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要求】
第六單元是綜合性學習,分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詩海拾貝”,將一起去學習《詩經》中的《采薇》節(jié)選,唐詩中的《春夜喜雨》,宋詞中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元曲中的《天凈沙·秋》,以及外國的現(xiàn)代詩兩首;第二部分是“與詩同行”,將去學習《我們去看?!?,進行詩歌的賞析《給詩加“腰”》和《詩中的“秋”》等,還將學習兩首兒童詩《致老鼠》和《爸爸的鼾聲》。本單元以我們自己學習,搜尋資料,合作研究,分享提高為主,老師適時點撥和引導。在習作方面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但綜合實踐的方案撰寫,經典詩歌的改寫,賞析,兒童詩的仿寫與創(chuàng)作等,都是課堂練筆點,都可以用于寫作。
俗話說,兒童是天生的詩人。在熟讀詩詞那么多的基礎上,我們也可以進行創(chuàng)作。本次的習作就來寫兒童詩吧,相信大家一定會感興趣。
【文題分析】
本次寫兒童詩,沒有具體的要求,風花雪月的可以寫,生活故事也可以寫。對于兒童詩,在仔細讀《致老鼠》和《爸爸的鼾聲》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兒童詩是從兒童的角度,用簡短的文字,分行寫出來,讀起來朗朗上口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要求,和我們平時寫的作文是一樣的。比如一首兒童詩,寫一個內容,可以先確定一個主題,然后圍繞主題選擇材料,最后構思完整。
【習作導引】
一、巧婦尋“米”
從小到大,我們就接觸過許多兒童詩。廣義的兒童詩包括童謠、兒歌等,所以,在我們記憶的寶庫里,或許在我們剛剛牙牙學語的時候,就已經跟著媽媽念童謠,念兒歌了。所以,熟讀兒童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怎樣去尋找兒童詩的材料呢?
方法一:化文為詩。
我們寫過很多文章,把自己的文章改寫成兒童詩,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你看,有一個學生寫了一篇作文《同桌的你》,洋洋灑灑五百多字,開頭寫了同桌的外貌,中間例舉了三個故事,寫了同桌在田徑運動會上取得第一名,在數學競賽中獲得一等獎以及參加學?;@球隊的情景。我們把這篇作文用兒童詩表現(xiàn)出來,并用《誰說女兒不如男》作為題目,就出現(xiàn)了不同的效果:
閃亮的眼睛
圓圓的臉蛋
長長的辮子
誰說女兒不如男
操場的跑道上
女孩跑在男孩前
數學競賽中
女孩的成績遙遙領先
籃球場上
女孩漂亮地把球傳
誰說女兒不如男
方法二:疊句成詩。
在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常常用到排比句,在兒童詩中,幾個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像疊高樓一樣,寫上三句、四句,甚至更多,把它們分分行,就是兒童詩。如:
母愛
母愛是什么?
