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智能寫作對新聞人的沖擊到底有多大?

      2017-12-07 06:57:01米厚民
      中國記者 2017年11期
      關鍵詞:人工智能人類

      □ 文/米厚民

      智能寫作對新聞人的沖擊到底有多大?

      □ 文/米厚民

      人工智能在解放新聞生產(chǎn)力的同時,也對新聞記者步步緊逼,不斷壓縮新聞人的寫作空間:智能寫作能代替人腦勞動嗎?智能寫作對編輯記者的挑戰(zhàn)有多大?智能化寫作能走多遠?如何應對挑戰(zhàn)?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并試圖給出一些相應答案。

      智能化寫作 記者 新聞業(yè)務

      一、智能化寫作會搶走新聞人的飯碗嗎?

      今年5月,阿爾法狗3比0戰(zhàn)勝中國棋手柯潔,讓我們再一次領略了人工智能的厲害。1997年“深藍”擊敗國際象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時,我們雖然驚訝,卻心存僥幸,認為機器跟人類的差距還有很遠。

      但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超過我們想象,人類敗于人工智能的事情屢屢發(fā)生。2015年,阿爾法狗4比1戰(zhàn)勝韓國圍棋冠軍李世石,比賽結束后,李世石說:心服口服。2016年底,Master與中日韓三國超一流棋手對決,共下了60盤,連戰(zhàn)連勝、全戰(zhàn)全勝。

      人類和人工智能的區(qū)別在什么地方?以前我們總認為,人類有感情、有直覺、會思考,這是人類優(yōu)越于人工智能的地方,或許也是人工智能無法超越的地方。但是,人工智能也會有感情,可與人類交流,將來有一天或許能與人類談情說愛。這不是神話,已越來越接近現(xiàn)實。我們見證了人工智能飛速發(fā)展,享受著人工智能帶來的各種便利:美國的無人機遠程空襲已是家常便飯,谷歌的翻譯技術已能代替人類翻譯,百度研發(fā)的無人駕駛汽車已載著李彥宏行駛在北京五環(huán)路上,馬云的無人超市已正式營業(yè)。

      米厚民山西農(nóng)民報總編輯

      人工智能一問世就宏圖遠志,它所統(tǒng)治的疆域無遠弗屆,它在解放新聞生產(chǎn)力,減輕編采人員工作量的同時,也對新聞業(yè)帶來了巨大沖擊。

      讓我們先看看新華社推出的人工智能“快筆小新”的寫作水平:你只需要輸入一只股票代碼,再點一下鼠標,用不了一分鐘,一篇股票財報分析就呈現(xiàn)在眼前。與人相比,它不會厭倦工作眉頭緊鎖,它會不動聲色輕松搞定。這不是變魔術,這就是“快筆小新”的本事。人工智能的寫作水平強在速度快,但內(nèi)容還比不上人類寫作的全面準確?,F(xiàn)在,“快筆小新”已在新華社體育部和《中國證券報》上崗,主要“采寫”體育快訊和股市信息快報。

      沒有金剛鉆,敢攬瓷器活?人工智能寫作已在新聞界嶄露頭腳,人工智能的能量不可小覷:在“快筆小新”熟悉的領域,從素材收集、篩選、分析、成文,全部一“人”承擔,獨立自主完成任務。

      2011年,美國Narrative Science公司研制出新聞寫作軟件之后,機器化寫作開始在越來越多的媒體得到應用,主要集中在財經(jīng)、體育等專業(yè)新聞領域。隨后,國內(nèi)的寫作軟件也披掛上陣,騰訊推出Dreamwrite、今日頭條推出Xiaomingbot等,這些寫作軟件不甘落后,風生水起大顯身手。

      當然,人工智能寫作尚在初級階段?!翱旃P小新”還是新聞戰(zhàn)線的一名“新兵”,只是打打下手,敲敲邊鼓,但不要小看了這個“毛頭小子”,它的發(fā)展前景光明,誰敢斷言明天它不會成為報社的“大拿”或頂梁柱,我想,有一天,“快筆小新”成為某一領域的名記也不是天方夜譚的事情。不要低估了技術進步的速度,不要低估了人工智能“自我進化”“自我學習”的能力。10年前,傳統(tǒng)媒體高歌猛進,而今卻已舉步維艱。假如給“快筆小新”們10年時間,它們又將成長為怎樣的媒體巨星?

