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云
摘 要:學生的失范行為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屢見不鮮,已給學校和家庭帶來了恐慌和不安,并成為社會的一個不穩(wěn)定因素。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行為失范生”的教育,給予他們必要的關注與愛。本文主要通過對“行為失范生” 的成因分析,以及結合筆者長期對這類學生的教育、管理的經(jīng)驗,提出了相關“改變”失范行為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行為失范生;成因分析;關注;心理輔導
隨著中國社會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物質享受,卻也帶來了諸多心理問題。當今的小學生也不例外。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物質的豐富,但他們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幸福、快樂,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在他們身上日益突出。法國大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靈魂。但是如果這個心靈已經(jīng)不健康了,它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師要做好學生靈魂的工程師,特別是要重視班級中一些行為失范學生的心理輔導。
我曾連續(xù)擔任三屆六年級畢業(yè)班的副班主任,其間碰見了各種各樣屬于六年級式的成長煩惱,特別多的是學生行為的失范現(xiàn)象:
葉校海,經(jīng)常由于同學之間的一些小小矛盾和作業(yè)不完成等原因,不顧老師和家長的勸說,選擇爬墻逃出學校。
王飛,在班級和一位男生由于一個玩笑,就相互吵架,最后竟然舉起凳子砸向那位同學,然后,選擇逃出學校來躲避他的責任。
鄭仙莎,由于妒忌她的好朋友跟別的同學一起玩,產(chǎn)生了一個幼稚的想法,經(jīng)常偷這個女同學的作業(yè)本,主要目的是讓她的好朋友出丑。
楊龍,班級里面經(jīng)常破壞別人的東西,甚至偷同學的零用錢,但是從來沒有一次承認過。不管群眾對他如何批評指責,他都死不承認。
以上都是一些孩子失范行為的案例,類似的還有很多很多。分析每一個案例的背后,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產(chǎn)生這些失范行為都有著一些共同的原因。
一、 失范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
1. 父母關系的惡劣導致孩子心靈的脆弱。之所以把這個原因寫在首要,一方面是因為家庭教育大于學校教育,家庭的氛圍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育。另一方面,經(jīng)過多方調查,我發(fā)現(xiàn)以上孩子的父母關系肯定處于冷漠,甚至惡劣。以我教育時間最長的逃學失范生王家俊為例:王家俊是一名外地生,四年級下半學期從別的學校轉入。自從轉到新班級以后,他經(jīng)常在班級中東觸西摸,與同學吵鬧打架變成常事,班主任三番五次教育,都沒有成效,感到非常頭疼。有一次,班主任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領著他回到他家里找家長,希望能夠家校合作。但是王家俊的父母當著孩子和班主任的面,相互推脫責任,由爭吵演變成打架,甚至還動手打王家俊,并且扔下狠話:你這么不要臉,我們再也不管你了!因此,四年級的班主任在交接班級的時候,還特別囑咐我這一情況。到了五年級,因王家俊是走讀生,平時父母來校機會不多,我?guī)状巫屗ㄖ募议L來校交流,但是每次的回答都是:我父母在工作。
2. 網(wǎng)絡游戲的沉迷加快了孩子行為異常的步伐?,F(xiàn)今社會網(wǎng)絡發(fā)達,網(wǎng)絡游戲更是日新月異地更新,滲透進了每個人的生活。這些六年級的學生處于似懂非懂的階段,他們沒有自控能力,家長又不能引導他們進行有益的業(yè)余愛好活動,因此他們很容易掉入網(wǎng)絡游戲的陷阱。如王家俊在周末,由于父母不在家里,他就經(jīng)常偷拿著錢到附近的黑網(wǎng)吧上網(wǎng),一上就是一天,飯也顧不上吃!星期一早上上課,經(jīng)常遲到,上課也因為游戲而心不在焉!