母愛是半夜里輕輕為我蓋好的被子,
母愛是雨中悄悄為我等候的雨傘,
母愛是晨起時為我熬好的熱粥,
母愛是書法時為我鋪好的毛邊紙。
如果可以,我們還可以寫下去,將抽象的母愛,化為母親為我們所做的具體的行動。這就是兒童詩。
方法三:借歌習詩。
許多優(yōu)秀的歌曲,本身就是一首美妙的詩。
如歌曲《母親》中唱到: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
你愛吃的(那)三鮮餡兒,有人(她)給你包;
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
我們用“你————————,有人————————”的句式,模仿著歌曲的樣式,寫寫我們身邊的老師和學校里的勤雜工,就可以這樣模仿:
你愛吃的營養(yǎng)餐,有人給你搬;
你愛喝的純凈水,有人給你裝;
你做錯的(那)題目兒,有人(她)給你講;
你摔痛的傷口,有人給你擦……
這四句歌詞,寫出了校園內老師、校醫(yī)以及勤雜工一心為學生的情景.我們跟著旋律,就可以把這首兒童詩唱出來了,你看,兒童詩就是這樣奇妙。
方法四:創(chuàng)意作詩。
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是詩歌,有個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打了一個噴嚏,感到很好笑,就把他寫成了兒童詩,你看:
張大嘴巴,
抽動鼻子,
閉上眼睛,
爸爸打了一個大噴嚏。
他覺得還沒寫出爸爸噴嚏的大,于是他又用疊句法,繼續(xù)往下寫:
嚇得媽媽站住腳,
嚇得我直發(fā)抖,
嚇得小狗汪汪叫,
嚇得小草全撲倒,
嚇得汽車
也嗚哇嗚哇拉起了警報。
所謂創(chuàng)意,其實也就是寫出平凡的生活,簡單、易學,只要想寫,什么都可以成為我們筆下的兒童詩。
二、思維裂變
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有了這么多可以遵循的方法之后,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思考如何寫出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的兒童詩了。簡單地說,寫出不同,就是要和生活緊密相連,因為生活是常新的,常新的生活就會帶來別致的兒童詩。即使是很多看似寫風花雪月的兒童詩,只要和生活相勾連,就能寫出其中的生活氣息。如:
水的日記
作者:陸樂川
我從天上掉到清清的小溪里,
我從小溪流到清清的小河里,
一不小心,
我遇到了污染源,
我全身發(fā)黑,
手腳無力。
工人叔叔把我救起:
取締了亂排污染的工廠,
撈起了小河里的污染源。
我又變得潔白清澈,
在小河里快樂流淌、歌唱!
這首詩看上去是在寫水,但實際上寫的是我們在進行五水共治之后帶來的水的變化,原先的污水變得清澈,讓人非常欣喜。而最欣喜的就是小作者把水和生活聯(lián)系之后,詩歌就有了生命力。endprint
每個人的生活不同,帶來的感受也不同。我們來看這三首同是寫《爸爸媽媽不在家》的兒童詩。
第一首——
爸爸媽媽不在家,
我把地來掃,
我把碗來擦,
衛(wèi)生間的臟衣服,
一件一件來洗涮。
這是一個乖乖女的形象。
第二首——
爸爸媽媽不在家,
我非常非常害怕:
先看看門后面有沒有老虎,
再看看床底有沒有小偷,
我把所有的燈都打開,
我把所有的門都緊關。
嘭咚、嘭咚,
門外聲音恐怖,
嘩啦、嘩啦,
窗外鬼影閃動。
爸爸媽媽,
你們快點回來吧!
這是一個第一次獨自在家,不自覺膽小害怕的形象。
第三首——
爸爸媽媽不在家,
終于可以自由啦——
啟動禁止玩的電腦,
卻發(fā)現(xiàn)爸媽用密碼鎖;
打開放滿食品的冰箱,
怎么也找不到禁止吃的方便面;
想把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看,
卻見插座被媽拔。
爸爸媽媽出去了,
遙控指揮真厲害!
這是一個讓人忍俊不禁的調皮鬼的形象。
看,這就是生活,生活常新,兒童詩也常新,即使同一內容,也因為作者不同,經歷不同,而出現(xiàn)的不同的兒童詩。共同的就是兒童詩充滿了童趣,充滿了感情。
三、重點導引
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不難,如果要評價一首兒童詩好或者不好,我想我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要注意語言的錘煉。
兒童詩是凝練的藝術,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雖然沒有很多條條框框,很多平仄押韻,但在評價的時候,我們還是很注意兒童詩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也就是說,寫兒童詩時要注意讓它朗朗上口。多讀幾遍,換一個寫法或者將詞語的順序換一下,有時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大西瓜,圓溜溜,一刀切下去,流出好多甜水。”
反復讀之后我們肯定發(fā)現(xiàn)不夠順暢,如果把它改成下面的句子,就順暢多了?!按笪鞴?,圓溜溜,一刀切下去,甜水往外流。”
2. 要賦予詩歌形象。
兒童詩不長,但兒童詩又不小。每一個兒童都是詩的礦藏,就看你會不會開采。我們天生就有對生活的敏感度,童言無忌,有著特別的才情靈氣和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要好好地發(fā)揮這些可貴的東西。如,秋天同樣看到霧,大人想到的也許是:“今天開車要小心了?!笨蓪W生想到的是:“多美的霧,像走進了神仙居住的地方?!薄岸嗝赖撵F,我們可以洗牛奶浴了?!边@就是兒童詩獨有的形象,它是產生于兒童,體現(xiàn)著兒童生活,表達著兒童思維的。
四、技法借鑒
在讀詩的時候,我們有時會怦然心動,有時會心一笑,有時又感覺意味深長,這就是詩歌的靈動。我們來看三首比較經典的兒童詩:
為啥我沒跑第一
小鞋帶,真調皮,
跑三步,系一系。
小褲子,真淘氣,
跑兩步,提一提。
現(xiàn)在你該明白啦,
為啥我沒跑第一。
秘密
媽媽說我是撿來的
我笑了笑
我不想說出一個秘密
——怕媽媽傷心
我知道
爸爸姓萬
哥哥姓萬
我也姓萬
只有媽媽姓姜
誰是撿來的
不說你也明白
噓!