      如果說工業(yè)革命催生了無產(chǎn)階級,人工智能革命則直接產(chǎn)生“無用階級”。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預言:拜機器所賜,人類社會將誕生一個歷史上從未出現(xiàn)的、對經(jīng)濟和軍事都毫無用處的“無用階級”。在人工智能時代,社會上絕大多數(shù)人將處于永久失業(yè)狀態(tài),新聞記者也難以幸免,下崗失業(yè),生活艱難。難怪有人說:人工智能寫作機器人普遍上崗之日,就是新聞記者下崗之時。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 2015年11月6日,“快筆小新”上崗了!新華社啟用“機器人記者” 。這是機器人“快筆小新”正式“寫作”的第一條英文體育稿件。(新華社記者殷剛/攝)

      二、智能化寫作對新聞人的沖擊有多大?

      技術的進步是對人的解放,是對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升,人工智能在釋放新聞生產(chǎn)力的同時,對新聞生產(chǎn)模式帶來哪些沖擊?

      一般總認為:記者寫稿是手工生產(chǎn),人工智能是流水線作業(yè);記者寫稿是私人定制,人工智能是批量生產(chǎn);記者寫稿是復雜勞動,人工智能是簡單操作;記者寫稿有情懷,人工智能是鐵面冷血。高高在上的人類從來都是君臨天下,舍我其誰。請不要太自信、自大、自傲、自以為是了,人工智能的飛速發(fā)展足以讓人類汗顏,這兩者的界線正在模糊。

      人工智能寫稿是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由算法生成內(nèi)容?;ヂ?lián)網(wǎng)巨頭在不動聲色地收集著用戶所有的行為數(shù)據(jù),當我們在網(wǎng)上聊天、購物、閱讀、寫作時,我們就把自己的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數(shù)據(jù)無償提供給了互聯(lián)網(wǎng)。當傳統(tǒng)媒體為擴大宣傳把內(nèi)容免費上網(wǎng)后,其實已經(jīng)喪失了自己最為重要的數(shù)據(jù)資源。人類幾乎所有的信息都成為人工智能寫作的素材,都在人工智能的掌控之中。人工智能擁有的數(shù)據(jù)越多,神經(jīng)網(wǎng)絡就變得越有效率,越能從人類大量行為數(shù)據(jù)中找出規(guī)律,加上人類不斷對機器寫作模板升級改造,人工智能的寫作水平正在大踏步前進。

      如果說過去是借助算法推送新聞的話,像《今日頭條》所做的那樣,那么今天,我們要借助算法生產(chǎn)新聞。過去算法推送的根據(jù)是:用戶的性別、年齡、地域分布、閱讀習慣、個人愛好和瀏覽歷史等,今天還加上了行為喜好、消費能力、生活軌跡、關系圈和終端匹配等。人工智能技術使得“用戶畫像”更清晰,人工智能寫作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通過文本風格模式的識別,使用算法進行數(shù)據(jù)加工處理,并運用電腦程序自動化生成文本內(nèi)容,根據(jù)不同媒體的特點和編輯的興趣提供不同的寫作服務。

      新聞人也不必驚慌失措,人工智能寫作眼下只在圍棋三段水平之下,它的主要作用:一是打雜,收集寫作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二是幫忙,輔助人類進行選題的發(fā)現(xiàn)與判斷;三是助理,進行程式化部分的寫作。人工智能寫作還處在人類的“低齡”階段,僅為初級水平,它只是新聞記者的幫手,還不是新聞生產(chǎn)的主力軍。

      而新聞人的優(yōu)勢在于:手工寫作個性鮮明自成一家,可以做到:觀點獨到思想深刻,神采飛揚才情縱橫,這都是人類引以為傲的地方。與人工智能寫作相比,新聞人的長處在于既能把握微觀,也能把握宏觀;既能做到個體真實,也能做到整體真實;既能了解事物表象,也能看清本質(zhì)真實。人工智能寫作會“分析”,能“思考”,也懂得插入背景材料,但它還做不到深度分析、辯證思考,也不知講大局、講政治,不可能提升稿件高度,看不清事件背后的復雜原因。對于那些復雜而頗具爭議性的事件,人工智能寫作就無從下手,或者南轅北轍,或者錯誤百出,既不能準確把控,更不能盡如人意。

      算法主導下的新聞寫作也有它的缺陷,對人性弱點的迎合放大,對假新聞的輕易放過,對娛樂性的無限追捧,都是人工智能的短板。當然,這些短板的存在本屬正常,人類的慧眼尚且有錯,讓機器來承擔無限的社會責任,確屬苛刻要求。

      三、如何應對智能化寫作?

