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加聰??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主要對三大學習方法進行了倡導,分別是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及自主學習。新課改精神在最近幾年得到了各大學校的重視,在課堂上倡導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主要是由于小組合作學習具有自己獨有的優(yōu)勢,可以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有助于學生責任感和主動性的增強。語文課程在初中階段的教學是比較枯味乏燥的,通過對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對此,筆者在本文中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開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途徑
一、 前言
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較,小組合作學習具有自身獨有的特點。不過,在對其進行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有些學校并沒有對學生的接受能力、組織能力及學習基礎進行全面的考慮,導致最終的實施依然停留于表面,又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怎樣做才能夠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是相關教育者現(xiàn)階段中務必要解決的問題。
二、 小組合作學習在當前初中語文課堂中的開展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還沒有形成。新課改的背景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基本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過,課堂的中心依然是教師進行講解,而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著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語文這門課程,其實是可以活學活用的,小組合作學習如果能在實際的教學中得到落實,有助于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二) 沒有合理的分配合作學習小組。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得到了教育改革的充分重視,有利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可以充分地體現(xiàn)出探究、合作、自主的教學理念?,F(xiàn)階段,在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發(fā)揮。不過,教師在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應用的時候,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有些教師并沒有將合作的優(yōu)勢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對教學質量的提高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分組的時候,大部分教師習慣使用的方法有學號分組、前后座分組及同桌分組等,這種形式的分組過于簡單,有些小組可能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但是有些小組的學習能力又比較差,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不出來小組合作的真正作用。與此同時,這些分組方式并沒有什么合理性可言,在一定的程度上嚴重地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實際作用。
(三) 沒有完善的測試系統(tǒng)。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并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在測試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做到科學、實時,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就無法進行全面地了解。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及時地測試合作學習效果,雖然和小學生相比較,初中生學習的過程中具有較強的主動性,但是,教師通過測試,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動力提高。
(四) 不具備合理的學習評價。在結束小組合作學習以后,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很多教師都沒有進行及時的評價,通過對學生的評價,有助于其在日后的小組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得更好、更積極。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的時候,如果將這一點忽視了,會對學生的熱情有一定的影響。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教師的認可和關懷表現(xiàn)得極為渴望,教師如果針對他們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五) 沒有科學地設置學習過程。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時候,沒有給予其充足的時間,學生在這個短暫的過程中無法進行個體的思考,也使一些自覺性比較差的學生產(chǎn)生了僥幸的心理,對其獨立思考和合作習慣的培養(yǎng)是極為不利的。除此之外,太過于缺乏新意、墨守成規(guī)的學習過程,會嚴重地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
三、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的有效途徑
(一) 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促進其小組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夠真正地參與其中。關于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該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其基本形式就是小組,其主體則是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最終的目的則是達成小組目標,這種教學策略體系在進行獎勵和評價的時候,是以小組的總體成績?yōu)橐罁?jù)的。讓學生明白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自身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及溝通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該怎樣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融入小組合作學習。要讓學生先對每一節(jié)課的學習目的進行明確,然后是怎樣對問題進行科學的提出、分析和解決。個人思維的局限可以得到突破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之所在,只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所收獲,才會逐漸地對小組合作學習意識進行培養(yǎng),對其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 要科學合理地分配小組成員。小組合作學習想要得到高效地展開,則需要進行合理有效地分組。語文教師在進行分組的過程中,需要將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水平結合起來,進行一個全面地分析,然后將成績前幾名的同學分為各個組的組長,成績最差的學生和成績最好的分為一組,每組4~6個成員,以此類推。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每個小組學生的平均成績應該是相同的,可以保證公平性,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是最有利的小組合作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
(三) 測試系統(tǒng)的設置要完善。教師要適當?shù)亟o予評價和輔導。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實施,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并得以鞏固。不過,如果測試系統(tǒng)不夠合理,那么實現(xiàn)這些效果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因此,教師在對測試系統(tǒng)進行設置的時候一定要完善。首先,在小組之內進行自測,主要測試的內容可以是掌握生詞的程度、文章含義的程度等;其次就是教師組織進行單元測試,對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測試,最后就是對效果進行鞏固,將各單元聯(lián)合起來測試,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好的掌握。測試完成以后,就是要對學生的知識弱點進行分析,進而將這些學習內容在下次的小組活動中進行更好地設置,使這些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endprint
(四) 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及時的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評價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和傳統(tǒng)的教學相比較,小組合作學習具有很多種評價的途徑。從內容上可以將評價分為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其中最主要的是過程評價,主要是對合作水平、學生的參與和表現(xiàn)程度進行評價。從形式上可以將評價分為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及各小組之間的評價。另外,評價具有導向功能,通過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可以領導其探究行為更正確、科學地發(fā)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進而有效地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通過不同方式的評價,有助于將學生合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潛能充分地發(fā)揮出來,進而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提高。
(五)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的設置要科學。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積極地參與到討論和學習中去。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如果沒有給予充足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在對小組合作進行設置的時候,要對學生的所用時間進行充分地考慮;除此之外,還應該運用多種方式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設置,例如,各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小組成員之間進行比賽等不同的形式合作,有助于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進而將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語文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地位是極為重要的。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相關教育人員對教學方式進行了不斷地探究和創(chuàng)新,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中的應用得到的成果還是較為顯著的。但是,在現(xiàn)階段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探索,總結出有效地開展途徑,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有效的開展,將其作用充分地發(fā)揮出來,進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鄭士強.小組合作學習低效現(xiàn)象的反思與解決措施[J].中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2003,(04):121-129.
[2]劉園園.讓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效果最優(yōu)[J].基礎教育論壇,2010,(07):201-225.
[3]周敦庭.提升初中語文合作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1,(22):98-102.
[4]張群.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2,No.164(12):374.
[5]畢寒,張艷.淺談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3,(11):176-177.
[6]魏艷秋.淺談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2016,(23):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