我會把這個秘密永遠藏在心中
空
鳥,飛過
天空還在
這三首兒童詩從三個角度寫出了詩歌的靈動。第一首讓我們哈哈大笑,因為這個孩子不找自己的主觀原因,找小鞋帶、小褲子的原因,但如果他找自個兒的原因,也許就變得老氣橫秋了吧,這就是詩歌的童趣盎然。而第二首,媽媽說“我”是撿來的,“我”覺得其實媽媽才是撿來的,但要把這個秘密不說出來,我們在會心一笑的同時又心中一暖,這就是詩歌的童心晶瑩。而第三首,給予不同層次的人不同的感慨:小學生認為的天空也許是媽媽,小鳥是自己,不管自己去哪里,媽媽總是在那里;出國留學的大學生感慨天空是祖國,總是等自己學成歸來;而六十歲的退休工人卻感慨萬千,一時似乎有千言萬語,卻什么也說不出來。
因此,我們在創(chuàng)作兒童詩的時候,也要明確想要表達什么,相信以兒童的眼光觀察世界的你,一定會融入自己的感情,也會讓詩歌變得意蘊深遠。
五、老師講話
在寫兒童詩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對詩歌語言進行借鑒。
詩化語言
方法 方法舉例 出處
1.問答法 咦?報紙怎么會飛?噢,是風姐姐在翻;咦?門窗怎么在搖?噢,是風姐姐在敲;咦?小樹怎么在舞蹈?噢,是風姐姐在奏樂;咦?小朋友怎么在點頭微笑?噢,是風姐姐在教我們懂禮貌。 《風》
(作者:姚璐穎)
2.擬人法 冬爺爺,吹著口哨來了,棉花說:“冷啊冷啊,小朋友們快穿上我?!泵弊诱f:“冷啊冷啊,快快戴上我?!睙崴羁蓯?,一頭鉆進我的小被窩。 《冬爺爺》
(作者:楊天玥)
3.夸張法 今天,從摩托車上摔下來,腳上刮傷了一大片。我的眼淚流啊流,流過電話線,流到外婆的眼睛里。 《我的眼淚流啊流》
(作者:丁中天)
4.疊句法 上課了,我靜靜地聽著老師講課,聽不見小鳥嘰嘰,聽不見樹葉沙沙,聽不見造房子咚咚鏘鏘,聽不見操場上嘻嘻哈哈。 《上課了》endprint
(作者:黃卓爾)
5.對比法 母親的愛,是高高舉起的手又輕輕落下;父親的愛,是冷不防屁股上又多了一塊。母親的愛,是溫柔,是親切;父親的愛,是嚴肅,是剛毅。 《父母的愛》節(jié)選
(作者:楊天月)
6.對話法 媽,我的書包在哪?媽,我的課本在哪?媽,我的作業(yè)不見啦!媽,我的紅領巾又忘帶啦!別叫啦,別嚷啦,你再不改掉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媽媽就要用手對著你的小屁股回答…… 《晨起》
(作者:楊君凱)
7.比喻法 花是什么,花是鼓勵和安慰,我有了進步,老師獎給我一朵小紅花;奶奶生病了,媽媽送上了康乃馨。 《花是什么》節(jié)選
(作者:陶揚)
六、解惑信箱
疑惑一:兒童詩多少行比較合適?
