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昌賢
今年5月31日是我們敬仰的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教授105冥誕。我曾有幸在歷史悠久、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的百年老?!珎}明德學校任教。當年吳健雄先生就是在其父吳仲裔先生創(chuàng)辦的明德學校受啟蒙教育,也是從明德走向世界,成為明德的一顆璀璨明珠,成為學校的驕傲。我在明德學校辛勤工作了半輩子,有機會親見、親聞、親歷了吳教授四次回故鄉(xiāng)的動人故事,她的愛國愛鄉(xiāng)赤子之心讓人崇敬、贊嘆。她的言行舉止、音容笑貌,至今歷歷在目,讓我終生難忘。
首次回鄉(xiāng),眾人翹首以盼
吳健雄教授于1973年9月22日首次回鄉(xiāng),踏上了闊別37年之久的故土。“少小離家老大回”,吳教授心情無比激動振奮。她首先要看的是母校,當時正處在“文革”后期,縣里宣傳統(tǒng)一口徑稱“吳健雄、袁家騮兩教授是毛主席請來的客人,要不卑不亢地接待”,并規(guī)定了幾個“不準”。縣公安局邵寶林局長親自來校做安全保衛(wèi)工作,力爭萬無一失。
“健雄回來了!”小鎮(zhèn)沉浸在一片歡騰氣氛中。“讓我??纯矗瑔?,穿的是旗袍,一點都不洋氣?!薄伴L得活脫脫像伊姆媽(母親)……幾十年過去了,瀏河家鄉(xiāng)話改都勿改?!编l(xiāng)音不斷傳來,吳健雄聽了心潮翻滾。
吳教授夫婦倆受到家鄉(xiāng)政府和人民的熱情歡迎和接待。當他們來到瀏河中學(1983年恢復為“明德學?!保?,從校門口至澛漕橋,街道兩旁早已人頭攢動,擠滿了父老鄉(xiāng)親,人們都翹首以待,一睹兩位科學家的風采。兩位教授從小汽車中下來,面帶微笑走進校門??h領導和校長陪伴著他倆參觀了整個校園。學生正在上課,教學秩序井然。當走到最后排(教室后有座小土山名叫顯佑山),吳教授興致勃勃地對袁教授說:“這座土山我小時候常攀爬,爬到頂上可以看到滾滾長江中的輪船和進港的漁船?!痹淌陲L趣地說:“那你再攀爬一次!”吳教授直爽地說:“年齡大了,現在爬不動了?!苯又麄z參觀了藝芳園,這是吳仲裔先生開辟的校園一角,清幽雅致,內有婆娑的紫薇樹、顯佑亭(也叫雞鳴亭)、青翠的小竹林。吳教授又很高興地向丈夫介紹她兒時和哥哥健英、弟弟健豪讀書之暇常憩息嬉游于此。她還談到父親給她取名“薇薇”的緣由。吳教授邊說邊笑,好像回到了天真無邪的童年時代。這次回鄉(xiāng),吳教授終于又一次品嘗到久違了的家鄉(xiāng)青毛豆、花生、嫩玉米、芋艿、番芋和白鮚魚的美味。
心系教育,造福桑梓
我第二次見到吳教授是在1984年金秋10月。這次故鄉(xiāng)行,是為了出席明德樓落成典禮,為學校題字揭牌。她題寫的楷書“明德學?!彼淖?,遒勁有力,熠熠生輝。這墨寶成為激勵師生前進的強大動力?!懊鞯隆闭Z出《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币悦鞯聻樾C荚诔绲?、揚德,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淙瞬?。這是吳仲裔先生辦學的初衷。吳教授給我的印象是位面容慈祥、平易近人、談吐謙和、善良賢淑的長輩。雖已年過古稀,依然不減當年的秀氣風采。
我第三次見到吳教授,是在1988年10月,已屆耄耋之年的吳教授夫婦,再次回鄉(xiāng)出席“紀念吳仲裔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大會”。吳教授面對紀念大會隆重熱烈的場面,激情滿懷地說:“今天能在這樣漂亮的室內體育館風雨操場,紀念我父親吳仲裔誕辰一百周年,我很高興。感謝太倉縣政府為我父親百歲誕辰召開如此隆重大會。感謝江蘇省、蘇州市領導和親朋好友一起來紀念父親,我內心很感激。”她說,“父親重視教育,愛國愛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明德學校,培養(yǎng)了國家棟梁之才。如果沒有父親的言傳身教,關心和支持,也就不會有我今天的成就?!?/p>
紀念大會結束后,吳教授夫婦來到明德樓,在神采奕奕的吳仲裔老先生雕像前,敬獻花籃,鞠躬致意。吳健雄在父親像前肅然佇立,仔細端詳,沉思良久,寄托哀思。在陳列室里,吳教授仿佛回到了她那豆蔻年華的時代,如數家珍地向丈夫袁家騮介紹著家庭生活照片中的人物,高興地向省、市、縣領導講述她當年獲得各項榮譽和獎勵的經過。大家都被吳教授那種不畏艱難、勇于攀登科學高峰、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所感動。