      人工智能的突飛猛進既讓人類手舞足蹈,也讓新聞人憂心忡忡。物理學家霍金擔心,軍事科技如果過度依賴人工智能,可能導致人類的滅亡。微軟公司前總裁比爾·蓋茨也有同樣的擔憂:有一天,人工智能會打敗人類。

      與他們的擔憂相反,百度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認為:“機器可以無限接近人的能力,但是永遠無法超越人的能力?!?/p>

      在人工智能時代,新聞人制勝的法寶在于:一是現(xiàn)場采訪。腳板子底下出新聞,沒有現(xiàn)場采訪就難有真實可言,機器寫作依靠自媒體提供的信息“拼湊”稿件,這樣的新聞可信度有多高,值得懷疑,更何況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還會有差錯。退一步講,即便有一天機器人能坐上飛機高鐵,不遠萬里趕到新聞現(xiàn)場采訪,即便它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即便它能采訪到新聞當事人,即便它會與報料人直接面對面……即便這一切能實現(xiàn),那它能做到客觀公正嗎?它能把握本質(zhì)真實嗎?一般的會議新聞一定是機器人的長處,普通的新聞發(fā)布會肯定會讓位于人工智能,但重大政治活動,機器人就不一定長袖善舞了,因為它把握不了政治要求、宣傳紀律和新聞標準之間的微妙平衡。

      二是深度報道。在這個碎片化和淺閱讀的時代,新聞人絕不能為了適應快餐化需求而知足常樂,從而失去自己的拿手好戲——深度報道。不被表象迷惑,不做淺薄寫作,理性思考深度思考正是人類的優(yōu)勢所在。如果把寫作外包給人工智能導致人類不用思考,進而變得不會思考,這才是人類最大的悲??!機器人懂得稿件與場景匹配嗎?它能組織策劃挖掘深度嗎?它會深度解讀和深度思考嗎?它會長遠規(guī)劃和趨勢分析嗎?需要提醒的是:新聞人不能熱衷于“掃大街”,不能熱衷于“馬路新聞”,不能熱衷于低級淺薄的寫作,否則,很快就會被人工智能淘汰。

      三是新聞評論。用評論傳遞主流價值觀,用評論表達我們的立場觀點,用評論引領人們的價值判斷,這是新聞人的職責所在,優(yōu)勢所在。評論是最能體現(xiàn)我們意圖的新聞體裁,重大的新聞評論是對國際形勢、國內(nèi)局勢,對宏觀政策、微觀措施,對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方面的綜合把握和判斷,人工智能會有這樣的綜合思考嗎?或許有,但這一天的到來,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于高科技,我們不應該簡單地否定,而要積極參與其中,不然,只會在高科技競爭大潮中落伍,被時代所淘汰。就像我們對待轉(zhuǎn)基因糧食的態(tài)度一樣,不種植,不使用,但研發(fā)要大膽,推廣要慎重,必須占領轉(zhuǎn)基因技術制高點。落后就會被動,落后就要挨打,不要盲目地保護落后。

      人工智能的理解能力會不斷提高,寫作水平會飛速發(fā)展。被用戶使用的時間越長,人工智能越能讀懂用戶的心理感受和思考方式,越會按照用戶的要求定制稿件,越會投用戶所好,越能寫出更復雜的稿件,越能寫出人性化、個性化的稿件。不論人工智能如何發(fā)展,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絕不會對人工智能自動繳械俯首稱臣,絕不會被自己制造的東西打敗,絕不會把自己帶向毀滅的深淵。培養(yǎng)了自己的敵人還樂此不彼,制造了自己的對手還不知悔改,那不是聰明的高智商的人類。同理,人工智能寫作要達到人的水平,那是奢望,永遠都做不到,我們依然對人類光明燦爛的未來充滿信心。

      (作者是山西農(nóng)民報總編輯)

      編 輯 陳國權 24687113@sina.com

      歡迎訂閱2018年《中國記者》

      猜你喜歡
      人工智能人類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專業(yè)
      顫抖吧,人類
      哈哈畫報(2022年4期)2022-04-19 11:11:50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會成長起來嗎?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6:54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與就業(yè)
      數(shù)讀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風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
      鄂伦春自治旗| 海盐县| 塔河县| 永德县| 类乌齐县| 遵化市| 黑水县| 焦作市| 安化县| 滕州市| 监利县| 大姚县| 辽源市| 长治市| 朝阳区| 沧州市| 博兴县| 田东县| 武安市| 凤庆县| 朝阳县| 云阳县| 英吉沙县| 高青县| 济南市| 延吉市| 深泽县| 张北县| 连州市| 泰安市| 夹江县| 宣化县| 广西| 丽水市| 绥棱县| 桃源县| 奇台县| 宁波市| 乌鲁木齐县| 马尔康县|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