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060-01
時代需要開拓型、競爭型的人才,高考不是單純的知識考試,是全方位的素質(zhì)考驗,這種人才不僅要求知識博、能力強,還要求情緒穩(wěn)定、意志堅強、心理素質(zhì)高。高考要想取得成功,我以為僅有實力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學會考試。每位考生要想讓自己的實力得以正常發(fā)揮甚至超常發(fā)揮,那么就需要積累經(jīng)驗,總結(jié)妙招,強化信心,處變不驚,游刃有余,充分發(fā)揮,就需要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高考中,有些考生因應試心理素質(zhì)較差,功虧一簣,為此要重視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本人在高三物理復習教學時,曾嘗試如下方法:
一、注意感情交流
高考臨近,考生都感到很煩燥,雖然他們拿著本書,翻來翻去,可是神經(jīng)卻拒絕接受跳眼簾的蠅頭小字,因此這段時間我就采取自由復習形式,這一段復習不要求學生完成某套題,不留任何作業(yè),要求學生之間進行談心。這一段時間同學與同學談心,比自己獨自復習,收獲更大。這一段時間也要求學生多與父母溝通,從他們那里找到輕松的感覺,一般高考成績出眾與平時父母的感情交流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對最后一次模擬成績下降的同學,壓力更重,與父母交流減輕壓力會更有效。
一、訓練應試心理
既然自己在復習階段搞通了各種基本概念,做過各種類型的大量習題,考試的題目雖然千變?nèi)f化,總是萬變不離其宗,偶而遇到一道做不出的題目肯定是具有較大難度的,我做不出,其他許多學生也做不出,等于沒有這道題目,絕不會影響自己排名次,故而不必因此影響整場考試的情緒。此外最關(guān)鍵一點在于近年來國家高校錄取比例都上升,進入高校的深造不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況且根據(jù)本人的平時水平,基本己定在某一檔次,高考只是一種檢閱自己水平的形式而已,充分相信自己的實力,不必過份緊張。戰(zhàn)術(shù)上重視每道試題。在具體處理每道試題上,卻不能抱“輕視”, “隨便”的態(tài)度,特別是遇到感覺上很容易的試題時,特別要警惕。
三、強化模擬訓練
1、進入高三物理總復習后,每次測試都認真地按高考要求安排場地,每個考場都安排兩召監(jiān)考教師。監(jiān)考教師嚴格按高考要求辦事,若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有舞弊行為,立刻判零分,并將其驅(qū)逐出考場,考試完畢后還要對該生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
2、每次考試試卷的版面安排,都按高考試卷的模式,無論是試題的數(shù)量和難度都類似于高考試題。標準化的題目,讓學生答在高考答題卡上。
3、為了讓學生靈活掌握答題順序,每個試題都印上時間分配,學生看到時間分配就會知道每個題的難易程度,學生自覺地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答題,穩(wěn)扎穩(wěn)打最后攻關(guān),長期這樣訓練,時間長了學生會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到了真正的高考,會合理地安排時間,先用較短時間準確完成基礎(chǔ)部分,再集中精力和時間攻克難題,防止了先做難題耗去了大量時間,事倍功半,再回頭作簡單而容易得分的題時,又可能因時間蒼促而忙中出錯,或心理緊張“發(fā)毛”對容易題目也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從而浪費時間。
如此,經(jīng)過一年的訓練,高考的緊張程度有所下降。平時的考試讓學生當作高考,給學生很多的“高考”機會,而真到了高考,學生如同平時的測試,在心理上沒有壓力感,學生的應有水平就能充分發(fā)揮出來。
四、加強臨考指導
考前輔導,是指考試前一兩天,在讓學生休息好的前提下,抽出兩個小時,做一套所謂的高考熱身韌理題,這套題是根據(jù)歷年高考題的特點和各方面得到的高考信息編排的,這就是學生所說的“壓包”題?!皦喊鳖}很多老師都認為是賭高考題,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出“壓包”題的目的主要是壓學生的心理,考生認為“壓包”題一定能賭著高考題,很相信老師的猜題能力,考前做上這樣一套題他們心理上踏實有底,考前不慌,利于穩(wěn)定情緒,以最好心理狀態(tài)進入考場,達到培養(yǎng)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壓包的目的。例如:在指導眼睛觀察范圍做圖法中,
我畫了三個圖:
這三個圖就說明了如何確定眼睛觀察范圍:首先畫眼睛的像,在向鏡的邊緣引線并延長,兩線之間的范圍為觀察范圍。
這樣指導如果在高考試題中有一個類似的圖或類似的題,就穩(wěn)定了學生的心理,增強解題的信心。這樣,考前輔導就把學生提前帶人了物理高考的狀態(tài),減輕了上一科考試對物理考試的影響,從而提高了物理成績。
物理復習任務艱巨,物理內(nèi)容抽象,思維嚴密,情景多彩,如果心理素質(zhì)較差,碰到某一問題,理解不過來,就亂了陣腳,前功盡棄。因此,物理復習中,要重視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總之,造成考生心理異常的因素很多,最根本的是基礎(chǔ)知識不扎實、能力差,考生心中無把握。自信心不足,由此導致各種不正常心理出現(xiàn)。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其最根本的為打好基礎(chǔ),提高能力。再配以教師有意識的培養(yǎng)和自己的平時訓練,就有可能形成考試應具備的基本心理素質(zhì)。至于對心理素質(zhì)的研究和培養(yǎng),由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也會有不同的做法。但隨著素質(zhì)教育理論的研究不斷深入,也必然會促進考試心理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使其更加完善,從而避免考試中不正常的非智力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