兒童詩沒有對行數的要求,如上文所舉例子,有的兒童詩有幾個小節(jié),小節(jié)用空行表示;有的兒童詩只有一個小節(jié),甚至如《空》這首兒童詩,只有短短兩行,卻給人無窮的想象。
疑惑二:為什么我寫出來的還是像作文,不是詩?
兒童詩有它自己的特點,最明顯的是分行,順暢。作文是一句接一句寫的,兒童詩是分行寫的,有時分分行,外在形式看,就像兒童詩了。然后自己反復讀,讓詩歌變得順暢。第三就是兒童詩比較簡短,是一種凝練的藝術,要高度概括,切點要小,就容易寫成。
【病文診斷】
一、病文示例
我的媽媽會偽裝
張樂天
一頭烏黑光亮的頭發(fā)
一雙中等大的眼睛,
一張能說會道的嘴,
湊成了我的媽媽。
記得那一次,
我測驗的成績不理想,
她見了卻是笑瞇瞇滿臉鼓勵;
平時她的話語總是那么嚴厲:
自己洗,自己睡,自己蓋好被子。
她是不是那么
善于偽裝?
二、診斷提示
這首兒童詩寫了媽媽的故事,取題非常好,說自己的媽媽善于偽裝。開頭用了外貌描寫,中間用對比手法,寫出了媽媽對自己的愛,看上去嚴厲,實際上充滿柔情,用先抑后揚的方法,讓人耳目一新。如果可以,我們還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高:
1.觀察描寫還可以更細致。開頭的這一段外貌描寫,寫出了媽媽的特點,我們可以通過細致地觀察后,讓它更細致。如頭發(fā)的長短如何,眼睛的神采怎樣,嘴巴除了能說會道,還有什么特點?
2.前后對比還可以更強烈。媽媽對于“我”的暫時落后,其實心里很著急,而嚴厲的表面下,更多的是默默地關心。所以可以補充一些與之有明顯差異的媽媽的舉動,使之更加豐滿。
3.文末提升還可以更突顯。媽媽的偽裝,其實就是為了練就一個負責、獨立的男子漢,所以在你失意時微笑,在你偷懶時嚴肅。詩歌末尾如果能提亮的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文章升格
我的媽媽會偽裝
張樂天
一頭烏黑光亮
并不怎么長的頭發(fā),
一雙中等大
但炯炯有神的眼睛,
再加上,
一張能說會道
喜歡討價還價的嘴,
湊成了我美麗的媽媽。
記得那一次,
我測驗的成績不理想,
她見了卻是笑瞇瞇滿臉鼓勵,
我知道望子成龍的她,
不得不壓抑著內心的著急。
她的話語總是那么嚴厲:
自己洗,自己睡,自己蓋好被子。
當我熟睡下后,
她卻輕悄悄地趕來,
為我拿走手中的書本。
她是不是那么
善于偽裝愛?
為了練就一個負責、獨立的男子漢。
我的媽媽
一會兒變成和風,
一會兒變成閃電與雷鳴。
【點評:通過修改,文章就變得具體、細致。首先媽媽的外貌變得獨特,三個相同句式的疊加:讓媽媽變得生動;接著是媽媽的故事,添加了“我”對媽媽的理解,知道她在偽裝自己的著急;還添加了自己在媽媽指導下養(yǎng)成了獨立的習慣,但依然能感覺到媽媽給我的細心的呵護。在詩歌的末尾,小作者提亮了主題,為了練就負責獨立的男子漢,媽媽一會兒變成了和風,一會兒變成閃電和雷鳴。一個永遠愛護,永遠激勵孩子的媽媽形象就躍然紙上?!?/p>
(說明:以上兩單元稿件,由胡麗平老師組稿提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