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華
摘 要:初高中的英語教學是整個中學英語教學過程的兩個方面。學生如何在進入高一之后能順利地學習好高中英語,高中英語教師就要熟悉高中英語《大綱》的要求,及時復習初中的重點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法指導和必要的心理輔導,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實現(xiàn)初高中英語教學和學習的順利銜接。
關鍵詞: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教學
如何實現(xiàn)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順利銜接,并讓它們較為平穩(wěn)地過渡尤為重要。因為這不僅關系到高中三年時間里教師能否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它關系到高一學生在原有基礎上他們的能力能否得到充分地發(fā)揮,他們的潛力能否得到充分地挖掘。那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教師應當深刻領會初高中英語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
初中英語知識是高中的基礎,高中英語是初中的進一步繼承和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意識到高中教學當中的學生能力培養(yǎng)和教學上的側重點。在深刻領會《大綱》的兩個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及早地做好初高中英語過渡期教學。教師寧愿在過渡期多花點時間,多了解學生,掌握所教學生學習上的第一手資料,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進行初高中英語過渡期的教學。這不僅對高中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方法有所確定,學生無形當中在心理上也做好高中英語學習的準備,把學生英語學習的被動性和盲目性降到最低程度,為教師順利地開展高中三年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教師應及早讓學生充分了解高中英語新教材的特點并及時給予學法指導
鑒于高中英語新教材難度上的加深和能力要求上的提高,為了縮短高中新生英語學習的不適應期,教學上應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在學法上做出指導。教師在初高中英語過渡期教學時對學生學法上的指導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上,主要有:1. 預習。提前預習為聽課做準備。在預習過程中,對碰到的問題或自己難以解決的知識,做上記號或記錄下來,努力做到聽課有重點、有針對性,提高上課效率。2. 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勤于思考,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去,并勤于動腦,保證課堂45分鐘的效率。3. 復習。要及時地復習每天所學的內(nèi)容,要學會總結、歸納,把所學的知識消化為自己的。4. 練習。以練的形式來鞏固和檢查自己所學的知識,在練的過程中要尋求多種答案,并且在完成課本后面練習的基礎上做一部分相應的提高題,練習盡量少而精,穩(wěn)學穩(wěn)扎,進一步鞏固和復習自己所學的知識,并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各種機會復習好初中英語的重點和難點
任何一科的知識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一個整體。高中英語里的許多重點和難點在初中教學時或多或少都有所接觸。比如定語從句、打電話用語、上街買東西用語等,還有一些較為重要的單詞和詞組。只不過在高中時這些詞的用法有所擴展,用的范圍大,歸納性較強。但是如果初中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高中階段的學習必然容易得多。因此,在上高一英語課程之前,教師應通讀一遍初中的教材,這樣做有利于初高中知識的銜接,有利于以新溫舊、以舊帶新、以老促新,同時對高一的教學在安排上能有所側重,教學中更容易突出教學上的重點和難點。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初中所學的打電話用語來創(chuàng)設情境,然后就自然過渡到新課教學。這點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英語學習都是非常有利的。
四、 教師應努力給學生灌輸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相對來說,初中英語的知識點較為簡單,有的學生甚至在課堂內(nèi)通過句型操練和詞的用法例釋就可以消化當天的內(nèi)容。但是進入高中階段學習后,隨著教學目的的不同,教材內(nèi)容的加深,單憑初中的那種英語學習習慣往往是行不通的。高中生特別要求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每天的晨讀和晚讀,聽錄音,閱讀英語材料,積極參與和經(jīng)常使用英語等,同時還應養(yǎng)成自覺學習和分析歸納的良好習慣。這樣學起英語來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訓練,本身就是教學的一項任務。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有步驟有計劃地落實,及早開始,嚴格要求,持之以恒,努力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五、 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心理方面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部分較難的題目讓這些學生去完成,讓這部分初中學習班的“驕子”去深刻體會只有不斷地努力學習,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讓他們徹底改變“高人一等”的心態(tài)。在穩(wěn)住這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的同時,不要忽略了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在我們普通中學里,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甚至連最簡單的詞句都念不清楚。我們作為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我們的職責,教學上應面向全體,讓更多的學生盡其所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因此,我們應不厭其煩地多對后進生說些鼓勵的話,多督促他們,既給他們講學好英語的緊迫性,也給他們不斷樹立信心,上課時盡量讓他們感覺到原來老師沒有將他們放棄。我們不是常說后進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懷嗎?這樣做有利于班級形成濃厚的英語學習氣氛,也會促成英語學習教和學的良性循環(huán)。
六、 教師應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到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趨于成熟,自主、自覺的思想也有相應的發(fā)展。教師也應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比如學生能自覺地預習教材,能自覺地去分析、歸納和總結,能自覺地去閱讀課外英語讀物。這不僅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有很大的幫助,還會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化被動為主動,為較順利地學習高中英語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有時可以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分析某一個文章段落,學某一篇課文,然后檢查他們的自學效果,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和分析能力。
教師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不僅能讓教師的高中英語教學得到順利開展,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及早地從心理上、學習方法上為高中英語課程的學習做好準備,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種平穩(wěn)過渡的學習氛圍,輕松地投入到高中階段英語學習過程中去。
參考文獻:
[1]常德萍,淺談初高中英語學習銜接[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