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自權??
摘要: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碰到效率很低的課。如何開展有效的英語教學活動,使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本文結合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從在課堂上要肯定學生,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在課堂上多些方法指導,積極干預學生認知和課堂上使用有效策略,使學生熱情參與這三方面來談談自己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有效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教學不僅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目標等諸多方面。怎樣更好地實現高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一直是我們廣大英語教師在實踐中努力探究的課題,但在面對學習效率低、基礎差的學生時仍感覺很困惑。其實,低效課堂問題,不能怪學生,而要從老師自身教學方式找原因。因此,筆者認為要使高中英語課堂更有效教學,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在課堂上要肯定學生,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學生與我們創(chuàng)造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都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動態(tài)關系。我們都知道人的各種心理活動與人的外部行為是在特定的學習空間產生的。因此,英語課堂中最好教學策略,就是采取積極態(tài)度肯定學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課上被問到的學生低頭不語時,這是因為他們對所提問的這部分知識點沒有理解清楚,需要我們再幫他們梳理一下,決不能有不滿情緒,叫他們回答問題時要因人而異,讓他們回答那些力所能及的問題,這樣會增強其成就感和自信心,才會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上課前準備期間、上課期間及課后,教師要與學生進行交流,針對其作業(yè)內容、完成質量等說一些鼓勵的話。布置練習后,教師察看學生的作業(yè)情況,恰當時機點點頭或微笑,不時的用贊賞的話,都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在上課期間經常會遇到學生“搗亂”,不要生氣的說 “What are you doing?”“Get out”這樣的話,更不要撇開教學內容,狠狠地訓斥一番,反而會讓學生有厭學情緒。簡單的手勢,注視他們的眼神,或安靜幾秒鐘,往往就可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有一回上課時,有兩個學生在閑聊,突然聲音大起來,其他同學就往他們那看,課堂秩序有點亂,于是我就微笑著說:Im interested in your topic,would you like me to join you in discussing?學生聽后很快安靜下來,教學秩序就好了。
二、 在課堂上多些方法指導,積極干預學生認知
積極認知干預指的是教師應理解和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即理解和關注學生如何學習和學到了什么。教學的作用首先是教會學習,即讓學生懂得怎么學,進而善于學。在課堂教學中,知識具有兩面性,它既是知識本身,又是訓練思維的材料。
積極干預學生認知,筆者認為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及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內容難又復雜,如果教師不能及時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能力,那么很多任務就會是“事半功倍”。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要求能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能自覺安排好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和運用,主動獲得英語知識、技能的能力。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動力來源于學生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欲望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于高中課堂實踐,把教學中發(fā)現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作為設計教學活動的素材,從而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比如學生認為背英語單詞和記語法很枯燥,而且背了又容易忘記,這時我們不僅要指導學生利用學習中的瑣碎時間及時復習,還要具體的給予方法上指導,如學生可利用上下文、工具書、構詞法、聯(lián)想等科學地記詞匯,總之,教師應該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學習意識。
三、 課堂上要使用有效策略,使學生熱情參與
在上課時,總有學生會走神,上課沒有熱情,因此教師總會采用一些基本策略,達到吸引和保持學生注意力的目的,積極參與課堂。
1. 課堂教學策略設計得當
一般而言,我們的課有三種:導入、呈現和總結。在導入階段就要以教學的藝術魅力激發(fā)全體學生的興趣,為下一步教學奠定好的基礎。不管教詞匯、語法還是課文閱讀教學,都應力求設計有“新、奇、巧、疑、情、趣”等特點的各種導入方法,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一下就被這課堂吸引,并愿意參與課堂活動。呈現是一堂課的關鍵內容,而我們的學生注意力只會保持十五分鐘左右,之后就會出現視覺疲勞,此時,如果教師能夠設計好教學策略,比如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讓學生合作參與討論,這樣不僅解決了學習任務,而且有助于同學間的團結協(xié)作,同時提高他們上課的積極性,從而就達到了英語的有效教學。
2. 走進學生,英語教學任務更有針對性
每個課堂都有學生活動或其他任務,比如給學生個人或全體學生布置練習或活動后,并非所有學生都能立即按教師要求去做,此時有效教學策略非常重要,如果布置完作業(yè),教師不走進學生,學生有什么不解或困難時得不到解決,這便會加大師生之間的gap,也無法保證有良好的教學效果。若走進學生,及時幫助指導,就會變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為心理合作,大大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
3. 情感介入是課堂有效教學的保證
師生間的情感被看作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我們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更多情感上的鼓勵。因此,教師要以無微不至的教學態(tài)度,尊重、關心學生,以情育情,在師生間建立起和諧的關系,使用好情感策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強化課堂學習效率。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除了看教師能否精確傳授、認真指導外,還要重視學生的參與熱情是否高漲來確定。而學生的課堂心理上反映和行為方式反射出教師采用何種教學策略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麗生 《英語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M].云南大學出版社 2005.
[3]《英語教師》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