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惠娟
(邳州市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江蘇 邳州 221300)
對行腹腔鏡手術的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的效果分析
索惠娟
(邳州市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江蘇 邳州 221300)
目的:分析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的效果。方法:對近年來在邳州市人民醫(yī)院進行腹腔鏡手術的53例結直腸癌患者接受護理的情況進行回顧性研究。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53例患者分為護理A組(26例)和護理B組(27例)。在兩組患者的圍手術期內,對護理A組患者進行普通護理,對護理B組患者在進行普通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護理。手術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腹腔感染的發(fā)生率、住院的時間和手術前后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的評分、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的評分。結果:手術結束后,護理B組患者腹腔感染的發(fā)生率低于護理A組患者,其住院的時間短于護理A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手術前,兩組患者HAMA的評分、HAMD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手術后,兩組患者HAMA的評分、HAMD的評分均較手術前有所下降,其中護理B組患者HAMA的評分、HAMD的評分均低于護理A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可降低其手術后腹腔感染的發(fā)生率,縮短其住院的時間,改善其負面情緒。
結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個性化護理
進行腹腔鏡手術是臨床上治療結直腸癌的常用方法[1]。對接受該手術的結直腸癌患者進行科學的護理是改善其預后的重要措施。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的效果?,F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邳州市人民醫(yī)院進行腹腔鏡手術的53例結直腸癌患者。這53例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的方案及目的,并自愿參加。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53例患者分為護理A組(26例)和護理B組(27例)。在護理A組患者中,有男15例,女11例;其年齡為21~66歲,平均年齡為(40.8±3.6)歲。在護理B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3例;其年齡為20~65歲,平均年齡為(40.6±3.7)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在兩組患者的圍手術期內,對護理A組患者進行普通護理,方法是:在手術前幫助患者完成各項常規(guī)檢查、在手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在手術后對患者進行生活護理等。對護理B組患者在進行普通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護理,方法是:1)進行術前個性化護理。在患者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要與其進行一次全面的交流,詳細了解其病史、家庭情況、文化程度、對環(huán)境的喜好和存在的負面情緒,然后根據調查的結果,為其布置病房,合理擺放病房內的醫(yī)療儀器和生活用品,在病房內擺放鮮花,并保證病房內空氣的清新。同時,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存在的負面情緒,對其進行全面的心理疏導,幫助其排解心中焦慮、抑郁等不良的情緒,使其能用積極的態(tài)度來面對疾病。此外,護理人員還可以向患者介紹手術的流程和在手術前后應注意的事項,以便提高其對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配合度。2)進行術中個性化護理。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對于意識清醒的患者,護理人員要經常與其聊天,對其進行安慰,定時詢問其是否有不適感;對于進入睡眠狀態(tài)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注意遮蓋其裸露在外的肢體,避免其著涼。3)進行術后個性化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將患者安全地送回病房,并讓其進行持續(xù)低流量吸氧。在患者手術結束后的48 h內,護理人員要禁止其進食,并密切監(jiān)測其排尿量的變化情況[3]。在患者手術結束后的5天內,護理人員可按照醫(yī)囑給其使用抗生素進行預防腹腔感染的治療,并密切觀察其是否存在發(fā)熱、腹部疼痛等腹腔感染的癥狀,若發(fā)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醫(yī)生。此外,對于存在便秘的患者,護理人員可給其使用開塞露進行治療,對于存在腹肌強直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對其進行腹部熱敷治療。
手術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腹腔感染的發(fā)生率、住院的時間和手術前后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的評分、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的評分。HAMA評分和HAMD評分的分值均介于30~90分之間?;颊逪AMA的評分、HAMD的評分與其焦慮、抑郁的程度呈正相關[3]。
使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手術結束后,護理B組患者腹腔感染的發(fā)生率低于護理A組患者,其住院的時間短于護理A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腹腔感染發(fā)生率和住院時間的比較
在手術前,兩組患者HAMA的評分、HAMD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手術后,兩組患者HAMA的評分、HAMD的評分均較手術前有所下降,其中護理B組患者HAMA的評分、HAMD的評分均低于護理A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HAMA評分和HAMD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HAMA評分和HAMD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HAMA的評分 HAMD的評分護理A組患者手術前 64.2±11.53 69.48±9.76護理B組患者手術前 65.3±12.14 69.94±10.31護理A組患者手術后 47.5±8.10 50.35±8.65護理B組患者手術后 36.9±10.01 31.27±6.57
個性化護理模式是在常規(guī)護理模式下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從患者的個性習慣和心理出發(f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護理操作的科學的護理模式[4]。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27例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結直腸癌患者實施了個性化護理。結果顯示,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可降低其手術后腹腔感染的發(fā)生率,縮短其住院的時間,改善其負面情緒。
[1]李展絨,何碧瑩.個性化護理在預防腹腔鏡結直腸手術術后感染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14):92-94
[2]趙文卿,盧淑華,劉錦玲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抑郁的個性化護理[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5, 21(3):319-321
[3]盧淑華,趙文卿,劉錦玲.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心理障礙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10):2604-2606
[4]馬丹.腹腔鏡下行結直腸腫瘤切除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5, 10(6):155-156
R471
B
2095-7629-(2017)19-02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