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銀華??
摘要:高中作為最重要的學習階段,擔負著為學生英語學習和應用能力奠定基礎(chǔ)、為學生養(yǎng)成英語和專業(yè)學科知識學習興趣的任務(wù)。高中英語教育不應只關(guān)注學生的考試成績,更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英語學習思維能力。本文旨在通過對本校教學實踐和老師訪談的研究探討,提出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辯證思維能力
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特別是要求學生在英語閱讀中不僅能夠理解句型語法、單詞短語,更要讀懂文章主題和作者想要表達的寫作意圖,要求學生能夠理解作者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觀點,并能夠基于邏輯思維給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就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學內(nèi)容。
一、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思維能力能夠綜合反映多種能力,特別是學習能力、應變能力、邏輯能力等。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形成自主思考、主動探索的鉆研精神,有利于其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運用邏輯思維等多種思維模式將認識活動進行概括,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學習效率。運用批判性思維,可以顯著提升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這種個性化思維可以幫助學生在高中英語閱讀中進行思考辨析,既不盲目追隨教師的講解,又不盲目排斥教師在閱讀中的引導,有利于學生在英語閱讀中解決遇到的問題。利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可以使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學生更有興趣探索新的思路和新的觀點,在英語閱讀學習中不拘泥于教師所傳授的閱讀方法,更容易養(yǎng)成個性化思維和主動思考的能力。
二、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教學模式亟待更新
目前高中英語教學廣泛使用的是“任務(wù)型”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多使用信息查找性聯(lián)系材料,這類材料只要求學生能夠按圖索驥,根據(jù)已經(jīng)提供的題目信息去文章中進行查找,都可以找到原文答案。這類“填鴨式”、“題海式”的教學并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的獨立思維能力,而是一種單純的應付考試而生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只能讓學生過于關(guān)注文章細節(jié)而忽視了對文章整體的把控,缺少對文章含義的理解。學生在課堂上知識追隨教師授課的節(jié)奏,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仔細理解和閱讀思考,無法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
2. 教學思維需要更新
高中英語閱讀課程一般應分為兩類。一類是閱讀理解課,此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更強調(diào)學生對文章整體內(nèi)容的把控和文章背后含義的理解。另一類是語言知識課,此類課程目標是教授語言知識點,幫助學生對語言基礎(chǔ)知識包括單詞、句式、語法等英語知識進行掌握。但目前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都混淆了這兩類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普遍認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知識英語語言知識點課,且因為這一類課程見效更快,更有利于學生提高考試成績,所以更受老師、家長和學生的歡迎,實際上對培養(yǎng)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是不利的。
3. 閱讀指導需要加強
在對筆者工作的這所高中的英語教師交流和訪談過程中,70%的教師明確表示高中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不需要教師進行明確的閱讀策略指導。為了保證教學進度的要求和滿足課程時間的限制,很多教師選擇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上給學生限制閱讀時間,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進行快速閱讀、查找關(guān)鍵的信息點,從而完成大量的教學任務(wù)。但在此過程中,由于缺少教師有效的閱讀指導,很多學生養(yǎng)成了逐字逐句進行閱讀、指讀、出聲閱讀等不良的閱讀習慣,導致學生無法理解整個文章所要表達的含義,很多學生在高中閱讀實踐中盡管可以通過題目關(guān)鍵信息查找原文的方式完成閱讀任務(wù),但是當問及文章和段落大意時卻是一臉茫然。
三、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1. 適當改變教學方法
改變傳統(tǒng)的語言知識點課類型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對學生在閱讀理解文章大意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預測,可以要求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通過已經(jīng)閱讀的部分預測即將出現(xiàn)的文章部分將要表達怎樣的意圖,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學生在進行快速閱讀后對文章所要表達的含義進行預測總結(jié),再進行仔細閱讀對學生的預測結(jié)果進行檢驗,從而提升學生英語閱讀思維能力和英語閱讀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提問,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讓學生主動關(guān)注文章重點內(nèi)容,教師的提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并且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上產(chǎn)生的疑問,將個人的問題交給大家去討論,有利于形成全體參與、共同提高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氛圍。
2. 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邏輯思維要求學生能夠在進行高中英語閱讀訓練時能夠理清文章的主題和框架。通過教師在閱讀中的引導,學生可以很快掌握文章主題句多分布在文章和段落開頭和結(jié)尾部分的閱讀和寫作規(guī)律。通過邏輯思考掌握這種把握重點的規(guī)律以后,不僅有利于高中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學生高中英語寫作能力,可以使英語文章更有條理性。
批判性思維要求學生不會拘泥于慣性思維,由于高中英語閱讀訓練的頻繁,很多學生會產(chǎn)生這樣或那樣思維習慣。養(yǎng)成批判性思維可以使學生不只停留在理解文章表面的階段,二是可以深入文章理解,找到其背后所表達的含義。同時學生批判性思考提出的問題可以反過來促進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共同思考,從而促進整個班級英語閱讀水平的提高。
創(chuàng)新性思維可以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掌握基本閱讀技巧的基礎(chǔ)上,通過自我的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方式。一般而言,高中英語教師所教授的英語閱讀方法多是普遍性的通用的英語閱讀方法,但是由于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這種通用方法也許并不是完全適合每個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需要老師的不斷引導,所謂因材施教,正是這個道理。教師可以通過小組活動、課堂交流等方式提高學生對高中英語閱讀的興趣,利用適合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參考文獻:
[1]杜萍.高中英語閱讀策略與教學方法的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02,25(4).
[2]陳家文.高中英語閱讀策略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