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敏
摘 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中數學屬于邏輯思維、推理思維范疇,且多是動筆計算,而不需要太多形象化、具體化、豐富化的手段進行教學。但是實際上,趣味性、形象化、具體化、趣味性的教學使數學極具魅力。靈活地運用多媒體可以有效地展現數學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培養(yǎng)其積極性,可以有效節(jié)約板書時間,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高中數學;生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22-091-01
0
一、 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加高中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由于數學學科自身的極大程度上依靠邏輯思維、推理思維、精于計算等自身的特點,與其他學科相比的確沒有那么形象、生動、具體,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感到枯燥無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教學當中,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生動化、活躍化、將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
如在進行四種命題的教學時,通過flash動作演示:故事的主人很熱情地邀請四個朋友聚餐,只到了三個朋友,這時主人說:“該來的沒來”這種情形之下,有一個朋友走了,這時主人回應:“不該走的走了”結果又有一位朋友離開了,最后主人對留下你那位朋友說:“我又沒有說他”結果三個朋友都走了。進而提問學生:“主人的朋友為什么走了?”接著進入命題條件和結論相互之間的關系。
如在學習等差數列時,借助多媒體技術演示金字塔墻面的堆砌,越往上一層則減少2塊磚,以此類推,直到塔尖,進而簡述等差數列的定義和特征。通過引例的生動富有情趣,可能極大程度上吸引學生,使原本靜止的數學知識活動起來,富有魅力性,有效地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究的欲望。
二、 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復雜的概念、規(guī)律過程、變式演變簡單化、具體化、可視化
數學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還有相當一部分內容需要觀察數據、圖形、圖像的變換,循環(huán)規(guī)律進行推理、歸納總結。而文字性的描述特定性的,教材設計者設計成什么樣子的,就是什么樣子的,無法展現真實的動態(tài)規(guī)律和形成過程。學生則需要費力地想象,對于實在想象不到的往往取向于死記硬背。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地幫助此類課程了教學,變形象思維為直觀思維。
如在進行《三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及《函數y=Asin(?x+?)的圖像》的教學中,借助flash動畫,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圖像的平移及伸縮變換。
如在進行空間立體幾何時,利用多媒體技術,flash動畫展現和演示立體結構的平面展開圖,或者由平面而組合成立體構成。
在進行函數的奇偶性內容時,利用函數奇偶性的定義,借助于多媒體的演示,引導學生分析函數中的參數對奇偶性的影響,聯(lián)系二次函數的奇偶性的內容,既強化了學生對函數的奇偶性的理解及運用,同時也把具體的問題推廣到一般模式,使學生鞏固了新知識,靈活運用了所學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靈活性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即時鞏固,查漏補缺
多媒體技術的另外一個優(yōu)勢便是可以在課堂外精心設計習題,然后作用于課堂,且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調節(jié)進度節(jié)奏,在難點重點可以適當加上比重和時間,而對運用廣泛、重點的知識則以多種形式解析和考察。在基礎性、簡易性的知識簡單地復習鞏固。
如在學習集合的概念時,對于集合的定義有了一定的教學之后,即出示集合相關的練習,以填空題和選擇題為主,學生口頭回答即可。
如在學習圓錐的知識時,可以從設計對應的習題正向思維求體積,然后變換形式求底面半徑,以此圓錐高為半徑的圓柱的體積等,可以是一道題的數據,變換形式和考察的角度。
在學習拋物線的內容時,由于變量和系數可以多種變式形成運用知識的考察點,在時間和空間都有限的課堂通過板書設計相對應練習都是不現實的。多媒體技術在這節(jié)約時間,提高課堂有效性具有實用性。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開放性、創(chuàng)新地充當小教師的角色
現代教育要求積極開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課堂,而不僅僅是學生只作為接受的對象填鴨式的單向灌輸。在進行多媒體教學課件時,教師可留一部分內容作為學生特別的學習方法、解題技巧、解疑答疑、經典題型分享等的板塊,由學生在課堂外和老師交流、提供材料給老師,教師進行整理或者學生直接做成演示的稿等,學生在課堂上以老師的角色分享。雖然有小組學習之間的交流合作,但是多媒體技術可大面積分享功能是不可代替的。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教師可以在側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有認識偏差的可以及時發(fā)現斧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培養(yǎng)了學生班集體意識。
如在函數的學習是求解析式,學生具有特殊性,對于解題的方法也有不同,學生可能用到待定系數法、換元法、消參法等。
如在求三角函數值時,方法更多,學生可以充分展現和分享心得,同學之間可以實現相互學習和進步。
綜上所述,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于高中數學課堂中,增加數學課的趣味性,使抽象、復雜的內容形象、具體化,同時輔助教學反饋,提高高中課堂的時效性。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在現代教育中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柏華忠.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高效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2017(2):78-78.
[2]潘從英.淺談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4(33):214-214.
[3]田鳳強.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高效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2010(12):89-89.