這次回校,她所做的一個重要決定就是用自己的一生的積蓄,設立了紐約吳仲裔獎學金基金會,用于獎勵明德學校的優(yōu)秀師生,以及培訓教師、添置教學設備。
我第四次見到吳教授,是在1992年5月,由吳教授出資建造的435平方米“紫薇閣”,用于接待外來專家學者講學,在校園里落成了。吳教授夫婦倆回鄉(xiāng)參加落成典禮,在落成典禮上她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這一年又幸逢吳、袁兩教授80華誕和他倆結為伉儷50周年的金婚紀念,真是三喜臨門。他倆非常高興地在紫薇閣東側,執(zhí)鐵鏟共同栽下兩棵雪松作紀念。就在這幢富有江南水鄉(xiāng)建筑風格的紫薇閣內,他們四處走走看看,吳教授動情地對人說:“這回真有到家的感覺了?!?/p>
家鄉(xiāng)政府和人民精心安排了這對賢伉儷的80壽辰慶典活動。慶典活動上,上海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著名雕塑家章永浩先生向吳健雄、袁家騮夫婦贈送了他精心創(chuàng)作的兩尊青銅雕像。這是明德師生送給兩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的生日禮物。各界人士也敬獻了生日禮物,有朱屺瞻、邢少蘭所繪《雙松并茂圖》,有書法家的百壽條幅、壽聯等,每一件禮物無不凝聚著家鄉(xiāng)人民對兩教授的特殊感情。
這次吳教授夫婦留宿在校內整整四個晝夜,是他倆在校時間最長的一次。他倆利用這難得的四天時間,與明德師生充分接觸交流,座談討論。座談會開了一個又一個,吳教授累得腳都浮腫了,為了辦好明德學校,她一聲不吭。
為改善老師居住條件,穩(wěn)定老師隊伍,吳教授決定捐資60萬元人民幣建造教師住宅樓24套。我有幸分得一套二室一廳居室,面積80平方米,圓了我盼望已久的住房夢。1995年,吳教授又以43萬人民幣,向臺灣宏碁電腦公司購買29臺486電腦和1臺586電腦贈送給學校,這些電腦在當時太倉的學校是絕無僅有,獨占鰲頭,使明德學校有條件開微機課程。
1995年秋,為出席明德計算機中心捐贈儀式,吳袁兩教授本該共同來母校,但是吳教授病倒了,半年前她小中風住院,在醫(yī)院里還惦念著家鄉(xiāng)的教育,稍好些出院回家,第一句話就問明德計算機的事怎么樣了。本來飛機票都買好了,老夫婦倆一起回國,哪知臨行前吳教授跌了一跤,再次住院。袁教授只能孤身前來。誰能想到,這次未能成行,竟是吳教授與母校的永別,與祖國人民的永別。
病中的吳教授還念念不忘家鄉(xiāng)的教育,考慮到明德中學的實驗室簡陋狹小,1997年2月14日她給侄子吳頤電話中表示愿出資 200萬元人民幣建造一座現代化實驗大樓。同年2月17日凌晨2時,吳健雄教授因腦溢血不幸逝世,享年85歲。2月14日的美國長途電話,竟成了吳教授的臨終囑咐。
十多年來,吳健雄累計為明德捐資捐物共達500多萬元人民幣,用以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吳教授對家鄉(xiāng)的教育如此慷慨相助,竭盡全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自己的生活卻相當儉樸,她的侄媳喬國瑜曾告訴我們,吳教授和袁教授的睡衣舊了還不肯丟掉,叫人拼接一下再穿。
1998年5月31日,在明德中學校園內隆重舉行吳健雄教授骨灰安葬儀式。國家教育部韋鈺副部長,原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教授以及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各級領導出席了安葬儀式。吳教授的兒子袁緯承手捧骨灰盒,緩緩地走向墓園,袁教授深情送別與自己風雨同舟五十多年的愛妻。他們那種人世間的真情與大愛感動了所有人。2003年2月11日,袁教授在北京醫(yī)院逝世,享年91歲。4月5日清明節(jié),袁教授也安息于吳健雄墓園中,與愛妻永遠相伴。當年,我寫了一首懷念小詩曰:“比翼雙飛六十庚,科研事業(yè)獻終生。相濡以沫同甘苦,安息家園伉儷情?!弊限鄙性?,故人已去,追憶永恒。
吳健雄,這位葉落歸根、魂歸故里的著名科學家獻身科學的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您的愛國愛鄉(xiāng)情懷,將永遠深深地留在家鄉(xiāng)人民的心里。
責任編輯 周崢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