來若干個人形黑影,鏡頭隨著人影移行進入丘陵,當人影在丘陵的灌木中跋涉時,腳下的土地又變成了地圖。畫面中以褐色、黃色、墨色為主的色調營造了一種古雅的視覺氛圍,而從文字中走出小人這一動畫技術的情景應用,極具創(chuàng)意地演示了“楚”字的形成,又讓畫面有了動靜結合的藝術效果。這一情景再現(xiàn)的應用既增強了畫面的藝術美感,又視覺化地解讀了厚重的歷史知識。
“情景再現(xiàn)”也滿足為紀錄片追求審美價值做出貢獻。一部成功利用“情景再現(xiàn)”的紀錄片首先具備了形式美,作為編劇、導演精心包裝呈現(xiàn)給觀眾的作品,好的場景畫面構圖,演員服裝、道具以及身形、動作都會帶給影片形式上的美感;一部優(yōu)秀的紀錄片也是在運用鏡頭語言敘事、抒情、追憶,為的是營造一種美的意境,帶給觀眾美的享受,在努力引發(fā)觀眾的共鳴。進一步來講,歷史文化紀錄片自身的價值在于它不僅僅是對歷史的展現(xiàn)和回顧,更蘊含著普遍的生存價值和道德意義,從而引起了觀眾普遍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這些情感體驗與審美感受便是人文關懷的一種體現(xiàn)。
《楚國八百年》作為展現(xiàn)楚國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專題紀錄片,通過講述楚國豐功偉績的國君的典型事跡,意在展現(xiàn)荊楚大地上綿綿不絕的創(chuàng)造力和開拓精神,這種對“以德服人、堅毅、進取”優(yōu)秀品格的頌揚具有當代價值的人文關懷。如何讓“虛擬”的“情景再現(xiàn)”完美地顯示紀錄片的真實美學,這是時代向紀錄片人提出的新要求,在這條探索的道路上我們努力著……
【參考文獻】
[1]歐陽宏生.紀錄片概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2]相里林,南金娟.表達與提升——從《陜西故事》看“情景再現(xiàn)”在紀錄片中的功能[J].今傳媒(學術版),2013(1):88-89.
[3]萬秀鳳.讀圖時代·真實性·紀錄片的革命——談紀錄片“情景再現(xiàn)”現(xiàn)象[J].電影評介,2006(20).
[4]歐陽宏生.紀錄片概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