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瑜
【摘要】英語是高校教育體系的重要學科,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校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顯得更加重要,教師對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理解與重視程度,會直接影響到課堂評價作用的發(fā)揮。高校英語教師,要結合當前教育目標,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保障課堂教學效果,以此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專業(yè)化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高校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77-02
引言
教學評價能夠對教師的教育行為進行指導,并促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不足和優(yōu)勢,進而為下一步的學習制定有效計劃,積極養(yǎng)成良好習慣,確保學習方法能夠被正確掌握。高校英語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學評價,從實際出發(fā),重視具體的有效教學活動實施,提高對教學評價的進一步理解,下面具體分析:
一、正確認識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意義
1.評價內容更加全面
傳統(tǒng)評價方法主要是通過筆試考試的方法,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這種方法對學生理論知識的積累和掌握情況能夠進行考察,但是新課程標準下的評價方法,能夠從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學習兩個方面入手,包括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的表現(xiàn)、特長以及興趣等,這樣的評價更加客觀和全面,更加能夠凸顯出學生的整體情況。
2.有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評價方法運用得科學合理,能夠幫助人們更加清晰的認清自己,教師如果能夠正確認識教學評價,評價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更加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那么學生對自己的認識也會更加清晰,從教師的評價中,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端正學習態(tài)度,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更加積極的展現(xiàn)自我,從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3.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評價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科學、全面、客觀,能夠懂得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并構建和諧的評價環(huán)境,那么學生必然也會更加愿意與教師交流,也會虛心接受教師的評價,在教室的指導下,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進而建立良好的學習觀念和習慣,在日后的學習中,學習效果才會更加明顯。
二、按新課改要求完善教學方案以及評價方法
1.從發(fā)展的角度制定教學評價理念
新課程標準中涵蓋了更為完整的教學方案和體制的建設,在新舊教學理念交替的過程中,既要遵從舊理念中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又要展望未來,探索最新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使英語課程教學變得客觀、真實。全方位、多角度的完善教學評價體制,能夠有效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需清楚本身存在的教學問題,并從中找到問題原因,才能有目的的采取解決辦法。完善評價機制可以讓教師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最終得到能力的提升。首先,高校教師應總結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充分分析對新課程標準內容的理解情況,按照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案,提升教學水平。教學模式的更改,可以讓學生更有目的性的對英語進行學習,對零散知識進行總結;其次,教師需要不斷總結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從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英語學習和表達技巧,發(fā)揮個人教學實力;最后,教師需要辯證的看待學生眼中的自己,對于學生給出的觀點也要虛心接受,只有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個人存在的教學問題,并有針對性的制定解決方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變,都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yōu)槟康?,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英語課程教學,是教師應盡的職責。
2.建立多元化教學評價模式
分析以往的學校管理制度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在教學生涯中,是在被動的接受學校制定的各項考核機制,并按照考核結果進行能力提升以及參加相關培訓課程,這些考核結果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能夠真正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還有待進一步考證。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提出,更尊重教師本身應具有的權益,教師可以在新課改制度的要求下,對個人教學能力進行自主評估,同時能夠更虛心的接受他人的評價。教師還可以參加教學能力評價活動,讓學生客觀地對教師的教學短板進行指正,幫助教師完善教學水平。高校英語課程的教學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并可以從辯證的角度分析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然后客觀、全面的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既可以提升教師的個人教學水平,又可以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實現(xiàn)自我教育和改造。教師和學生都需要接受客觀性較強的改進問題,并對評價結果具有鑒別和分析的權利。利用自我評價實現(xiàn)個人能力提升,改善英語課程教學方案,完善教學方法和策略,才是制定自我評價措施的主要目的。
3.綜合性教學評價目標的形成
高校英語課程的教學對學生的發(fā)展十分重要,而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開展素質教育,可以讓學生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教師開展的指導課程。教師所開展的英語教學課程,不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成績上,忽視對學生智力和素質的教育,而應適當開展與學生個人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有關的教學課程,讓學生之間可以以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完成英語課程的學習。建立團隊協(xié)作模式,才能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方案和解決辦法。教師應不斷提升個人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建立綜合性教學目標和評價目標,這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道路來說,至關重要。首先,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及時發(fā)現(xiàn)其潛在的學習問題和壓力,并適當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引導學生走出學習誤區(qū);其次,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制定符合學生學習進度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最終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均衡提升,激發(fā)學習斗志。
4.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方法
高校教師所開展的英語教學課程,要確保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教師在課堂上建立的評價體系要能夠客觀真實的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且不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為了保證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力水平,采用分層評價手段,以學生個體差異為依據(jù),選擇不同的評價手段,這樣的評價會更加科學:
第一,評價方法應客觀、積極,并以鼓勵幫助學生完成英語課程的學習為目的。深度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特點。
第二,評價機制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并確保學生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才能在以后的英語課程學習當中更有信心,突破艱難險阻,收獲成功的喜悅。
第三,教學評價方法的建立,也可以讓學生同步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評價習慣,確保學生可以分階段的對個人學習狀況進行分析和評定,然后實現(xiàn)自我管理,最終達到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的進步。
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教師需要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斗志,并讓學生合理利用英語這門語言工具,與他人更好的溝通和交流。無論采取哪種教學評定方法,(下轉79頁)(上接77頁)都需要遵從最新的評價模式,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英語能力,讓學生快速建立英語學習方法、學習體系為目的。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確保學生在英語學習道路上擁有正確的心態(tài),才能讓學生和教師及時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省和反思,最終達到能力提升、素質提高的目的。
三、結束語
高校英語教師要正確認識教學評價,教學評價不僅僅是教師了解學生的手段,而且還是學生了解自身學習情況的手段,這樣不僅有效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而且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保障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俊,孫建光.多元化評價體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2]任慶梅.大學英語有效課堂環(huán)境構建及評價的理論框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