3. 他們都有著一顆看上去滿不在乎,但自卑又自負的心。上述案例中的楊龍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不在乎”。他對什么都不在乎:對老師不在乎,對學習不在乎,對作業(yè)不在乎,對成績不在乎,甚至是對自己也不在乎??墒墙议_他這個“不在乎”的標簽,下面裝滿著自卑。因為楊龍的母親嫌棄他爸爸窮,和別的男人逃跑了,因此楊龍背負著他媽媽的罵名。楊龍往往因為同學無意間的一句笑話而動怒,一怒之下,就動手打人。第一次打人,就是因為和同桌女生之間的一句笑話。我把他的奶奶找來,他大哭起來。我們問他什么原因,他怎么也不肯說,越是問他,他越是不肯說。最后等他自己哭完,再問他這件事情他處理得是否得當,他自己也能認識到是自己的不對,但是就是改不過來。
4. 頻繁的換校讓他們失去了集體的責任感。通過對幾個失范生案例的調查分析,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換過好幾個學校。王飛在進入我們班學習之前,已經(jīng)換過了3個學校。我想這種頻繁的換班級,換學校,讓他失去了對集體的依賴感,他心想:反正我做錯事情又無所謂的,大不了再換個學校,因此也失去了對班集體的責任感。他一旦在班級集體感到他人對他的“不和諧”,馬上用失范的方式來躲避他應該付出的責任。
其實失范生的變化都是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從一開始只是一個行為不合群的學生,到后來的行為異常生。這里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成長的煩惱,也有學校生活對他的壓力等各種復雜原因造成他的異常行為。如何對待這些失范生呢?作為班主任的我,在得不到家庭支持的情況下,我想我能夠做的還是關心、耐心、愛心。在分析了一些失范生產(chǎn)生的原因后,接下來就是要對癥下藥。
二、 如何對失范生進行心理輔導
1. 首先,我關注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我通過讓全班記日記的方法來走進他們的心靈。通過每天日記的記錄,我能發(fā)現(xiàn)一些蛛絲馬跡,掌握他們的思想動向,然后及時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告訴他們正確得體的做法,避免“失范”行為的出現(xiàn)。當然我對這個日記的保密性做得非常好,為的是取得他們的信任感。
2. 從他們身邊的朋友入手,我想一個人在集體中生活總是有幾個朋友的,哪怕是一個而已,朋友的積極向上能夠帶動他融入這個班級中去,讓他們產(chǎn)生自我約束、向上的動力。尤其對于六年級的孩子,此時的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老師和家長的形象在他們心中不再那么高大,甚至也不愿意真心跟長輩交流。他們開始將心里話說給信任的朋友聽,開始更多地被朋友的意見左右。
3. 控制他們上網(wǎng)的時間,這個必須和他們父母一起配合?,F(xiàn)在幾乎每戶人家都有電視、電腦,而家中更多是孩子說了算,網(wǎng)絡的誘引導致學生透支身體的精力。為此我積極與他們父母聯(lián)系,說明網(wǎng)絡游戲可能帶來的危害,希望他們父母周末能多抽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孩子的精神有了寄托,注意力有了轉移,就不會對網(wǎng)絡產(chǎn)生依賴,不知不覺中控制住他們的上網(wǎng)癮。
4. 為他們尋找適合這個年齡段的課外閱讀書籍。我想他們寄情于網(wǎng)絡,沉迷于網(wǎng)絡,跟他們精神生活的空虛有關。于是購買了一些這個年齡段的書籍借給他們,如一些探險和溫馨的小說,希望他們能夠從書籍中找尋到他們想要的答案,正視他們的成長煩惱。
5. 理解學生,用“從頭再忍”的心去包容他們。了解學生的成長煩惱,是真正理解他們的開始。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在信息社會的今天,學生的生活已經(jīng)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時也碰到了很多成長中困惑的問題。對于成年人,這些問題也許是幼稚可笑的,也許是不屑一顧的,但對于那些孩子,卻是他們無法面對和解決的。
教師是學生學習生活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心理健康咨詢的輔導師,是學生的引路人!班主任的工作,影響著每一個學生在教育中德、智、體各方面的健康成長,影響著他們一生的生活道路。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務的艱巨。小學是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對他們的一生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小學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更應該做好失范生的心理輔導,不讓他們在心靈上“掉隊”。
參考文獻:
[1]馬頡.淺談小學生厭學心理[J].校園心理,2009年4月第7卷第2期.
[2]張萍.用心靈去感悟,讓學生重新?lián)P起理想的風帆——小學生厭學心理分析及教育對策[J].中國教師,2009年S1期.
[3]韋清.學生厭學 根源何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8,第1版.
[4]程正方.學校管理心理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版.
[5]郭楓焰 范俊德.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J].華南新聞,2005年3月15日第三版.
[6]羅正華.教育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1989年6月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