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一兩年以來,我一直都被這樣一個問題困擾著:自己每天精心備課,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生身上,但教學成績卻沒有預期的那么好,甚至覺得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問題出在哪里呢?我時常都在思索這個問題。既然時間花費了,而教學效率卻不高,那就一定是自己的英語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不能產(chǎn)生良好的化學反應,沒有實現(xiàn)高效課堂。那么,想要改變現(xiàn)狀,一種適合我校學生,適合農(nóng)村孩子的教學模式便成了我探尋的目標。
關鍵詞:英語課題;教學模式;學生
伴隨翠屏教育改革的深入,各校都在嘗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我們學校當然也不例外。在我校教科室的帶領下,我們以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為載體,一種真正適合我們自己的——“學、議、講、練”模式孕育而生,那么,這種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中是怎樣運用的呢?要想實質性運用好這種模式,我們又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策略呢?就這些問題,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和認識。
所謂“學、議、講、練”教學模式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為載體,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師生以學案為主線索按照“學、議、講、練”的步驟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方式。具體流程是指首先讓學生課前完成學案的預習導讀部分,然后以獨學或群學的方式完成學案里設計的相關目標任務;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教師設計的問題進行討論、歸納、總結,或提出疑問,最終將討論的結果進行展示;教師針對學生講解展示的內(nèi)容進行點撥和精講深化,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形成知識系統(tǒng);最后學生完成教師精心設計的當堂測試。
如:This is not my schoolbag, it is hers; Are these his erasers? No, they are not his. They are mine.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教師主要巡回各個小組,聽取討論,并進行針對性指導,如提醒學生找到兩種物主代詞所在句中的位置,特別注意his的用法。要求每個組安排一名同學展示講解出他們的成果,教師針對學生歸納的結果給予肯定或否定,并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和學生一起共同梳理出兩種物主代詞的區(qū)別,最后讓學生進行當堂測驗。整個教學過程都必須伴以教師的及時評價和時間的合理分配,并做到適時的調(diào)控,對課堂紀律收放自如。這種教育模式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能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有事可做,尤其能夠讓學困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他們也動起來,在參與中找到自信,發(fā)現(xiàn)樂趣,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英語學科不是純粹的理論學科,它包含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教學任務,所以我們要在不同的教學任務中科學合理變通地運用“學、議、講、練”教學模式。
但是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想要克服解決這些困難,有效的保證“學、議、講、練”教學模式從形式走向實質,讓課堂真的變得高效起來,我覺得應注意以下一些策略。
首先,同年級教師要共同參與分章節(jié),分課時,分類別認真編寫好導學案。目前,我明顯的感覺有時我們的學案流于形式,在編寫學案時,我們?yōu)榱斯?jié)約時間,有時為了偷懶,隨意從網(wǎng)上下載,有的內(nèi)容適合我們的學生,可有的卻不切合我們農(nóng)村學生實際,甚至有的學案簡直就是一篇練習題。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到認真鉆研教材,而且對知識點重新整合,編寫好導學案,設計好教學任務,因為只有教師編寫好了導學案,學生才能按照導學案上的學習目標、語言點導學以及預習作業(yè)去認真預習課本,學生的預習有了目的性,預習就不會盲目。同時導學案的設計應當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難易結合,循序漸進,這樣更利于全體學生的參與。
其次,須指導學生認真預習,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并充分發(fā)揮小組組長的作用。
有了有利于學生預習的導學案,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督促學生認真預習了。第一,讓學生明確預習任務,自主預習課本內(nèi)容。在預習課本時,教師務必要求學生一定要認真結合音標試讀本課生詞,并且盡量在預習時就做到會讀本課的單詞;在掌握了單詞的基礎上,然后把課本中的內(nèi)容閱讀兩遍,同時結合導學案上的學習目標,了解本課主要學習的知識是什么;要求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并結合導學案上的知識點試著理解課文;且學會翻譯文章。在學生自學了單詞和課文之后,讓他們結合預習作業(yè)中的問題,檢測自己預習的效果。第二,要加強小組建設,充分發(fā)揮學習組長的作用,指導檢查督促學生預習。事實上教師指導每個學生的時間畢竟是很有限的,這時候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習組長的作用,讓學習組長以及學科組長對預習的各個階段進行指導,并及時檢查督促本組成員的預習、導學案的完成以及預習筆記,尤其是對于本組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學習組長在預習時也要給予充分的指導幫助,讓他們能讀好、寫好本課的單詞,并能理解課文中一些簡單的知識點,保證本組每一個成員都能充分進行預習。
再次,不斷完善評價機制,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這是保障“學、議、講、練”教學模式持續(xù)進行的動力。
要長期堅持“學、議、講、練”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完善評價機制,保持學生的積極性是教學中最不可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任何人對事物感興趣的熱情度都是有期限的,尤其是孩子,所以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后,課堂大膽展示后,教師都要給以及時的評價,多給學生以鼓勵,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最后,適時引導,參與調(diào)控,這是實現(xiàn)“學、議、講、練”教學模式的保證。
在學生“議”的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要及時的診斷與處理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注意激活“冷場”,控制“過熱場面”,使全體小組成員“動”起來,“活”起來。教師還要下組參與學習討論,隨時把握各組的學習情況,靈活的運用教學機智,調(diào)整學習時間,同時還要教給學生一些探索發(fā)現(xiàn)的方法,不斷引發(fā)學生思維的碰撞,把學生的探索引向深入。針對那些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教師應適時調(diào)控確保他們多思考、發(fā)言,以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蘇鳳嬌.小學英語課堂“聽、讀、講、練”教學模式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06):112-113.
[2]史珍珍.小學英語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李玉,四川省宜賓市,宜賓市翠屏區(qū)南廣鎮(zhèn)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