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湘?zhèn)??
摘要:語文是基礎性的學科,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將語文教學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包含基礎知識,另一部分是作文。寫作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在現(xiàn)階段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在作文教學的同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作文的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本文,筆者將針對初中作文教學的實踐分析,簡要談一下提高學生作文質量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作文質量;提高策略
一、 引言
在教學中,學生的作文水平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語文素質。但是,學生作文質量的提升是一個非常慢的過程。因此,怎樣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升學生的作文質量一直都是教學中需要關注的難題。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視域之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這一階段有必要結合教學實踐研究分析,找出提高作文質量的方法。
二、 提高學生閱讀量,夯實寫作基礎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睂W生在寫作訓練之前,也需要多讀書,才能夠積累更多的素材。廣泛的閱讀能夠保證學生在具備寫作技巧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寫作經驗。在大量閱讀的支撐之下,學生在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中都會有很大的進步。
三、 結合“生本理念”,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
“生本理念”是在新課程改革中推崇的一種基本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階段要關注學生的基本情況,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方法,并尊重學生的思維模式,以期能夠帶動教學的高效開展。為了更好地實踐“生本理念”,可以結合以下幾點分析探討:
第一,在作文教學和引導階段,教師要先熟悉學生的生活經歷,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尊重學生的經歷。第二,當發(fā)現(xiàn)學生的觀點在標新立異的時候,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并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思維模式,在保證教學高效開展的同時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獨特的思維創(chuàng)作。第三,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并引導學生積極的在課堂中發(fā)表自己對文章主題或者標題的看法,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如,在選取文章主題的時候,一定要切合實際,選取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內容,盡量選取生活感悟、人物等文章,保證學生在平時的活動中都能夠接觸到這些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之下,結合自身的思維模式,會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在得到尊重的情況下得到延伸。只要教師能夠加以鼓勵,并恰當?shù)囊龑В瑢W生創(chuàng)新能力會在這一階段萌芽。
四、 結合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學生的學習熱情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寫作效率。作文寫作,其實就是學生情感的抒發(fā)。在這階段,保證教學開展的實效性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因此,在作文教學時,想要保證作文的質量,良好寫作氛圍的營造是關鍵。在這種氛圍中,學生們的寫作熱情得到激發(fā),并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寫作中。當學生由被動寫作轉變?yōu)橹鲃油瓿勺魑娜蝿盏臅r候,寫作質量也會順其自然得到提高。
教學中,作文寫作對某些學生而言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這時,為了保證班級中的學生都能夠得到一視同仁的對待,教師可以先從課堂小活動開始,層層引導,調動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第一,教師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以同等眼光看待班級中的學生。第二,以淺入深,層層引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從短句、仿句開始訓練,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作文課。第三,在學生寫好之后,無論語句怎樣,都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通過委婉提出意見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氛圍,讓學生在多媒體設備呈現(xiàn)出的多姿多彩的事物中,有感而發(fā),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為學生文章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五、 關注作文的講評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基本素養(yǎng)
新課改對學生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開展教學階段,教師不僅僅要傳遞給學生一些寫作方法,還要結合教學的實效性分析,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作文講評環(huán)節(jié)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教師的引導,以改代寫,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寫作中容易出現(xiàn)的誤區(qū),并自主總結改正,進而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在講評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學會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講評當中,以期能夠提升教學質量。
實踐中,筆者結合以下幾點內容整合分析:第一,自行修改。在對待已經完成的文章,學生可以結合成文的內容自行修改,結合提綱、草稿、正式稿方面一一修改。修改提綱階段,學生要結合自己的思路,反復推敲提綱中的不同部分,調整自己的思路,保證內容、素材選取等能夠滿足行文的需求。在修改草稿的過程中,要關注語句的連貫性和簡明性,保證段與段之間能夠形成統(tǒng)一的布局,文章過度與銜接部分能夠符合行文基本要求。之后是改正式稿。正式稿的修稿離不開教師的評價與指導。教師閱讀學生的文章之后,結合學生的內容提出修改意見。在學生自行修改之后總結出現(xiàn)的錯誤,在總結中提升自我。第二,相互修改。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學生會逐漸掌握評價文章和修改作文的方法。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相互評價修改文章。在互評中,學生們能夠發(fā)現(xiàn)其他學生寫作問題和寫作的關鍵點。在評改之中取長補短,不斷地提升自我。第三,結合實例評改。教師可以針對班級中學生實際,選取一些需要修改的作文材料。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自行修改文章,并在修改之后進行統(tǒng)一的引導評價。在訓練中保證教學的有效開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修改中,幫助學生了解作文的成文之道,懂得修改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學習中養(yǎng)成主動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六、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在作文教學階段,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深入地研究教學的措施,結合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改進教學手段。通過提升學生閱讀量,在教學中融入“生本理念”,為學生寫作創(chuàng)建良好的氛圍,結合多種方式開展作文講評等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懿.新課程下的初中作文教學策略.《輔導員下旬刊:教學研究》,2014.
[2]王可香.摭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作文教學策略.《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